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价值观 传统价值观笼罩下的庸才文化



传统价值观笼罩下的庸才文化

——析“先做人后做事”的企业文化

文/吴洪刚

 

近几年来,“要做事先做人”、“先做人后做事”这些口号为代表的企业文化开始在企业中得到认可,甚至有的企业把其明文列入企业的宗旨中。与这种思潮相伴随的是,出现了不少指导企业人员如何在企业内部的斗争中取得胜利的文章与书籍:什么《办公室兵法》、《我不是教你奸》、《水煮XX》等等。做为中国企业的管理者,应该如何看待这股思潮,直接关系到企业文化的健康发展的方向和企业未来的竞争力。在经历了二十多年的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洗理后的中国企业,确实到了一个应该仔细反思企业中“做人与做事”的关系的时候了,也到了如何建立与市场经济竞争规则相适应的企业文化规则的时候了。

“做人为先”的企业文化其实是社会文化向企业渗透的一部份,也是传统文化在现代企业中的表现。与“做人为先”相应企业人才评判标准就是“品德优先”,这与我国传统社会的治理方式“以德为先”是不谋而合的。尽管从现实中,可以列举出很多的例子来说明企业员工“做人”的缺陷给企业造成的危害,但从长远来讲,其危害远远不及由于“做人”的要求给企业带来的创新力和活力的缺乏所造成的危害。

 

一、“先做人后做事”背后的价值观

 

我国战国时有个齐泯王,他常感叹国家缺乏人才。一天,一会谋士对他说:“我有这样一个人,他对君王很忠诚、对父母很孝顺、对朋友很诚信,对邻里很和睦,这个人可不可用。”齐泯王很高兴:“有这样的人,那太好了”。可谋士又说:“但这个人遇到人欺侮不会还手,遇到坏人也只能忍受。”齐泯王立即说到:“不行不行,我们正是战乱时期,需要的是勇敢的人”谋士又说:“这个人只所以打不还手,是因为君王制定了法律,杀人偿命,为了维护社会安定,他才这样做的”。齐泯王陷入很为难的困境。

把这个故事引用到企业,对领导忠心的人,不一定是能出业绩的人,能出业绩的人,不一定是忠诚的人。我们的企业究竟是要那种人呢。我们的企业处在一个长期商战的环境下,永不可能有“太平盛世”。那么“先做人后做事”究竟指导企业建立什么样的价值观呢?

“做人为先”的标准是在稳定环境下修已安人的标准。其背后的土壤是中国数千年的社会治理方式。正是在这种思想的相传下,我国企业少有真正有进取心的。“安内”是企业领导所考虑的首要问题。这一点从我国企业领导的精力和时间安排就看得出来。“做人”标准所赋与企业领导的权力往往越过正规的授权。所以一个领导要在一个企业立住脚,首要的是要使自己适应企业的“做人”标准,同时要以自己的“做人”标准来影响企业。所以每换一任领导就往往引是企业文化的震荡。在我国,既使的上级的授权也不能保证权限的落实,有没有实权往往是企业领导个人融入企业文化的程度来定。因此,当西方企业管理者一上任就能着手进行企业变革和市场调整时,中国的企业家还在为授权的稳固性担心。

对大部份人而言,在做人方面是不上不下的,会“做人”的圣人少,而品德败坏的小人也不多。大多人都是有着正常七情六欲的“经济人”。不愿意承认员工是“经济人”,从而指望以领导的做人标准来要求企业所有员工的行为标准才是“先做人后做事”的真实动机。这是所有领导的人性弱点的表现,领导更愿意以主观性的判断标准,而不是以客观性的判断标准来评价企业人员。而企业的这种治理方式是试图通过对人的“思想的改造”来达到提升“客观做事”能力的管理。如果这种方式成为企业管理的主流思想,那么企业只能陷于长期的内部“文革”之中(如某些民营企业的内部教育)。历史上,有多少帝王通过几千年的磨练尚未在人性教育的基础上取得实质进展,何况置于现代市场经济环境下的企业呢。所以一旦领导换人,企业的价值观也得换,而这是最难的。所以说,不论是联想、TCL、还是海尔,他们都担心杰出领导后的企业文化,这是其能否继续成长发展的关键。

所以说,“做人先于做事”的企业文化从本质上讲是企业领导专制的体现,是不符合市场经济和现代管理理念的企业价值观。这种虚伪的价值观,把企业的员工引向的方向就是:在追求“做人”的表面形式下,谋求着个人利益的最大化。

二、“先做人后做事”反映出的企业管理机制上的缺陷

 “先做人后做事”反映出的我国企业在管理机制上存在很大的缺陷。企业如果将管理的希望寄托在管理人员和员工的“做人”上,那么这个企业是很危险的。一位朋友在进行一个项目开发时问我的意见,我就说过一句话:“不要指望找到一个特优秀的人才来完成你的目标,你先按正常经理人的标准来评价你的风险。”

做人标准的主观性强,而做事的标准客观性强。这反映出我国很多企业不愿意以科学客观的评估标准来管理企业的特点。做事看动机,而不是结果。这是“先做人后做事”文化给管理带来的危害。员工之间在“动机”的揣摸下,形成互不信任的企业内部文化。由于做人标准的主观性,给企业员工造成要处处表现自己会“做人”而不是“做事”的能力。企业的领导更是以自己的做人标准来判断员工。

“做人为先”也反映出我国企业正确认识员工客观素质方面的不足。大多企业是以高于员工现实道德标准的来要求员工,比如:奉献精神、忠诚、敬业等,少有企业以员工正常的需求为出发点以双赢的思维来表述企业的宗旨,比如员工的保障、升职等。在企业与员工之间,企业总是处于优势位置,因此,员工只能以积极“做人”的表面形式来谋求在企业中生存发展和出人头地。

“做人为先”还反映出企业管理监督机制和管理工具的缺乏。一个良好的管理体系,是要教育员工良好的做人方式,但更是依靠科学的管理监督机制和管理方法来完成企业的目标。过于强调“做人为先”,会造成企业管理机制建设的弱化。还会由于做人标准的主观性问题和人的个体价值观的区别,让企业管理者在潜意识中排斥科学的管理思想与方法,因为,靠主观的判断也有利于培养自己的权威,建立自己的“党卫军”,也更有利于打击和排斥不同的意见和对自己地位有威胁的人。

 传统文化价值观 传统价值观笼罩下的庸才文化

三、“先做人后做事”所导致的企业庸才文化的盛行

“做人为先”给企业造成最大的危害恐怕是庸才文化的盛行了。自古能人多傲气,大凡能做点事的人,都有些不太会做人的一面。“枪打出头鸟”最有利的武器莫过于“做人的标准”了。如果在一个稳定的环境中,那么和和气气的企业文化也是管理的最高境界了,就如在计划经济下的国有企业一样。如果仅从“做人”而言,老国企的管理人员是很优秀的了,在那种环境下,即便是人才,也得先学会做多年的“庸才”才可能有出头之日。

在以“做人”为第一标准,而不是以“做事”为第一标准的企业中,其企业文化和机制就造成了人才的流失与庸才文化的风行。当很多大企业的经理人员跳槽到面临市场竞争激烈的小企业时,少有成功的例子,其主要的原因之一就是很多大企业实质奉行的是“庸才文化”。请个适应了企业内部竞争环境的高级经理人到要面对企业外部竞争有环境中,自然也发挥不了其“做人”的本事了。

为什么“做人为先”会造成庸才文化呢?这还得从我国社会传统文化中寻找根源。科学思想的缺乏在企业管理中显得尤其突出,甚至很多企业管理者认为企业管理只是艺术。而“先做人后做事”正是符合了这种非科学管理的思想的需求。我国传统的管理其实很多是着眼于稳定内部和谋求个人权利的权谋文化。“我愿意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这种理想在这种企业是难以实现的。因为人才的“不拘一格”形成了对稳定的利益结构和领导权威的冲击。因此,不会做事,但会做人的庸才自然得到提拔,占据了企业的要位。正是由于这种对“先做人后做事”的倡导,加剧了传统价值观在现代企业中的渗透,对我国企业走向科学化、全球化管理形成负面作用。

综上所述,从我国企业管理的现实和发展方向来看,我们的企业不妨“多谈些做事,少讲些做人”。在企业的培训和教育方面少些“做人”之术,多些“做事”之道。建立以客观“做事”能力为标准的企业评估体系,发崛善于“做事”的人才,多些对能“做事”的人在“做人”方面的宽容,这才是我国企业走向科学化的管理的正确方向。

(全文完)

作者联系邮箱:[email protected]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9101032201/347243.html

更多阅读

唐山景点:蓝天白云笼罩下的唐山抗震纪念碑广场

公元2015年6月11日、12日,是中国首都北京和中国北方瓷都唐山摄影爱好者难忘的日子。那是多么蓝的天啊,那是多么白的云啊!广大的摄影爱好者纷纷出动,将自己最好的摄影器材手提肩抗,徜徉在大街小巷,奔波在绿水青山,试图把所有的美景都吸纳

如何突破传统公司法务面临的十个问题 传统企业面临的困境

如何突破传统公司法务面临的十个问题 【摘要】公司法务在一个经济组织中的作用与价值究竟何在?法律逻辑下的大道理并不能说服企业决策层和核心业务部门将更多的资源向法务部门倾斜。公司法务人员必须学会用管理逻辑和经营逻辑来思

被不良医德笼罩下的邹城市人民医院 邹城市人民医院招聘

前言:2010年1月23日,中国医院协会“全国百姓放心示范医院”表彰大会在北京隆重召开,邹城市人民医院荣获“全国百姓放心示范医院”称号,该院院长王巍同时获得“全国百姓放心示范医院优秀管理者”称号。据悉,济宁市只有两家二级医院获此殊

传统企业向互联网转型 传统企业转型互联网的十大死法下

    上周发布了传统企业转型互联网的十大死法上半部分,反响强烈,很多朋友说非常期待下半部分,在此奉上余下的五种死法。六、老思想作怪,病死  现在很多企业主都抱怨环境不景气,生意不好做。我认为环境等外面的因素固然有,但更多的是

声明:《传统文化价值观 传统价值观笼罩下的庸才文化》为网友爱情爱情爱情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