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年04月15日 05:43:44分享人:好小伙永垂不朽来源:互联网13

“一、二、三、四??”,大一新生军训的口号伴随着食堂的饭香一起从我的身旁掠过。如今看到了比自己低了十届的小同学们,突然有种被淘汰的感觉。在清华,哪一年入学的就称为“几字班”,1998年入学的是“八字班”,2005年入学的就是“五字班”。每十年,“字班”就会是一个轮回。相同的“字班”,相同的班号,意味着又会有一个集体和十年前自己的班级拥有相同的名字。当有人再说起这个名字的时候,已经不再是说自己。军训的新生们,除了身上的迷彩服替换了当年自己的“红卫兵”服,每个新生的裤腰上还都是一圈白白的汗盐印,肤色还是被晒得黝黑,女生还是人数很少而且质量不高。望着他们,我在猜想哪一张稚嫩而疲惫的脸,就是昨天的自己。因为同学聚会,我时不时回到清华。回想起十年前清华东门的平房和土路,如今喧闹、繁华、充满韩国人的五道口让我有些迷茫和失落。一边是涨到了两万多一平方米的“华清嘉园”,一边是高楼林立的清华科技园,夹缝中才又看到了心目中原本高大雄伟的清华主楼。只有重新漫步在绿树参天的清华南北主干道上,我才又找到当年做学生的感觉,才又感受到“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深厚底蕴,才又重温了在中国最好的大学里上学时的安静与幸福,才又回忆起在这里生活七年的每一点、每一滴??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9101032201/346156.html
更多阅读

天堂向左,深圳往右,而你在中间。《天堂向左,深圳向右》这是网络作家慕容雪村的作品,第一次看这本书便爱不释手,看完后却感觉心情特别沉重,似乎总想说点什么,却始终无从下笔。今天,我又花了整整一晚的时间重看了这本书,心情依然只有沉重二

几年前,在深圳书城,看到《天堂在左,深圳向右》这本畅销书,无奈我不是个赶时髦的人,当时对此书不屑一顾,翻也懒得去翻,这次去深圳,一不小心,在书架上又看到了这本当年热销的书籍,于是顺带就将它买了回来。不看还好,一看就被它的故事背景深深吸

有些同学怕自己专业“偏”,担心找不到工作;有些同学不喜欢自己的专业,铁了心要转行。想改变职业方向,是很正常的事情。毕竟本科加上研究生一共也就是六七年的时间,而毕业后的工作时间可能是将近40年。但自己要清楚,转行意味着要丢弃专长,

每年清华本科和研究生的毕业人数都在3000多人。本科生中,60%~70%的人选择了读研和出国,只有少数人毕业后直接工作;研究生中一部分继续出国深造,多数人毕业后走进了社会。两拨人加在一起,每年约有4000人离开清华,开始了自己的职业生涯。俗

学生早晚是要走向社会的,“长痛”不如“短痛”。在学校时,就下定决心早点走出校园去看一看的,会更早的认识社会、认识自己,在开阔了眼界的同时,更加清晰自己未来应该何去何从。海外实习上了研究生,不仅视野比本科时更加开阔,学生们也有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