习惯二十一:迷恋投资的过程,并从中得到满足;可以轻松摆讶魏胃霰鹜蹲识韵蟆?/SPAN>
我无法知道马克老“迷恋”一词的本意。但无论是我们平时所理解的一般意义上的迷恋,还是指的是类如专注、兴趣、沉浸等意思,迷恋,都是指的是一种生命的状态,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满足是什么?作为一种程度用语,抛开被外力强迫的一些意思,对于人来说,满足,基本是自我感觉上的。比如,对于饿与不饿来说,所谓的现代科学,可能会说饿是人的一种基于物质器官的精神活动;佛教上说,那是法喜充满的觉知和领悟;道家可能要说,那是丹道的作用结果等等。世界观和生命观不同,内涵也是不完全一样的。投资大师的满足是什么?是生命的过程吧,那是他的心灵在时间的河流中的游走:他有能力感知和辨析,所有的投资元素是否生长发育得圆满,所有的元素,是否已经机缘具足。
至于所投资的对象,或者说是大师宏大的生命状态所留下的一些路径,都是无形的空间和世界以及生命,在有形世界里的寄托而已。大师,在随意地摆布,比大师还大的“大师”也在随意的摆布,正是这些摆布和寄托,映照着此时此刻正在发生,但我们可能忽略的“满”和“足”。
所有的大师,都表现出对于情,与我们普通人不太一样的“有和无”。我们可以从道德的尺度,对于花旗银行的领军人物桑迪威尔,对自己忠心耿耿的搭档都要下手清除的行为具有微词,但这并不妨碍他依然能成为金融服务行业的并购大师,因为他是在主动或者被动的进行摆布。
“对待什么象春天般温暖,是有情的;对待什么象夏天般火热,不仅有情,而且已经上升到了欲的高度;对待什么,象秋风扫落叶一样毫不留情,是有情的,但不能留;而对待什么象严冬一样残酷无情,说的就是简单到不能再简单,直白到不能再直白了。大师,都是相通的。同样的属性,有着不同的表现形式和面孔。
这些,都是大师们的态度。
急切地想通过学习大师,迅速地从市场里取得想要的金钱或者满足感什么的朋友,读到该习惯的时候,问:为什么大师不关心结果?难道投资不是为了超额收益的金钱结果吗?
可能令其遗憾的是,大师确实是迷恋过程而没有迷恋结果。因为,大师的投资实际上是生命的。他的大是体现在状态的态上的,他值得我们师从的师,是体现在对世界和空间的度量上的。在自己的生命里,他们修好了坚固的金库,为世界上的金钱提供最好的生命据点;他们同时能为所有的金钱找到各自的归宿。过程,是大师的使命。而我们所看到的越聚集越多的金钱,仅仅是一个顺其自然的、外部有形世界容易发现并能感性趣的结果。
习惯二十二:24小时不离投资
尽管随着全世界的交易平台的逐步搭建,24小时都不离开投资,至少在技术上,并不是困难的。但说大师24小时不离开投资,又不是单指技术上的,用现代的科学是无论如何也阐述不清楚的。难怪马克老在他的著作里,本篇的行文字数是最少的。西方的理论无法对此说清楚。人,只有生命是24小时无法离开的。
有人说生命是一次修行。有人说生命是一次比赛,生来为死,是人和死神的赛跑。有人说生命仅仅是一个幻影。有人说。。。。。。我们不妨说,生命就是投资,投资就是生命。大师,之所以称为大师,可能就是因为他扩大了我们的生命观、世界观,并通过他的师范,完全可以由我们自己来实行。所以,我们也可以说,学习就是投资,学习就是生命。我们自己的24小时,投什么,积累什么,学习什么。。。。。。完全可以由我们自己选择和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