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假设与管理理论 人性理论与经济学



自从经济学诞生以来,经济学似乎与人性没有多大关系,作为经济学家,无一例外的把经济学作为一门确定(准确)科学来研究,因为他门都一致认为,人都是一样的,因而只要对一群人适用的理论必定适用于另一群人。其次经济学的研究限于物质(商品)的研究,因为人的需要与供给都是基于物质的,物质是可以看见,感知与测量其价值的。在对人的研究与对物质流通的研究上,物质研究总占绝对优势;经济学究竟应当包括什么,研究什么,为谁服务等本质问题仍然存在分歧,为什么我们对经济学产生分歧,究竟是什么改变着并改变了我们的认识?未来的新经济是什么样子?应该是什么样子?经济决策应该遵循什么原则?在本篇文章中我将作一些探讨。

我个人认为经济学的所有这些疑问与分歧都是由人性决定的,所谓人性指人之本性,人在做决策时都会遵循某些固有原则,这些原则并不由决策主体有意控制,是一种本性的释放。本文将以确定性原理与确定性人假设为主要人性理论来探讨人性理论与经济学的关系。确定性原理指:“人(决策主体)都是根据可感知与可接受的确定性程度来做决策的”。换句话说:人是不能准确的感知一切客观存在与现象,做决策时也在追求一种自我认知的可接受状态。确定性人假设与确定性原理在本文尾有其内容与证明,这里就不再论述。

经济学是人为科学:①如果没有人类就不存在经济学,如果人的行为主要取决于与自然界交换也不存在经济学,有需求才有生产,有生产才有分工协作,有分工协作才有交换,所以经济学只存在于人类社会。②如果人们做决策没有相似性,那么经济学就不是科学,这就像自然科学的规律都有合理的内核一样,既然确定性原理存在,那么人人的经济决策都有其相似性,从而衍生出的经济现象就具有规律性,规律性就具备科学性,然而人的决策具有相似性并不能证明经济决策的内容也相似,所以决策内容是可以改变的,经济决策的规律也就会随时代而变。③经济学是为人服务的,不论是为统治阶级服务还是为普通公民服务,都对应于组织及其个人。

经济学一般要解决下列几大问题:其一生产资料归谁所有,生产关系怎样界定?其二谁来生产,分配给谁,用什么标准来评价,积累什么,积累多少?其三人类未来的发展方向与目标?这一系列问题都围绕人性展开。

aihuau.com

如果经济是数字经济的话,能生产更多的产品就是好事,而事实上企业发现能生产多少,还是市场需要多少是一个不可协调的矛盾,因为如果一个国家只在内部消耗这些产品,那么意味着生产越多,企业的留存利润应当越少,现实中这正好相反。这种矛盾取决于资产所有者与劳动者的竞争,资产所有者之所以愿意投资,那是因为有更多的投资回报,例如以前的投资回报为8%,而追加投资利润率可以超过8%则会刺激投资;企业改革,成本计划能增加投资回报也会刺激投资。劳动者的积极性取决于收入,收入增加会激发劳动者做更多的工作,似乎只要让资产所有者与劳动者共同增加收益就能使产品数量增加,从这来看数量经济可以无限扩大,事实上并不是这样;因为任何一种产品都有市场极限,你不能让所有的人都使用无限量同一产品;况且生产关系很难协调,所以数量经济并不现实。

那么如果是质量经济呢?质量经济指追求经济上的多样化或生产高质量的产品。质量经济主要指产品种类的多样化,例如需求的多样化,同一需求用多种产品来满足的多样化。问题是资产所有者只以投资收益来考虑投资,不能增加投资回报率的投资行为都是无效的;对劳动者而言,收入提高才能激发他们的积极性;生产多种产品意味着投资成本的上升,在总收入无法增加的情况下,投资收益被降低,劳动者的收入自然不能提高,因而劳动者收入提高的那一部分无法被弥补。那么只存在一种可能,降低生产多样化带来的成本问题,那就是用科技创新来提高生产力。这又分为两个方面:其一科技创新;其二管理创新,如丰田生产方式,大规模定制技术等。解决这一问题的方式是知识工作者的产生;一个新的阶层的诞生,他完全有别于劳动者(一般智力或体力劳动者)。作为资产所有者来说,这种投资有挑战,也有吸引力,因为收入往往超过预期,然而这种投资不可能大规模实行,不然整个社会充满投机行为,预期回报率也不利于会计预算。况且从消费者角度来看,当商品种类太多时,消费者用于分析与选择的时间成本与知识更多。复杂最终会使消费者无法承受,转而追求简单的消费理念,如品牌选择,娱乐性消费等。这就使创新的产品种类无法无限扩展。企业推广产品也并非按科技上的先进程度,而是按照消费者的可接受性。其次消费者的收入是有限的,产品多样化促使企业定价脱离价值规律,通货膨胀始终客观存在,市场的波动也会抑制产品的多样化。其三时间,知识,信息的不足,产品被生产出来推广到市场上,消费者需要花时间去认知产品的性能,这部分时间受两方面限制,第一消费者是否愿意花时间去认识某一产品,这对他来说必须有价值;第二总体空闲时间的多少,认识产品在未来的购买中就是学习新知识,这需要消费者有求知欲及多余时间,企业传递给消费者信息的全面,及时,真实。所以追求质量经济也不可能。

那么唯一的可能性只能是人性究竟需要什么?因为如果大多数人(决策者)认为经济应该偏重数量少质量,那么GDP至关重要,如果大多数人(决策者)认为经济应当偏重质量少数量,那么产品的种类与质量会成为首要标准,GDP重要但并不绝对,这类经济对幸福指数与科技创新非常关注,通常情况在质量经济条件下,GDP并不低,相反生产力较高,只要社会需要某一产品,便能在短期快速扩大产能。其中生产资料归属权,生产关系,制度,管理,经济决策,生产,分配等都必须以人性理论为约束。因为如果这些方面不适应人性最终都会通过社会自然调整来实现。

资本自由化诞生于英国,最后写进宪法,并通过一系列法律固定下来,这也成就了英国的崛起;美国在独立宣言中大势宣传“人人都有生存,自由与追求幸福的权利”,并通过法律充分体现这一人性。直到目前为止,世界各地任然有许多人为追求这种“理想生活”而移居美国。日本的明治维新也通过一定制度解放人性,通过一定政策鼓励资本主义发展;但日本的改革也是不彻底的,因为统治阶级只是想通过发展经济服务于对外军事扩张战略。

直到目前为止,西方经济学中的许多理论都是为资本主义经济服务的。西方两大学派目前的争论主要集中在国家是否要干预经济上。新古典经济学赞成经济自由化,该理论的人性假设认为“自由”最重要,生产资料私有化就不必说;人人平等,生产,分配,生产关系,积累等取决于“个人”,这里个人主要指资产所有者,他们认为劳动者只是生产中的要素,自由经济的不足是:资源所有者,包括生产资料,资本,原材料,劳动者相互竞争,谁都想占有更多的剩余价值,现实中投资等于折旧,生产等于消费必须平衡,自然的力量决定着资源的分配,通货膨胀及通货紧缩使人们忍无可忍,逼迫人们“造反”推翻自由经济(如资本主义初期的各国动乱)。事实上生产资料私有化导致了分配与生产的垄断,生产资料占有者毕竟是少数,他们并不会也不必将所有收入用来消费,这样促使生产资料投资的增加与生产资料过剩并存,而这种活动都使生产资料永远优于劳动者,又因为投资回报率的普遍下降,投资等于折旧,生产资料排斥人更加明显,所以自由经济不可取。

新凯恩斯经济学也赞成经济自由化,但同时也强调国家应当管理经济,他的理论比较“人性化”,他认为经济问题是消费与生产的协调问题,国家对经济的调控是促进消费,然而他并没有过多的讨论消费不足的真正原因,因为消费不足是资本经济制度对个人消费心理的作用。人性问题首先要解决“生存”,在收入不确定的情况下,消费者消费在任何时期都不足,无论他的心理活动过程怎样复杂,结果都一样。

资产所有者与劳动者的矛盾永远不可调和,对劳动者而言:在“生存”与“自由”的选择中,“生存”是第一关,解决了生存,人才会考虑自由,然而在这一选择中,劳动者是不可能超越的;因为“生存”是指劳动者必须出卖劳动力换回生活所需品,“自由”也仅仅是“隐私”;为什么资产所有者拥有资产而我没有呢?经济制度允许资产私有化,那么资产就可以继承,既然继承合法,不平等就由此产生,因为如果每一个人都在同一条“起跑线上”起跑,资产所有者通过正当行为积累资产是他智慧的反映,那么“平等公平”在劳动者头脑里自然合理,而问题并不是这样,因为有继承存在,所以“自由”是在资本制度条件下的“劳动力”供给的“自由”,是带有强烈“隐私”的“自由”;“生存”只为“存在”,“平等”是在“非平等”制度下的平等。究竟“生存”,“自由”,“幸福”,“平等或公平”由谁来协调?这自然会落到共同认可上,共同认可必须赋予一个组织特殊的权利,即国家权力,国家权利由民众共同推举产生,服务于群众,也至高无上;单个人由一定的信仰,价值观及需求与功能结合在一起形成集体,集体是个人与国家联接的纽带。但从另一方面而言,这种社会的等级差异激励了另一群无产者向资产者过度,也使得资本主义得以维持。

如果说经济首先是把产品生产出来,那么生产力就决定经济,生产出来的产品应当被分配;如果建立在原有的生产关系上,那么分配就是不均的,问题是产品分配及交换是用来解决产品消费的,从产品的价值特性来看,少数人并不具备消费多数产品的能力;从这看来,生产力必须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决定分配制度,不然生产力的进步就没有意义,而由生产力,生产关系以及分配制度等形成的经济基础,在马克思看来“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从历史进程来看,这一点是成立的。然而这通常表现为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流血战争等冲突不可避免;但作为人类文明进步的标志,并非都要依赖于战争,所以从管理角度来看,这几种关系也就不同;从生产力来看是:生产多多益善,所以要充分适应生产力就应当“生产关系,分配制度紧跟生产力”,“上层建筑紧跟经济基础与生产力”。主动与被动可以由此看出。从人性角度来看又有所不同,虽然生产力是由需要来决定,然而人的需要大多数情况下具有易变性,所以生产力并不有效,也不存在所谓的生产多少消费多少,而是消费多少生产多少,也并不是消费什么生产什么?因为有些产品在需要时并未生产出来,所以人性就意味着意识形态的“崛起”,当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程度人性便起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生产力任然重要;从这来看:生产力与人性决定生产关系及分配制度;所以有“生产关系,分配制度紧跟生产力与人性;上层建筑紧跟经济基础,生产力及人性。”

权力平衡在权力传输过程中的规律是:吸收权力者得到的权力与他传输出的权力成正比就为权力平衡,反之就不平衡。将上面的个人换成企业,国家,就代表了公司或国家的权力平衡;在这种平衡下,权力对人性来讲是平衡的,平等的。社会因而安定祥和,然而权力取决于主观意识(认识),当个人或组织感觉到不平衡时,就会主动打破平衡。例如美日两国的社会结构,对日本而言,最高统治地位的是不存在的“天皇”,所以在日本社会内部结构中,上级的权力都绝对大,而在美国正好相反,但这都能维持平衡。社会总在向前发展,美国人不愿在日本制度下生活,日本人也不愿在美国制度下生存,这也支持了这一学说,这也证明了人性的本质是追求心理的“平衡”。这种平衡极不易衡量,如一个商人愿意听从当权者指挥是为了获得某种经营特权;艺术家在受到赞誉时不断创造着艺术作品。这种得到与贡献的本质不同使得社会整体不平衡;平衡的标准一般包括“公正,公平,公开,安心”。法律是维护平衡的最好工具。

“输入=输出”在经济学上是收入=支出,如果收入不等于支出怎么办呢?可用储蓄来缓和;权力呢?这就复杂了。如一个居家男人在工作上遇到很多麻烦,回家后看到儿子快乐的生活,温柔贤惠的妻子,他就会认为值得;如果他不这么认为就打破了平衡,这取决于个人价值观与信仰;比如有家男人的“顿悟”是自我享受,那么他会把工作中的“气”带回家,传递给家人,总之无论怎样,对那个男人来说得到与付出是对等的,即使近期不对等,远期也会实现。

人性受环境影响大:从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再到封建社会,人性一直都被压抑,因为在那个生产力极地的时代,人只能适应自然环境而生存,那个时候生产资料与工具非常缺乏“一头牛比人贵”;到了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有很大提高。由于制度上的“私有化”与“自由人”的产生,资本主义的拜金论,物欲论推进了人类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度;特别是“私有化”与“自由人”完成了从人文观念,社会风尚,习俗文化向制度化的完善。从历史过程来看,资本社会以前的社会自然环境对人类人性的形成与发展影响大;而资本主义社会之后,社会环境对人性影响大。

现代文明更多的体现了人性的主导性,既然人性是主导社会向现代文明进步的标志,那么就很容易解释“为什么现代社会的推进总掌握在小国家手中”,如英国最先完成资本化进程,从而成为世界霸主。因为新思想,新技术,新工业总是最先在少部分人中流传开来,然后向全社会普及;现代美国之所以成为各领域的创新中心,取决于制度上与社会文化上的开放,这可以从美国的全称“美利坚合众国”来解释;实际上美国各州独立自主的分权制大到足可以激励各州的自有创新的积极性。

统治阶级对人性的影响最为显著。从中国的历史来看,如果没有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在全球开拓殖民地,中国可能还处在封建社会阶段;虽然从历史来看,中国历史上的战争数量居历史首位;从原则来讲战争在破坏一种文明的同时,也在创造一种文明,事实上统治阶级并没有改变人性。因为“人心难测”,新统治阶级就自然而然照搬照抄了前朝的文明及其严厉的制度约束,以封建文化的传播禁锢“人性”的发展。

文化是人性在社会形态中的集中反映,文化一般由观念,精神,信仰,价值观等意识形态构成;他是人,组织,国家对过去经历在意识形态上的集中反映。如日本文化对“性”开放的深化,促进了日本性经济的高度发达;欧洲人对足球的偏爱与美国人对NBA的偏爱,促进了足球与NBA经济的繁荣。

人性对科学文化的促进是明显的,因为人性不解放,科学文化创新既不具备意识条件,也不具备环境条件。“敢想可干”才能推进科学文化向前发展。

人的意识形态可以改变经济规律,也可以重构“游戏规则”,抓住人本质的东西,也就抓住了经济规律;人性改变经济规律,经济规律约束人性,他们本质上是一对矛盾量。无论怎样都必定是先有人再有经济,经济现象与过程无论多么复杂,它都由原始的最简单的经济活动组成,适用于原始的经济活动规律同样也适用于现代经济,所以从现代复杂的经济活动中提炼简单的规律有利于抓住本质问题。在现代经济活动中,值得我们强烈关注的是证券与金融业的发展,经济学家会发现,在几年前还被视为真理的理论,现在却不能对经济现象进行解释,事实上我们已经到了一个不断学习的时代,由于人类社会进程的加快,学习效应的作用越加明显,由于每个人都能很容易学习并运用最新的经济理论与分析方法,从而改变了经济理论与方法对客观经济的预测能力。这使得经济理论与分析方法永远无法做到精确预测与判断客观经济运行。

价值理论:价值是一种非常奇妙的东西,对价值的理解通常表现为“值”与“不值”;以人性的观点来理解价值的话,我们可以将价值理解为:一种心理度量单位。从这可以看出,每个人对价值的理解及判断是有差别的,这两方面都可以通过学习或者经验积累来获得。个体或组织价值观的来源取决于:①竞争意识,②比较意识,③外界环境的压力,④社会流行观念,⑤对未知的不安感或追求。价值观往往产生激励,使人或组织具有做某种工作或活动的冲动或干劲。个体价值规律往往是不稳定的;个人价值规律具有易变性,时效性,心理特性,互补替换性,排斥性,复杂延伸与简单回归性,层次性及系统性等。

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之所以没有成为主流经济学,是因为人性理论的影响;当时剩余价值理论没有考虑到人性的某些方面,如激励理论对人的影响,从而没有提出一套有效激励个人创造性与需求的方法;在那个物质占需求主体的时代,无疑“私有财产不可剥脱”具有更大的激励性,“自由”是维护资本经济最有效的方式,从人性而言“自由”不可抗拒,“自由”也是一种排集体的行为。

人性使经济变得更加丰富多彩。如果经济的本质是生产,那么经济就在于提供商品,商品必须用于交换;生产过程是价值的提炼过程,消费过程是价值的营销过程。从这看来,一个人对另一个人谈话也是“价值”的生产与交换过程,事实上这一过程并不需要支付货币,只需要双方交流。也就是价值交换价值,这是不用货币等价物作为中介的,表现为只提供价值或只吸收价值。在现实中增加了货币等价物,于是价值被定价化,即价值→货币→价值,那种只提供或只吸收价值的过程受到抑制。货币被魔鬼化是因为货币与价值,价值与货币交换中,货币完全一样,而价值仅仅是一种心理度量单位,价值是多样化的。

货币具有储存性,通用性,所以理所当然货币成为最重要的度量单位与工具,即使货币会贬值,事实上当人们认为货币会贬值时,它们会将手中的货币换为投资商品,在投资商品贬值时将投资商品转换为货币,在这种交换模式下,货币比价值更重要,因为你要得到不同价值体念(商品),你就必须得到货币(通货),而要得到通货,你必须向社会提供价值需求,因而不论价值能否转化为货币,价值都能被创造出来,所以货币最能激励价值供给,无论如何企业都是按这种方式向社会提供商品的,作为企业而言他们要体现价值≥货币或让工人无条件提供价值,或是价值与价值交换,或是减少价值与货币的直接交换;只有这样才能创造更多的剩余价值。激励理论企图在这方面突破,事实上人的幸福并不在于价值与货币的直接交换,更多的体现于价值与价值的交换,如人对安全,社交与自我实现的需要,经济学应当在这方面有所突破。然而货币受到政府管制,因而在通货膨胀期,银行会减少货币供给,从而使得人们不得不在货币与价值上做出选择,通常情况下,货币会战胜价值,从而使政府在抑制通货时抑制了价值创造与供给。

从上可以看出,管理在于促进一种非等价交换,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增加企业收入,从广义上来讲管理只为目标服务,因此管理的一个特点是为集体团体服务,管理也为国家服务,如经济制度建设。管理的另一个特点是强制性,如果没有管理那么也不存在资本经济,西方的宪法中“自由,平等,生存与追求幸福”,“财产私有化”不可侵犯促进了资本经济的发展。

正如前面所论述的一样:对资本化的大势宣传,这也来源于人性,自从斯密论述了“国富论”,人类对财产的崇拜达到了高潮,与其说是哥伦布发现了新大陆,不如说是资本经济发现了新大陆;在郑和下西洋时,是给予他国物质而不是追求财富,所以不能延续,相反资本的性质是无限扩展,内动力是物质追求,激发了创造与发明,对资本经济而言,创造财富才会被发明。

如果经济不可被管制,那么人性就只能是单一化的,既然人性可被引导,经济也可以被引导,经济是一种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人性集中反映。只要有确定性原理存在,自然科学就不会精确,社会科学自然不必说,经济学更加不确定。事实证明人的意志,信仰,精神往往能改变社会的经济规律,如文化的改变,社会风俗的改变(改朝换代),生产资料的归属性等,经济自然有他必然的内在规律,同时也具有人性所赋有的时代特质。

人性理论应该有效的推动社会变革,而这种变革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么简单,究竟变革从那里开始到那里结束,永远没有答案;但有一点可以肯定,人性作用必定会形成一种社会性文化与价值观念,从而使得每一个人都有自觉遵守,传播与执行它的一种心理冲动,所以社会变革应当从单个人开始,由单个人到单个组织,再到整个国家及其政体,先文化传播后制度体制改革。由上而下也是可行的,但阻力很大,必须适应人性。前面说过,人性的取向受科学技术与生产力的强约束,比如在原始社会人非常弱小,对他们来说,能吃包饭,没有生命危险就已经很好了,现代人并不满足这些需要;事业,爱情,尊重,社交,贡献,也是他们追求的目标。

由确定性原理可知,我们不必过分追求最优化目标,而且我们的工作或任务应当有明确的目标和现实可行的计划,因而我们可以发现任何管理理论都不会背离确定性原理,他们只是确定性原理在特定管理状态下的最优化解。管理多表现为组织行为,然而管理是有边界的,所以经济学任然有存在的必要,管理不会超越个人与组织的极限;因为人性存在,所以符合人性的管理就不会有太大的范围,这就是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组织之间的协调必须通过共同遵守的制度与文化来调节,这也充分反映了经济是通过集体决策与行为来反映的,制度与文化从(广义)宏观上来讲,就是管理经济的有效方法,它反映一定历史时期的人类文明,所以经济始于管理也终于管理。

在没有管理的情况下,经济会严重偏离预测,在这种情况下,所有人对经济预测与决策都会非常相似,这种相似使得经济规律得以形成;相反的情况是管理经济,在这种情况下经济可能出现的严重偏离被预测出来,决策者通过行政等强制手段影响个人的经济决策环境(信息),从而达到个人对经济决策的同一性,这样的好处是,避免了经济规律对社会的危害,所以管理经济比自由经济更优化。

学科开设:由于人性理论的重要性以及它与经济学的密切关系,我建议开设一门关于人性的经济学,它可以命名为“人性经济学”或是“幸福经济学”;之所以我认为可以取名为幸福经济学是因为对人性的研究与理解,关注了人本质的需要及满足,有利于从经济方面增加人的幸福感,何况社会发展的终极目标就在于“人人幸福”。时下正流行“行为经济学”,虽然其一它引入了心理学来研究经济;其二用实验的方法来分析经济行为;但是它本身只提供了一种分析思路与工具来研究经济学。其实其它学科也是用实验方法来研究的;经济学在分析经济时,历来都在运用心理学方法,所以它并没有有力的学科内核,没有明确的原理或“代表理论”,不具备学科分类,不足以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而人性经济学或是幸福经济学有确定性原理与确定性人假设作为学科内核,因而具备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条件,当然由于人性经济学与行为经济学相似,可以将行为经济学中有益的东西吸收,如前面提到的①心理学方法;②实验方法。从一定程度上来讲人性已经包含了行为学的全部内涵;另一个好处是:人性经济学的开设有利于培养既通经济又通管理的学生,可以提高学生的就业机会,从而使更多人愿意投身经济学的学习,传播与研究,人性经济学应当包括行为学的主要理论。

这门学科应当体现下列特点:①“广”“宽泛”的特点;②体现人积极管理经济的意义,将来即使许多经济学理论都过时了,人性经济学也能保留下来;③充分重视人及其意识层面的分析;④对科学技术进步的关注;⑤体现经济学对人类“幸福”的理解与探索。

经济学对人幸福的重视必定促进人性科学的发展,经济不再单一的重视数量而在于质量,从人性科学与经济学的交差来看,取名为幸福经济学更准确一些;幸福经济学以人性理论为基础,充分重视人类的实际需要,人类需要在于多样化,即商品种类的多少,产品多样化代替了产品数量化,从而促进了全面创新时代的来临,生产过剩与需求不足会成为经济的主要矛盾。幸福经济学对人性的充分重视使未来各学科充分发展,交叉科学非常活跃。从人性来定义幸福即指:可感知与可接受的满意程度。

幸福需要做到:①个体对幸福的感知,幸福并不是无限延伸个体的欲望,而是有限性欲望的满足。②个体是否接受欲望满足的程度。

经济学理论应当顺应时代的需要,具备鲜明的时代特质,充分体现人对客观世界的主观能动性,充分展现特定历史条件下政治,社会文化,科技水平,观念,审美情趣等意识形态。从这看来,经济学应当主动推动有效的变革,这种变革不应当仅限在经济方面,是一种人性的回归,如让权利,职责,利益关系等方面更加和谐,这也只能依靠人性理论解决。因而经济学的使命在于综合(融合)一切社会科学,目的是让人类向更高文明过度,使更多人得到幸福。围绕人性对经济学的深层架构有利于推动经济学的更新,改革与发展。

那么人性(幸福)经济学究竟应当包含那些范围呢?我认为必须在人性理论的主导下确定:人类长期发展的方向;个体,集体与国家的关系,各自的基本职能及其义务;变革对经济的适应性;生产资料,资源归谁所有;幸福的经济指标有那一些;生产关系,制度,法律等。以价值规律为基本理论,确保供需平衡,解放生产力与发展生产力;合理完善科研,生产,分配,交换,积累等基本制度。主动变革是关键,管理及改变经济规律是其手段。

具体内容包括:历史人性假设,经济学假设,个人及组织的经济决策分析,经济学的思想(重要经济理论),管理理论概论,价值理论与消费理论;重要学科及其行业的发展,影响及社会需求概论(例如文学,物理学,IT,农业,文化娱乐业等),投资消费心理学,幸福指标等。

上面的问题就探讨到此,虽然我们还不能为这门学科准确界定,但是我们认为这是一门足以让人激动的科学,因为它不仅仅是一门学科,很可能是一种前所未有的变革的序幕。

  对每一个实实在在的人来说,他所思考的问题,最终都会转化为假设(猜想),这个假设与猜想要转化为个人的判断,即确定性结论。确定性来源有下列几个方面:①自知,即对自己的了解程度,应该说无论任何人都不可能对自己进行全面准确的了解,认识,这总是有限的。但每个人的特质不同,对自己认识的程度(深浅)不同,自知是个人方向性选择的标准,能使个体形成自信,自傲的性格,是人产生主动性的前提;相反则可能是被动的。了解自己是产生确定性的第一个来源。

  ②对环境的认知:对环境认知分三方面,第一方面是对身边人的认知,第二方面是对自己所在的组织的认知,第三方面对组织与组织的联系的认知,即社会关系的认知。当然除此之外还有自然环境方面。环境是强有力的不确定性变量。

  ③长期实践形成的不变看法(价值观),它对个体选择与自己价值观差距大或相背的决策产生强烈的排斥作用。

  ④与自己的期望的关联程度(等效度),此又有比较满意度与不满意度之分,比较满意度是指不同质比较产生的满意性,例如,别人比我拿钱多(工资高),但我的工作比别人轻松;而不满意度指,同质比较产生的不满意度,如:别人比我拿钱多,这不公平。

  ⑤明确的或隐含的时间约束。时间越长,实践的时间越多,确定性越高。

  ⑥实践的作用:上面的几个因素都对实践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实践分主动与被动实践两方面,主动实践是个体有意识主动实践的行为,是人类改造世界的本能。被动实践指个体没有意识到或不得已而进行的实践,可以说实践是个体产生确定性程度的唯一有力依据。需要指出的是:“比较”是上面所有确定性程度证明的依据。因为人类认识的不确定性,所以每个具体的人在选择某一活动时,必定会自动设置确定性比率区间值,如,[50,80],高于或低于这个比率的决策或方案都不能被个体重视,这个区间值的边界有时是模糊的。对个体而言,如果处理不好确定性的边界,就可能成为“高不成,低不就”的人。当然可支配的资源也会限制个体决策,如个体已经确定做某项投资的决策,但是不能筹到足够的资金。

  确定性原理的一些基本观点:

  (1)人是依据可以接受的确定性比率来做决策行为的。

  (2)其它关于人性的假设,只是特定时代的产物,本身并不完整,它们的成立条件是受确定性原理的约束的。

  (3)人人都追求安心感(心理平衡)。偏离安心态,就会产生心理不平衡,进而转化为其行为。

 人性假设与管理理论 人性理论与经济学
  (4)思维与行为本身就是学习,学习是伴随每个人终身的行为。由于学习的本能,思想与行为可以被引导。

  (5)人人都有追求未知领域的渴望。未知的世界具有吸引力,而太熟悉的世界能产生厌恶感。人追求需要的动机不会停止,满足了当前需要就会追求远期需要,每个人的最高层次需要不一定都是自我实现需要。每个决策者的最大能动性对应于某个最佳的确定性区间值。

  (6)从近期来看,确定性原理会持续影响个欲望,期望(理想),目标,价值观等观念意识的转变。从长期来看,确定性原理受主观意识支配,因为决策者或企业在选择确定性比率时是有方向的,由于任何一方向(未知世界)的不确定性都是一样的,决策者可以任意选择而无需设置过多限制因素。

  (7)每个人都会选择确定性程度满足自己所要求的区间的决策进行竞争,而选择低于这个区间值的方案寻求合作,高于这个区间值的方案选择外包。也就是说每个人只要认为自己能做时就会选择竞争,认为自己做不了时才会选择合作。

  (8)人与人之间有心理距离,距离远近取决于对对方的认识与理解。

  (9)人人都愿意改变其行为,但它们更愿意按意识改变,当意识与现实产生强烈反差(落差)与矛盾时,改变才变得有效力,改变过程中所形成的阻力影响改变的程度。个人价值观的形成遵循就近原则,而不取决于靠近物质的特性与类别。如:书藉,杂志,电视,互联网,音像制品,报纸,广播,老师,父母,朋友,家庭,伴侣,工作环境,自己的身体与感觉等。这些物质的持续刺激引起注意,以及实践后的心理认识与强化过程。只要方法合适,个人价值观也能被迅速改变,一般情况下变化缓慢。

  (10)在备选方案中,如果确定性比率与损益值之积是个常数,则有影响决策者的人越多决策者越向于选择确定性比率高,及损益值小的方案;反之则选择趋向于最优损益值(损失小收益多),及确定性比率低的方案。假如决策者面对所有自己已有的目标(方向)时,如果确定性比率都相似,那么他更愿意按自己已有的价值观,兴趣来选择目标(方向);相反决策者在可选择的目标(方向)之中,确定性比率相差较大时,决策者选择目标会受确定性比率的持续刺激,最终决策者会按确定性比率的高低来选择目标(方向),他会放弃原有的价值观,兴趣取向,能使他成功的目标(方向)将转化为他的新价值观与兴趣。

  (11)竞争是一种防范意识与降低未来不确定性的行为;竞争是一个连续互动过程,互动能激发竞争偏好;竞争是有吸引力的,预期结果的补偿性是竞争的动力;竞争是比较,比优比差只是一种选择,这种选择具有放大效应;竞争能产生一种强而持久的压力感;竞争就是目标集中,紧盯参照物(竞争对象)的变化。竞争时决策者往往制定了许多方案与与之对应的可能结果,因而决策者急于知到实践结果并不断调整计划,以期达到目标或检验自己的预测结果的正确性或自身能力,所以竞争能极大的吸引决策者。与企业使命愿景激励不同的是,企业愿景目标太抽象,宽乏并且关注远期,是面对集体而不是个人的;竞争既兼顾整体与个体又是一种短期行为。愿景要持续刺激才能产生有效作用,比如红军就是“解放贫苦百姓”所以所到之处的苦难事迹能有效激励红军战士的使命感。由此我们可以得出一个有用的结论:愿景与使命要么由企业内部持续激励,要么制定能通过外部刺激(激励)的使命与愿景,如“IBM就代表服务”。另处还可以得出一个结论,激励在于持续刺激与互动。

  对上面的一些解释:采取以自我为中心的经济人或社会人受确定性程度的影响。当一个人在追求经济富裕时,如果顺利它就会加强此方面,但是它可能远离群体,除非他发现这是不对的,才会转而追求社会性。如果他追求经济富裕接连失败,那么他可能会重视社会交流,转而加强这一方面。上面所指的学习是广义形式的学习,广义学习是指主体主观意识主动或被动接受适应性变化的过程,所以学习有主动与被动之分,学习性说明人具有可塑性。培训在任何年龄阶段都有效,前期所学的知识,能形成价值观,只有不断自我实现的人,才能较容易抛弃以前所形成的价值观。人是可以改变的,但改变能力随年龄的增长与所学知识的增加而递减。人的欲望,期望,理想是无限的,它是个体产生偏好的原因,但只有确定性较高的目标才能转化为其行为。交流,沟通或信息流动能产生大文化与整体价值观,能使个体产生从众心理,所以人性也受整体价值观与大文化的影响。确定性有等级之分,所谓等级是主体对目标的层级判断,如那些能达到,那些不能达到,是否感兴趣,达到后可以选择那个更高级目标?安心态是一种比较心态,是一种相对静态,而远离平衡的状态会使个体感到自己某些方面比别人严重缺少,从而形成强烈的改变意识,在这种状态下,个体可塑性强,只要条件满足确定性原理的要求就能产生积极行为,但行为如果远离确定性要求,最终会被拉回原处。比如当环境严重不稳定时,员工期望自己的工作有保障,有些企业在经济不景气时,通过其它手段给员工保证,从而激发员工的积极性与忠诚心。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激励是心理的一种持续兴奋状态。每个人追求未知域的方向与内容是不一样的,如有人喜欢研究,有人喜欢管理。人的决策是受确定性原理约束下的(最大化)偏极化,这个最大化不只是经济方面,而是个体探索与实践的任意方面。企业管理也一样,比如,利润最大化受限制时,有些企业会选择市场占有率最大化,当这也受限时,追求市场价值最大化。总之管理决策与个人决策一样,具有严重的倾向性。在任何情况下,每个人都在想达到的目标或结果与自身能力所决定的最容易达到的目标与结果之间徘徊,通常情况下,他会判断想达到的目标是否会达到,如果可以的话,它会去努力;相反他会选择容易达到的目标。如一个学生想学美术,但它自身在唱歌上有天赋,那么他会试着去学美术,只到他发现自己不可能达到理想目标时,才会转而学唱歌,这相当于企业的“机会成本”。认识,理解与实践是人判断确定性的原则。对员工任务的安排不必完全按照其兴趣爱好,你要让他感觉到这对他本人和企业都很重要,这样也能改变他的志趣。

  综上所述,我认为管理应注意下列几方面:

  ①雇用的长期与短期应与其对组织的供献与他的能力或可开发性而定,让能力弱者自动离职。

  ②选择优秀的员工,特别是学习能力与创造能力强,思想意识先进,觉悟高的员工。

  ③应注意培训的系统性,适用性与定期性。

  ④应该尽可能的群策群力,计划不但要考虑其先进性,更应当注重激励性,执行的可行性。

  ⑤管理人员的权力应尽可能的大,但是管理人员必须按适当比例授权(分权)于下级,有效的授权(分权)应当是考核管理人员onmouseover=displayAd(1);onmouseout=hideAd(); onclick=linkClick(1);>绩效的一个标准。

  ⑥企业应当建立一个人才识别系统与培养系统。定期发掘组织内外人才;onmouseover=displayAd(4);onmouseout=hideAd(); onclick=linkClick(4);>人力资源部门,管理人员,员工相互推荐,业绩评价相接合的人才识别系统。对人才应进行系统的理论与实践培训,测试,评价,任用的煅炼模式,建立人才资料库。

  ⑦企业应当对员工有所承诺,可以是物质方面的,如股权,期权;也可以是精神上的,如奉献精神的表彰。

  ⑧激励员工有两种方法:其一投其所好,其二开发员工的吸引力与注意力。

  ⑨对人的管理应从关注整体逐步过渡到个性化(关注个体差别)管理,引导员工比管理员工更有效果。

  ⑩通过岗位轮换或开发新业务解决员工的职业疲劳证。

  确定性原理证明

  决策者是根据能感知与可接受的确定性程度大小进行决策的。确定性指与理想或真实事实接近的程度。决策者即使把最大利润化,最大市场占有率等最优(理想)目标作为企业的决策因素,也会因为竞争与现实变化而自动地以确定性程度来作为决策方案的制定与评价的标准。但是决策者会形成一种意识,即是按照最优(理想)为原则制定并评价方案的,或者说“想非所做,做非所想”。

  不确定性有下列原因:

  1、知识与经验本身的不足:知识与经验是过去形成的,它只能有限描绘过去,它是事物过去发展的高度概括,由于人类认识能力有限,即我们认识事物是根据看,听,嗅,触,听,感,器具和想象力来认知世界,这本身就存在差异,从而使每个人形成了各自特有的认识自然界的价值评价体系。知识的形成过程是:事实→数据→信息→知识,在这个过程中,每过一个环节,必定产生一定程度的偏差;但我们必须将事物的发展转化成知识,这种高度概括是必要的,因为事物发展是平滑的,即使在一个非常短的时间里,事物也会产生无限组数据,数据的无限性并不利于人类理解与传播事物发展的规律,但我们应当看到由此引起的必然偏差。

  2、人类本身的计算能力有限:不能对事物发展进行精确而又完整的计算,学者们习惯用数学来解释事物,但事物发展受系统各要素多少,相互作用的关系因子多少,作用方式,方法,顺序,弱强,频率,时间等不同质因素的影响,使我们无法建立一个准确,全面的数学模型。我们用数学方法证明的理论通常使用面很窄,换句话说我们只能对事物的很小一方面进行充分的证明,即使是这样,数学方法也是异常复杂的,所以说事物的发展规律是知识的充分条件而非必要条件。我们无法知道事物每一维的完整状态。

  3、决策者的逻辑推理与思维惯性的影响:等效的逻辑推理过程是不存在的。这不符合事物发展的规律,我们认识事物的两种基本方法:归纳法与演绎法能将我们的思维模糊化,如:将知识,经验与事物本质等同,将过去与未来等同,不同与相似,相似于相同不能分割开来。人们在处理紧急事务时,或过去强而有力的证明了的知识与经验,会产生强烈的思维惯性,这种惯性在较相似的环境下是有效的,而在动荡的环境中会产生很大的危害。

  4、决策者对未来预测是模糊和断续的。这是因为不能建立一个完整的预测模型,假设决策者对未来能够准确而又连续的预测,那么他将会通过制定(最优)决策干预未来,从而使未来变得不确定;相反的情况是决策者对未来认识模糊,这时他就会寻求确定性程度较高的策略。还有一个原因是我们并不能完整而又连续的描绘过去,何况是无限连续与不确定性相结合的未来呢?人的不确定性居于不确定性因素的首位,因为人能创造不确定性。在竞争与合作中,各自独立的人或组织是以假设为基础产生行为的。如因果假设与对未来的假设。

  5、权威人士与特殊事件的影响,这类影响是重要或高度不确定的。

  6、“风险”是一个被泛滥了的词语,这是因为每一个人认识和评价风险的结论并不一样,即使是被某些权威人士评价的高风险项目,同样有人获得成功。所以我对风险的定义是:评价主体对评价客体的一种损益认识。这是因为:①客体相同的情况下,各个评价主体对它可能产生的损益有不同的认识。②“认识”是一个过程,一种能力,一种方法或思维,对决策者而言,风险很低或没有。产生这种情况有三个方面:①正确的认识风险②非正确的认识风险③没有意识到风险。

  7、时间,信息,资源与自身利益的限制,使决策者追求确定性高的决策。

  综上所述:确定性程度高低是决策者进行决策的首先标准。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9101032201/345525.html

更多阅读

现代管理理论与方法课程学案五 ---综合练习

现代管理理论与方法 综合练习现代管理理论与方法 综合练习一一、单项选择1. 教材对管理的性质进行了阐述,下列(A )的说法不正确。A.管理具有时效性 B.管理具有科学性C.管理具有艺术性 D.管理具有二重性2. 社会环境对组织的发展具有一定

声明:《人性假设与管理理论 人性理论与经济学》为网友命样珍惜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