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经济的含义 “经济”一词的含义



(本文是拙著《经济选择的秩序》一书的第一章的节选。该书已由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于今年6月出版。)

 

经济理论要阐释的是社会的经济现象。

经济一词的含义是与人的需要密切相联的。经济一词在古希腊语里,较原始的含义是家政管理。在古希腊人那里,这个“家”的意思与我们今天对于家的概念有很大不同,乃是指一般较富有的公民的家,它是这样两种结合形成的共同体:男女的结合与主人和奴隶的结合[1];并且奴隶的数量必须足够多,以保证主人不事任何生产而能维持体面的生活,因而与王熙凤所掌管的大观园倒约略相似。罗马人同样延续了这种家的样式。对这种家的管理问题──经济问题──确实是一个重要问题:钱财的收支,人手如何调配,农事的安排和劳动的监管,如此等等,这些绝不是可以调以轻心的小问题,而是人们生存的基本事务。这些都构成了经济一词的基本内涵。经济一词进而又有了节约和计较的含义在内,或按经济学常用的话说:稀缺资源的配置。

从这一角度看,古希腊人对经济一词的理解似乎暗含了其与政治一词的分离和对立的理解,因为政治(politics)的最早含义是城邦共同体的事务,这与家庭事务是对位而立的。可以理解,这样的经济或家庭事务问题本身似乎不太可能进入希腊哲人的理论视野,但事情并非如此。

从苏格拉底开始,希腊哲学由原来的关注自然(physics),转向主要对人及人的共同体(politics)的关注。但既然要谈论人的共同体,家政(经济)问题就必定要涉及,因而无论柏拉图或亚里斯多德,都从他们各自对社会政治的分析角度、或深或浅地谈到了与经济相关的话题——诸如私有财产、国家起源和等级制度、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货币、利息等问题。他们的有些论述甚至直接影响到斯密[2]。这也从一个侧面表明,家庭事务和城邦事务又是紧密相连的,并且前者是后者的基础。进一步说,从来就没有“纯”政治问题,或者反过来说也一样,从来就没有“纯”经济问题;与政治无关的“纯”经济问题是十九世纪边际主义产生以来的观念的产物。

在中文里,和在古典主义经济理论那里一样,经济一词自来就有较浓厚的政治含义。简单地说,在中国的先民那里,经济的初始含义就是经邦济世,这是一种家国治理、兼济天下的事业。笔者总有一种感觉:近代以来,西方人注重货利,因而往往以自然为主要思考对象;中国人好权谋,思考问题总要落实到“天人之际”和“古今之变”上。以对经济一词的思考为例,在近代的起源上,西方人侧重概念的物的方面的联系,而中国人则一直注重概念的政治义含。真正说来,所谓资源配置,这在整个经济现象中,仅仅是其中的一个构成部分,有时甚至是并不重要的部分。从根本上说,人赤条条被“抛入”存在,来到这个世界,首先面临并且伴随人的一生的基本问题就是生存问题。经济问题的核心就是如何生存。

“济”字从水从齐,原始含义是渡河。为何从齐呢?齐有划一、完整的意思。古人渡河可没有今天这么便利,尤其是一支完整的军队(包括全部人员辎重),要渡过例如黄河这样的天堑,诚难哉乎也。因而“济”有完成某件事情、帮助他人以及助益等引申义,例如救济、事情有“济”或“未济”、“无济于事”等用法。在原始意义上,“经”与“纬”相对举,是织布时的两种线:经线决定布的长度,纬线决定布的宽度,因而“经”又被用来指喻重要的东西以及有“统领”的含义:最重要的书谓之经书,或直呼“经”。近年有人倡导国人读经,便是读古之圣贤之书的意思;宗教的重要书籍称为经书,如圣经、佛经等。

那么,人生最重要的是什么呢?圣人谓:曰“仁”和“义”。是故“经”犹“义”也。从这里开始,对人类生存中的最重要的东西的理解,中西方的看法有了明显分歧:西方人强调资源和财货,中国先民虽承认“利”的重要性,但强调义利之辨。其中义利之分野,在乎公利与私利之间的利益排序。这里,“公”和“私”只具有比较的意义。以家和个人的关系而言,个人为私、家为公;就家和族的关系而言,家为私、族为公;另外,国族之间,国为公、族为私;天下为公、国为私。所谓“天下为公”的意思是:天下人的利益就是最大的公,是排在一切利益之首的。中国人数千年来的义利之辨,强调的乃是天下之利,而不是与利截然对立的、纯然的“义”,后者其实并不是圣人所真正谈论的东西。

大体而言,西人注重私利,中国人强调公利。如何获得利益、争取利益,则始终是经济一词的基本含义。列宁曾说:政治是经济的集中体现。这种“经济观”便与我国先民相暗合。

因此,经济一词可以一般地理解为人类的生存方式,或人类生存的主要方式。如狩猎经济、养殖经济、自然经济、市场经济、知识经济等,其中的经济一词都作如是解。当我们说:“寻找一种经济的方式做事情”这类语句时,经济一词就含有节约和进行收益—成本对比的含义。经济理论既要力图阐释人们的生存方式及其发展变化,也要解释收益—成本的比较对人们的不同行为方式的意义。

对经济现象的理解,让我们从如何生存这样的问题开始。

生存问题首先可以归结为各种生活需要、以及如何满足这些需要。人们围绕自身需要而进行的一切主要活动,无不构成了被称之为经济的活动。经济问题或生存问题因此可以进一步归结为这样的问题:如何获得生存资料。实际上,一切重要的经济现象皆围绕此问题而展开。

 


[1] 参阅杨适,《古希腊哲学探本》,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第522页。

[2] 参阅熊彼特,《经济分析史(卷一)》,朱泱、孙鸿敞 译,台北:左岸文化事业,2001。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9101032201/345591.html

更多阅读

第二讲物权保护是市场经济的基础 物权保护

[授课主题简释] 我国目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国家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国家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保障一切市场主体的平等法律地位

从“跑破鞋”一词开始的性启蒙 少年儿童诗词启蒙

从“跑破鞋”一词开始的性启蒙长期以来,有一种说法,就是因为图书市场混乱资讯泛滥,导致中小学生受不良影响,进而荒废学业,甚至走向犯罪。还有一种说法,就是我国教育体系中缺少性教育这一课,或者说没有科学有效的性教育,因此影响了青少年的

台风一词由来 台风名字的由来

名词由来  “台风”一词的由来:《科技术语研究》2006年第8卷第2期刊登了王存忠《台风名词探源及其命名原则》一文。文中论及“台风一词的历史沿革”,作者认为:在古代,人们把台风叫飓风,到了明末清初才开始使用“飚风”(1956年,飚风简化为

市场经济的根基是什么? 市场经济的主体是什么

市场经济的根基究竟是什么?答案很简单:公平与正义。公平与正义之所以成为市场经济的根基,则是由市场经济本身的特性所决定。市场经济是满足人的私欲的自由竞争经济,也是由私欲驱动的经济,必须在体现公平与正义的规则及伦理约束之下运行

市场经济的三大弊端 自由市场经济的弊端

市场经济与现代化是难兄难弟,市场经济的功过就是现代化的功过的表现之一。本贴不讨论市场经济的功,只说说它的过。市场经济的初衷是希望通过市场的调节机制来合理地、有效地配置资源。但是,我们应该要看到,市场本身不能创造财富,社会财富

声明:《市场经济的含义 “经济”一词的含义》为网友风扑进怀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