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迪提出的第二个解决悖谬的思路是圆环图原理,也称为甜甜圈原理。这是一个外圈有洞但中间实心的圆环图,也就是说它的内圈是实实在在的,而外圈只有想象却不存在实物。汉迪希望用这个“甜甜圈”(Doughnut)来平衡核心和外围的想象空间,让我们明白如何平衡悖谬,把握什么是我们必须做的,什么是我们能够做的。汉迪认为,这是解决“空雨衣”问题的出路,也是个人由自在到自为的途径。大多数人的人生都可以用这个图形的内圈来表示。在他们扮演的各种人生角色中有必须承担的义务和责任,这些必须做的事构成了圆环图中的实心部分。但这并不是图形的全部。人必须做的事之外,还有许多能够做的事。所以,在甜甜圈的这个核心之外,还有更大的空间可以让我们发挥潜力,做出职责之外的事情,发挥更大的作用,这似乎才是人存在的更高层意义。工作中常常会出现这样两种极端的情况:一种是所有的工作职责都被描述清楚,工作中不能做任何职责之外的事,所有的行为都是圆环图中的核心——实心圆,个人没有任何发挥的空间及余地;另一种情况是工作中没有明确的界限,所能想到的都应该去做,这种工作给人充分的发挥空间,然而模糊不清的工作边界常常会让人缺乏充实感,似乎所做的永远不够。因此,工作中的关键是找寻圆环图的平衡,既要有明确的核心,又要有适当的空间和发挥余地,还要有清晰的边界界限(包括外圈边界和内圈边界)。由此可以引申出不同的责任意义。从前我们对于责任的界定是在内圈不犯错误,而现在不犯错误已经远远不够,责任意味着做应该做的事,并且要尽力做好。个人责任如此,公共责任也如此。
![悖谬与平衡:汉迪的管理哲学(4)圆环图原理](http://img.aihuau.com/images/a/0602020606/020608025138134948.jpeg)
圆环图不仅适用于个人,也适用于组织。这意味着公司将会只有一个较小的核心,然后在这个核心周围的外围是各种合伙关系,整个组织保持适当的弹性。解决不同问题时,组织采用不同的组合方式以适应实际需要。这种组织的运行成本通常较低,但是对组织管理却提出了新的挑战,因为这种组织当中所要协调的不仅是组织的内部关系,还有各个不同空间的关系。在使用圆环图原理的组织中,资源配置和布局也会发生变化,宏伟的总部大楼不像从前那样重要,工作的地点也并不总是在办公室,而这些地方的沟通作用则日益凸现。圆环图原理的关键是核心的大小,空荡荡的圆环图中没有适当的责任和信念,不是我们所追求的状态,也解决不了“空雨衣”问题,而过大的核心只会让我们在动荡的世界中充满无力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