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中国的经济,一方面呈现出通货膨胀迹象,另一方面又呈现出相反的通货紧缩迹象。这个矛盾似乎困惑着经济学们,使他们不知下什么判断才好。但是我倒认为:在一定条件下,通货膨胀会引起通货紧缩。从而可以解释这两种状况共存的局面。为什么呢?十分简单,因为如果某些重要物品与服务(如教育、医疗、住房等)的价格上涨,人们在这些方面的花费(或潜在的花费)增大,则人们当然就不会或者不敢在另外其它方面花费太多的收入。比如近年来人们拚命储蓄,以应付价格不断上涨的教育、医疗、住房的花费,根本不敢在其它方面花钱。于是就自然会使这些方面的价格趋向紧缩。这样就自然形成了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共存的局面,实际上是通货膨胀引起了通货紧缩。而中国近年来一直在执行的凯恩斯主义的投资刺激手段在目前看来不仅没有起太多的作用,反而引起投资与消费之间越来越大的差距与张力,正如下文所说:"人们惊讶地发现,蔓延全国的固定资产投资热潮,在影响消费面前却无所作为。"投资的目的与出路就在于消费,因此很难想象,如果巨大的投资产出没有消费需求与之对应,以吸收消化投资产出,那么局面将会如何?就象一个人身体被打入太多的气体而又不能排出,结果,张力过大只能引起身体的爆炸。因此,投资与消费的这种张力越拉越大,也不排除经济发生"爆炸"崩溃的可能。首先会引起金融系统的崩溃,然后引起整个社会经济的崩溃。因此一定要想办法解决最终需求问题。而解决问题的最具体的办法就是要解除压在公众身上的所谓"新三座大山",即教育、医疗、住房的问题。那怕国家在这三个方面导入更多的福利保障,从经济来说也是值得的,从经济学来说也是可以说得通的。保住这三个方面,让公众没有这三个方面的过度担忧,则他们就可以拿出较多的收入来消费,从而消化投资所形成的产出,排解投资与消费之间的张力。这个曾被经济学家们多次指出与论证过的策略,是应该受到政府高度关注并切实解决好的。
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是货币问题,货币量多,流动性增大,即产生通货膨胀,相反,货币量少,流动性凝滞,则产生通货紧缩。但是就算社会总货币量不变,如果货币流向出现偏差,即向某些领域的货币流入过多,则其它领域的货币流入自然会减少。这样,前者会出现通货膨胀,而后者则直接是前者所导致的结果。如当前中国,由于垄断的原因,住房、教育与医疗吸纳或预期吸纳的货币量过大,则直接造成其它领域货币流入过少,从而形成通货紧缩局面。--黄焕金】
7月消费价格指数涨势突止 中国经济再遇通缩信号
2006年08月14日 07:05 http://finance.ce.cn/macro/gdxw/200608/14/t20060814_8120983.shtml 邢飞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连续4个月的疾驰,突然在上月成为历史。国家统计局上周五公布的数字显示,7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6月下降了0.3个百分点,比去年同月仅上涨1.0%。下降0.3个百分点,这微小的差异,却足以引起学术界的警觉。因为同是7月份,中国各项经济投资指标均在上涨,人们惊讶地发现,蔓延全国的固定资产投资热潮,在影响消费面前却无所作为。
"由于食品在CPI中占有很大比重,因此,食品价格的回落对于本次CPI增幅下降的影响很大。"中国社科院经济所宏观室主任袁刚明分析到。数据显示,7月份,除了粮食价格和水产品价格有微弱上涨外,其余各项指标均有下降。
对于7月份CPI数据,袁刚明点评到,"1%是衡量通货膨胀与紧缩的分水岭,7月份同比1%的增长说明,中国经济又回到了通货紧缩的边缘。"
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郑京平月前曾表示,中国下半年通货膨胀压力仍然存在,应对价格上涨保持高度警惕。当时,作为衡量通货膨胀与居民生活成本的核心指标,CPI实现连续四个月的上涨,到6月份1.5%的增幅已达到上半年最高。
而袁刚明认为,通货紧缩对中国的压力,要远远大于来自通货膨胀的担忧,7月份CPI增幅下降,表明中国经济的结构性矛盾更加严峻,"一方面是快速增长的投资引起的经济过热,而另一方面是反映在CPI上消费需求的不足。CPI本次的下降只能说明,国内过高的投资和低迷的消费并存的局面更加严重。"
"迫切任务就是提高消费水平。"袁刚明建议,"一是提高农村居民的收入水平,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二是尽快完善社会保障制度,降低目前的储蓄率,为居民消费解决后顾之忧。"
但如何看待通缩,学术界一直有不同声音。中国著名经济学家樊纲此前提出,目前中国的通货紧缩不一定妨碍增长。以通货紧缩型为起点的经济波动,将成为中国经济波动的主要特征,甚至也可能是今后全世界经济波动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