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道德是一个历史的概念,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标准。一部人类发展史就是道德不断扬弃、升华、发展的历史。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完善,从道德主体看,为人的自由选择创造了条件;从道德对象看,使道德交往范围的扩大有了可能;从道德实施看,为道德实施提供了雄厚的物质基础。人们用过去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一些道德标准来衡量今天人们的行为,产生道德滑坡的忧虑是不必要的。
【关 键 词】市场经济 道德主体 道德对象 道德实施
随着迈想市场经济的改革逐步展开,中国人的价值观念和道德情操也正在发生巨大的变化。从社会表象上看,似乎见利忘义的人多了,见义勇为的人少了;“奸商”多了,“标兵”少了;“贪官”多了,公仆少了。在人们的头脑中,理想少了,利益多了。有人甚至惊呼,中国正经历一场后果不堪设想的“道德滑坡”;有人担心,中国人正在变成没有灵魂、没有情操的“经济动物”;有人对“十亿人民九亿商”、“世风日下”、“人欲横流”的局面感到忧心忡忡,惶惶不可终日。于是,出现了这样的疑问:经济发展带来的是道德的进步还是人性的堕落?有人甚至视市场经济与道德情操失落为前因后果的关系。与这种担心和职责相反,笔者以为,市场经济不仅没有败坏人的道德,反而为道德水准的提升准备了有史以来最充分、最坚实的基础,笔者结合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和完善,拟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加以阐述。
一
从道德主题看,市场经济为人的自由选择创造了条件。
道德是人的自由选择。道德作为调整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和总和,其规范的特殊性在于依靠人的内心信念和社会舆论来维护。所以,作为道德主体的人就必须要有自主、自觉的道德意识,作出自由的道德选择。否则,作为道德对象的主体——人就没有所谓的道德意识可言。
人的一定本质和特性,既是一定经济体制的前提,又是一定经济活动的后果。因而一定时期人的本质和特性,只能用这个时期经济活动的特征来说明。人作为独立的主体,只有在市场经济中才有可能。在自然经济和计划经济时期,人们的经济活动方式以直接的物质生产为主导,以此为基础,人的个性就表现为共同体的个性。人的特殊性、能动性都体现在共同体的特征和功能上。因而,这时的人只是一个依附于共同体的狭隘人群的附属物,谈不上独立和自主。市场经济以分工和交换为前提,随着分工和交换的发展,个性的经济能力和经济利益出现了分化和区别,使人的特殊性体现为个体的特殊性;同时又以个体的特殊利益和自由竞争为动力和前提,使人的自主性体现为个体的自主性。二市场经济中人的个性,主要不是体现在共同体的个性上,而是体现在个体的个性上。这样在市场经济中,每一个人就成为独立的交换主体,成为拥有一定生产要素进行交换活动:的“商人”。而随着我国经济改革的进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确立,我国社会成员正在成为独立的经济主体,个性得到解放,自主、自觉意识增强了,就出现了许多自觉追求个人利益的所谓“奸商”。但这正说明,市场化的改革,才使社会成员具有自主意识,成为进行自觉选择的道德主体。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的道德,曾经是社会成员和单位内部的黏合剂,有效的维护并调适着社会的秩序,同当时的社会体制相适应的。但这是否说明一个问题呢:计划经济时代的道德观念体系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完全适应?回答是否定的。在计划经济时期,每个人都被固定在一个单位里,不能到外面去活动,单位就象一个房间,人在其中没有多少自由,如同被捆绑了手脚。对于捆绑了手脚的人,不需要多少的法律和道德去约束,因为他们没有多少越轨的机会。作为独立经济主体的人,其自身合理的、正当的利益也就不可能取得,由此带来的个体就不能够作出具有自主自觉意识的道德选择。所以,我怀疑,五十年代究竟是精神文明的颠峰,还是道德滑坡的序幕?因为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发展的不断深化和完善,使人被社会化了,许多人走出集体,成为非集体的人,五十年代的集体道德以并不完全的适用了。市场经济时代的今天,中国应该有与其市场经济相适应的道德目标!
二
从道德对象看,市场经济使道德交往范围的扩大有了可能。
人不仅具有个性,而且具有社会性;人与人之间不仅存在着区别与对立,而且存在着同一与合作。人的社会性,人与人之间的同一与合作,就世道的产山的基础,道德交往的可能界域。而人的社会性,人的合作,在不同时代有不同的特征和范围,从而使人的道德交往具有不同的对象和范围。
在自然经济时期,人与人通过血缘、地缘、职缘集合起来。因而人与人的共性、同一性,只表现为这种血缘共同体、地缘共同体和职缘共同体之中,共同体的基础就是人类社会联系的形式;共同体的功能,就是人类社会的内容和范围。因而这一时期,人的社会性就表现在共同体的性质和功能上,体现为共同体的社会性。人的信任和合作的范围就只在共同体的内。因为对共同体内的人来说,共同体之外的人就谈不上人,他们不是合作的对象,而是征服、统治、掠夺的对象。以此为基础,自然经济时期的平等是等级基础上的平等。在市场经济时代,随着社会分工和交换的发展,人的社会联系就超越了共同体。从内容上看,这种联系不是血缘、政治关系,而是物质利益关系;从存在形式上看,这种联系不仅存在于人自身,而是存在于人之外。市场经济中人的社会性就表现为物的社会性,人的合作交换就以无物的交换为基础。随着交换的发展,人的合作范围就超越狭隘共同体,达到普遍化,人的生存方式超越群体达到社会化。因而市场经济出现之前,在家庭、村落等群体之中生活是人们基本的生存方式,与这种生存方式相适应,当时的道德主要是群体道德。群体道德都是从本群体的生存方式、本群体的要求出发,起道德都是适用范围极小的小道德。这种小道德在本群体内是一种道德,在小道德主导的时代里超出群体范围的社会道德则往往是它的外推。
群体的生存方式需要群体的道德,社会化的广泛、共处的方式需要社会的、共处的道德。这种道德超越了群体的道德,具有广泛的普适性。信息化、全球化使人进一步社会化、世界化,这样的时代,任何来自群体的道德都不在适用,无法调适社会关系。因此,道德必须社会化、世界化,超越群体、集团以及特定文化,建立起属于这个时代的普适性的道德体系和准则:社会公德。它不再以“我们”为起点,不是从一个群体之内“我们”的关系来确认我们应该如何、必须如何,而是从人人具有的生命本身来推论,确认每个人生存发展所必须具备的基本权利。社会公德是以人的权利为其根本起点的,因而它远离群体道德等级观念,代之以人人平等观念。人的基本权利的确认,在逻辑上必然就承认了每个人的自由,当然这种自由是不以伤害和妨碍他人权利为条件的。社会公德超越群体之爱。群体道德也强调对他人的爱、责任、义务,但是有范围有条件的。公德不在将爱、责任、义务限制在特定的群体之内,而是扩大到整个人类。博爱在现代社会公德中,并不是一个纯粹的口号,而是逻辑上必然的一部分。对他人几自我权利的尊重,在社会上导致的必然是秩序的观念。秩序直接就是权利的要求和体现,是权利的保障,也是现代社会生存方式的必然结果。在法律上体现为公民意识,即人们时刻意识到自己和他人是一个公民,在社会上有相应的权利和义务,一方面要维护和行使权利,另一方面必须履行义务。而环境是自然界及人与自然之间的秩序,良好的环境是维持或达到人们良好的共同生存状况的条件,保护环境也就是维护人的基本权利,因而环境保护是社会公德的一项必然而基本的要求。
三
从道德实施看,市场经济为道德的实施提供了雄厚的物质基础。
贫困不能是道德进步,道德的实施和发展以一定物质基础为前提。人穷便志短,“仓廪实才只知礼节,衣食足才知荣辱”。绝对的贫困与绝对的权利一样绝对的使人败坏。“人穷志不穷”不过是一种告诫、一种追求、一种与“人穷志短”局面的抗争,而不是天然的客观事实。市场经济则为道德的实施和发展提供了广泛的物质基础。
首先,作为人类社会迄今为止最为先进合理的经济模式——市场经济,已被证明是最有效率的。市场经济模式的这种高效率“生产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市场经济本身为经济行为主体的自由平等要求及其自由竞争提供了优越的经济活动机制,最大限度地开辟和调动了现代社会经济活动的创造性资源和社会潜力。换句话说,主体权利的落实保证了每一个经济行为主体的充分主权,他们既作为行为主体,又作为利益主体。这一经济机使得整个社会有可能建立起一种能够充分而有效地激活社会成员创造性生产行为的市场效率机制。另一方面,市场经济模式之所以高效合理,还在于它从宏观上通过市场化的经济机制(价格机制、利润平均化机制、供需机制等等),能够实现较为合理的资源配置。也就是说它不仅通过自由平等竞争的劳动力市场机制(劳动分工、工资等),使社会生产的人力资源得到充分有效的利用,而且也通过诸如市场供应与需求、市场价格体系和平均利润等有效机制,使社会生产要素或资源得到较佳配置和利用。
其次,从一种理想意义上来说,市场经济也是一种较为公平合理的经济模式。市场经济的根本目标就是效率最大化。为有效达成这一目标,它必须有效的调动和配置全社会的物质资源和人力资源。但仅仅做到这一点远远不够,因为资源的配置和利用是否有效合理,不单是一个资源(资本)“量”的扩张问题。更重要的还是一个资源(资本)使用效率的问题,对于人类资源来说这一点尤其重要。要保证资源的合理有效利用,就必须建立一套公平合理的市场机制。因此,市场经济模式一方面要求经济的自由竞争、各尽其能;另一方面,她要求这种自由竞争必须是公平合理的竞争。
第三,市场经济还以其特有的市场扩张力量,极大地增进了人类社会相互交往和沟通的机会、深度和广度。实践证明,正是凭借市场经济的普遍化力量,人类的交往程度和范围才得以空前的拓展,形成了较为充分的人际群际和国际经济交易活动,出现了日益广泛而深入的跨集团、跨地区、跨国界的经济贸易。这不仅加速了物质资源和经济资本的噶流动,促进生产,提高经济效益,而且使人类分享经济成果(商品)、丰富其物质生活的能力大大提高,因之最终为人类追求和实现自身的幸福生活目标,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社会物质或条件。
综上所述,社会道德体系是一定时期社会生存方式的产物,是因社会需要维护、调适其秩序而产生和发展的。生存方式的巨大变化,必然要求道德体系作出相应的变化和调整,而这又必然建立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之上。随着经济的发展,道德主体、道德对象和实施手段都必然改变、发展和完善。故,棉队各种道德滑坡的悲观情怀是没有足够的理由和根据的。本文恰是在这样的状况下,给予人一种理性的思考。
【参考文献】
1、刘天喜,《同一·分化·自由——个人与社会的结构变迁》,华夏文化出版社,2000年版;
2、万俊人,《现代性的伦理话语》,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3、刘伟、梁钧平,《冲突与和谐的结合·经济与伦理》,北京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4、唐凯麟、王泽应,《20世纪中国伦理思潮问题》,湖南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5、王锐生、程广云,《经济伦理研究》,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6、钟国兴,《公民道德是现代道德主体和根基》,新视野,2002年第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