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对物质的无穷欲望使我们的发展一直在走以自我为中心的道路,从不或者很少考虑自然环境的承受能力,现在以及未来很长一段时间我们将不得不为自己过去的无知行为付出代价。聪明而又愚蠢、伟大而又渺小的人类好不容易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思想,亡羊补牢,总算不迟,现在,全球又纷纷发展循环经济,希望能通过它来实现人类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中华民族是一个善于学习的民族,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也从国外引进了发展循环经济的思想,并迅速在各个领域里推广,使得循环经济成为我国经济社会中的一个焦点话题。
社会里的任何经济活动都最终要由一个个具体的人来实现,而有着自己根本利益的个人对待身边的一切总是难已做到完全客观,即人的主观价值总是会渗入其经济行为当中,并不可避免的影响该行为所产生的结果。此乃问题的一面,而问题的另一面是,人在其经济活动中,本能意识就对身边环境的自然之物看作人类可随意支配的资源,这就不可避免的导致了人类凌驾于自然之上,对资源进行肆意掠夺,所以,我们应该赋予自然环境中的万物都是和人一样具有价值道德,有相应的生存权和发展权,把人和自然环境置于平等的地位,防止人类随意的践踏自然。因此,要想把握人类某一具体经济行为的本质,要想使人类和环境能长期和谐共处,就必须把价值、道德等因素纳入问题分析之中,即把自然万物和人一样都看作具有价值道德的平等主体,从价值道德哲学的高度来分析经济活动中的人类和自然。进一步扩展,可以这么说——无论做什么事情,其最高境界是进入系统的哲学层面。
我国在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但一般仅仅是从生态经济学的角度来看待,还没有在相应的价值道德哲学上有系统性的突破,即还没有对循环经济进行系统性的价值道德哲学分析,这使我国循环经济的发展还处于较低层次,缺乏相应的系统性的哲学指导。在这种情况之下,我们就不可能有效的分析经济行为主体的行为,不可能有效的把握循环经济的深刻本质,这必然会使我国循环经济发展的成效很低,甚至流于形式。因此,为了更好的推进我国循环经济的发展,就需要从多元化主体论出发(要改变传统的人类一元主体论,赋予价值道德于自然万物,使之成为与人类平等的生命主体),对循环经济进行系统的哲学化,使之具有较高层次的哲学理论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