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达524款产品的到期收益率达到6%以上,这是银行理财产品在今年前七个月的表现,其中有18款产品更是创出了10%(含)以上的高收益率。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理财产品到期高收益频现,却有大量产品未予披露到期收益情况。显然,达到最高收益率的产品,并不是所有购买理财产品的人都能享受的。相关数据显示,今年以来,理财产品到期收益披露率仅为七成左右,而另外三成产品的到期情况则并未为外界所知。 普益财富研究员吴泞江表示:“目前信息不全是银行理财产品信息披露主要的弊端之一,银行应加强对所有投资者的信息披露。” 理财产品捷报频传
![哪家银行理财收益高 银行理财收益披露“报喜不报忧”](http://img.413yy.cn/images/a/06020206/020609564885110407.jpeg)
在经过了6月份银行理财产品的发行狂潮之后,今年前七个月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的到期情况也浮出水面。将银行理财产品当成重要阵地,且与国有银行展开激烈厮杀的股份制银行表现出色,在524款到期收益率达到6%及以上的产品中,股份制银行占比超过六成。 普益财富统计数据显示,2013年1月-7月,共有24612款银行理财产品到期,在16885款公布了到期收益率的产品中,共计524款产品到期收益率达到6.00%及以上。虽然各类银行均有到期高收益产品出现,但股份制银行无疑成为了大赢家,在524款产品中,股份制银行有308款,国有商业银行110款,城商行73款,外资银行21款,农商行12款。由此可以看出,虽然各类型银行均有到期实现高收益率的产品,但是股份制银行占了绝对优势,产品占比接近60%。 在524款到期收益率达到6.00%及以上的产品中,有18款产品到期收益率在10.00%(含)以上,36款产品到期收益率为8.00%(含)—10.00%(不含),470款产品到期收益率为6.00%(含)—8.00%(不含)。 从具体银行来看,共计45家银行有到期收益率较高的产品,其中有三家银行到期产品表现突出,包括两家股份制银行和一家国有银行,分别是中信银行、光大银行、交通银行,三家银行高收益率产品数量合计超过1-7月到期实现高收益率产品总数的一半。 三成产品披露不充分 从今年已披露的银行理财产品的到期收益情况看,各家银行交出的成绩单可谓亮丽。如果说逾500款达到6%及以上的超高收益的理财产品,放在24612款理财产品大潮中的所占比例并不大,但每月达到理财产品预期收益的比例,往往超过98%的数据,则给人一种银行理财产品“无风险”的感觉。 在7月份披露到期收益数据的2629款理财产品中,仅有4款未达到预期最高收益率,达标率高达99.85%。 然而记者发现,这些亮丽的统计数据背后,却仍有高达三成的理财产品尚未披露到期收益情况。 最新统计数据显示,在7月份到期的共计3797款理财产品中,披露到期收益情况的仅为2629款,披露比例仅为69.24%。业内人士表示,按只有七成的银行理财产品到期数据,难免存在水分。若投资者只按此分析出理财产品高收益及安全的判断,则容易遇到风险。 吴泞江指出,商业银行理财产品信息披露不全主要有以下三种情况:一是商业银行没有建立到期产品信息公布平台,不对外公布产品到期信息;二是商业银行有限制地公布信息,如只提示产品到期,详细情况需要通过客服热线了解,或者需要其客户登陆网上银行查询;三是商业银行公布信息滞后,没能及时就到期的产品信息进行公布。 而某银行客户经理表示,这些未公布的理财产品中,有一部分是私人银行的产品收益,仅针对其用户公布。 那么在那些高达三成未披露到期情况的产品,是否存在更多的表现不佳的理财产品呢?吴泞江则表示,根据市场情况来看,虽然有部分产品没公布到期信息,但估计这部分产品绝大多数也是实现了预期收益率的,而结构性产品则可能会出现达不到预期最高收益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