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代收藏:弱化的功利心



     如果商人和他们的后代,对于艺术的关心不下于财富和权力,而这种关心又能够传承,这将不只是家族的幸运,中国会出现“美第奇”家族吗?

  是生意还是爱好?

  某年,保利春拍,对陈逸飞油画《踱步》的争夺最后只在两个竞拍人中间升温,两人相互加价持续了半个小时之久。其中一方竞拍者是大藏家刘益谦的妻子王薇。叫价到最后,王薇竟从椅子上站起来,想要看看是谁在跟她争。让她吃惊的是,这是一位20岁出头的小伙子。不打不相识,王薇后来和这个叫周大为的年轻人交了朋友。

  此前,周大为就曾在嘉德春拍上竞拍过一张陈逸飞的《黄河颂》。他的心理价位本来定在2000多万,随着叫价升高,应拍者越来越少,到2000万之后又只剩了两位——周大为和嘉德拍卖董事长陈东升。虽然这个价格早已超出了自己的心理承受范围,但周大为还是咬牙与陈东升拼到了3600万。最终,他还是放弃了。

  2007年,香港苏富比拍徐悲鸿的《放下你的鞭子》,周大为也连连叫价。最终这幅画以加佣金卖了7200万。

  如果不是行内人,你绝不会把这个在周末穿着休闲装、运动鞋,左耳还嵌着一枚钻石耳钉的都市潮男与豪掷上亿元竞拍艺术品的藏家联系起来。

  周大为系统地收藏从2005年开始,那是市场最疯狂的几年,他陆续收了300多幅中国老油画。除此之外,他的收藏中还有大量中外青年艺术家的画作、装置、影像以及钱币、古书。2008年,他在香港注册CC基金会,将自己的一些永久性收藏归入其中。

  周大为不愿意透露父母的身份,但也无法否认自己是“富二代”。如今,这个圈子的藏家越来越多。二代收藏的一般逻辑是:父辈已是一代藏家,在收藏的跑道上,他们握住了父辈递过来的接力棒。如果说辛苦创业的父辈还把收藏当成一门生意,那他们似乎偏向于将此作为爱好。事实上,他们不太在乎收藏到底要花多少钱,他们不缺钱。换句话说,他们是功利心不强的藏家。

  孤独的收藏者

  富而后雅,是提出这个命题的时候了。更重要的是,中国收藏家族的兴起,对中国文化复兴意味着什么?

  上海,初夏的午后,我来到华山路一栋乡村别墅式洋房门口,找一个叫周艟的年轻人。

  来开门的就是周艟。看得出他是个潮人,穿一件安迪·沃霍尔设计的T恤,下身是黑色七分哈伦裤,戴大框眼镜,头上斜扣一顶帽子。他才24岁,或许是为了装成熟,他蓄着络腮胡。

  周艟的家像一家私人美术馆,触目所及,都是画。在这里,你可以看安迪·沃霍尔的毛主席肖像画、林风眠的风景、曾梵志的乱笔肖像画、叶永青的《鸟》……我想,他如果邀请这些画的作者一起来家里开派对,这栋宽大的洋房就显得太拥挤了。

  他母亲也姓周,经营着一家医药公司。这是一个有先见之明的女人。2000年左右,她开始收藏当代艺术。那时节,大陆藏家还没意识到本土当代艺术是一片遍布金沙的河床,曾梵志的小张色粉画卖价不过5000元。上海的一位画廊老板跟周女士说,你拿300万就能买到中国最好的一批当代艺术家的画。周女士于是静水深潜,逐渐向日后大红大紫的画家下注,这些人包括周春芽、毛焰和艾轩。她不仅买他们的画,还结识了他们中的许多人。她由此获得了可观的收益。随着生意越做越大,她收藏的胃口也越来越大。

  周艟小时候对艺术毫无兴趣,最不耐烦被母亲拉去逛画廊,只觉得耽误了自己打游戏的时间,但11岁时看到的张晓刚的《小海军》仍然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从小就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好学生,理科成绩极差,但对历史有浓厚的兴趣。2007年,他去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读书,父母再三权衡,最终让他选择了艺术史专业。他爱上了这个专业,开始自己逛画廊,看拍卖,2008年开始买进艺术品。

  周艟有一副热心肠,母亲常在家里招待生意伙伴,每一次来了客人,他都要带客人把家里上上下下参观一通,介绍藏品和艺术家。来客多数只关心和惊叹于这些画作的价格,鲜有真正的欣赏者,“他们大都是外行。”他感到孤独。

 二代收藏:弱化的功利心
  他很乐意介绍藏品:夏小万的纸上色粉、石冲的女人体、薛松的拼贴艺术、张永旭的表现主义、韩国艺术家李桓权的雕塑……当然,还有他在日本花了近200万元人民币买下的迄今为止最得意的作品——草间弥生自画像。他当时买了两张草间弥生自画像,另一张已经转手。通常情况下,他家会买两张同系列作品,之后适时送拍一张。

  起点要高

  李铭、李慧娜父女喜好不同,父亲收藏紫砂,女儿偏好当代艺术。

  李铭是紫砂壶收藏名家,此前曾经做钢材贸易,因为工作太过忙累,身体很差。上世纪90年代后期,他不得已慢慢从生意中退出来,交给太太打理,自己跟朋友们喝茶聊天去了。他也是从那时起跟朋友玩起杂项的,瓷器、石头、盆景他都收过。做收藏之后,他的精神状态一下子变得很好。

  由于平生最大的爱好就是喝茶聊天,再看到台湾人藏的精品紫砂,他决定专于此项。彼时紫砂很便宜,便于新手入行,他开始大量买进。受到2008年金融危机的冲击,许多藏在香港、台湾藏家手中的紫砂开始回流,李铭那时候买得最疯。台湾一位大藏家的藏品几乎被他悉数收入,景德镇大师的作品很多也被他搬回了家里。90年代,上海只要做紫砂壶展览,策展人都会找到李铭。“《紫砂风云》那本书上最经典的东西基本上都让我给买回来了。”李铭难掩自己的得意。

  他后来应朋友之邀在古玩城开了个小门店,结果东西一摆出来就留不住了。很快,嘉德三番五次劝他拍卖。当时国内拍卖行还没有拍过紫砂,学术上也有诸多空白。顶着不少大师反对的压力,李铭决定一试。毕竟从西方的经验来看,拍卖行对艺术的推广起了很大的作用。2007年末,他带着在上海大学读美术学院油画专业的女儿李慧娜一起整理资料。由于内地的拍卖行、舆论界对紫砂都缺少专业评价,专家难寻,父女俩请来台湾《典藏》杂志一起来整理资料,从学术角度定位、定价。那时候市场远没现在好,但因为入手价格不高,他仍有得赚。

  总结自己多年的收藏得失,他从女儿第一天做收藏开始就一直给她灌输两点理念:一是起点要高。要买自己喜欢的好东西,不需过多考虑价格。二是不要轻易卖掉,收藏不是做生意。他自己当年确实把收藏当成投资在做,如今这种考量淡了很多。他希望女儿能安安心心地做一个藏家。“这绝不是人们想象的有钱就能做的事情,要学的东西非常多。这些年我都会在资金上支持她。”

  李慧娜说话轻声细语,温文尔雅,刚刚29岁,就已经是一双儿女的母亲。

  李慧娜目前收藏得最多的是徐冰和蔡国强的作品,还有刘溢、赵尔俊和向京。第一次听人推荐徐冰,她觉得匪夷所思,不明白自己这个艺术专业出身的人为什么看不懂很多人都叫好的作品。一次去看北京嘉德预展,她较劲地在徐冰的《新英文书法》前面站了30分钟。一瞬间,她忽然感受到画作里表达的思想由阻断到重组再到另一种开阔的过程,醍醐灌顶。“原来艺术是这样玩的!”她开始兴奋地查阅许多徐冰的资料,又在台湾花1000多万拍到一幅徐冰的作品。

  但她不准备跟着父亲继续收藏紫砂。“我们这一代的生活被太多的新鲜事物冲击。我们物质生活很好,但我们需要批判和反省,需要精神上的引导,当代艺术能为我们提供这种引导。”

  不只是家族的幸运

  如果商人和他们的后代,对于艺术的关心不下于财富和权力,而这种关心又能够传承,这将不只是家族的幸运。美第奇家族在赞助学术与艺术方面,被称为人类史上“无与伦比的一族”。家族之父科西莫船上最昂贵的货品往往是希腊或亚历山大城运来的书稿,这一慷慨在他的子孙中得以延续,而正是艺术让意大利人从中世纪的恐惧牢笼中解放出来。

  自1830年开始,罗斯柴尔德家族的房子就渐渐被各种艺术品填满,只是他们对当代的艺术品欠缺兴趣。约翰·皮尔庞特·摩根是美国镀金时代最大的私人艺术品收藏家,传记作者罗恩·彻诺描述,摩根以强大的气势横扫艺术历史:他讨厌讨价还价,上来就问交易商花了多少钱买进,然后在这上面加10%到15%就成交。对艺术的热爱注入了家族的血液,而且他的后代从私人收藏转向了公众收藏,让社会可以分享藏品的价值。

  传承品位,是商业社会成熟的参照系之一,这需要数代人的时间,中国已徘徊在这扇门前。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9101032201/34628.html

更多阅读

沒想到這些明星,竟然都是有錢富二代 上海最有钱的富二代

在很多人眼中,“富二代”是一個貶義詞,因為很多富二代只知道吃喝玩樂,成天不是泡妞就是飆車,要么就跑到網絡上來炫富,而娛樂圈也有不少的富二代,聲名 狼藉的不少,站著祖輩有錢有勢便不可一世。不過娛樂圈還是有不少的富二代明星做事很拼命,

转载 microarray和二代测序(NGS)的区别 ngs测序技术

原文地址:microarray和二代测序(NGS)的区别作者:ILoveLittree生物芯片与第二代测序技术是两种重要的高通量基因组学研究方法,在生命科学研究领域有着极其广泛的应用前景。经过近20年的发展,生物芯片技术逐渐成熟,正在向着“高密度,灵活定

收藏:消失的王国锡金王室印象图

收藏:消失的王国锡金王室印象(图)锡金(vbras-ljong,“米之乡”),古称哲孟雄。原为世袭君主国,历史上的锡金,曾经是中国的领土,从7世纪到1890年的1200多年属于西藏的领地。1975年在印度的主导下全民投票成为印度的一个邦。人口约60万,是印度最

声明:《二代收藏:弱化的功利心》为网友太软弱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