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额完成任务”是好现象吗?这个问题作为问题提出似乎有些可笑,“超额完成任务”几乎是各种表扬大会、表彰大会用于表扬先进人物或单位、树立榜样的标准性、格式化语言,是大家求之不得的殊誉,难道“超额完成任务”还有错吗?!但笔者认为“超额完成任务”确实不是好现象,至少不应该鼓励和赞扬。
“绩效考核”是企业或组织实现战略目标的必要保障和工具,而考核任务又是绩效考核的重要组成部分,考核任务的设定在某种意义上说是战略目标的再分解,因此考核任务的设定直接关系到战略目标能否顺利实现。
对于企业而言,考核任务的制定需要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产能”,也就是被考核部门或分公司在正常情况下的生产能力,对于关系到战略目标能否得以顺利实施的考核任务的制定相信任何管理正常的企业都不敢马虎,都是运用各种手段、模型、数据经过精心测算的,而且是充分考虑了战略实现的各种平衡因素,其宗旨就是使“产能”得到正常的发挥,因此正常的管理体系和科学合理的考核任务就是既不能低于正常的产能,也不能高于正常的产能。
那么,“超额完成任务”就只有在两种情况下才会出现:1、考核任务的设计低于正常的“产能”,也就是说当初制定任务没有准确的计算出被考核单位的生产能力,这代表上级管理部门能力低下或不了解被考核单位的情况,证明在管理上出现了问题;2、第二种“超额完成任务”的情况是被考核单位不正常的发挥产能,确切的说就是“透支”产能,但“透支”产能完成任务不但破坏了战略计划的整体性(如各个单位都拼命透支产能超额完成任务,那么战略计划就全部被打乱!),而且“透支”产能“超额完成任务”在表面上、在短期中好像指标很漂亮、很令人振奋,但这种超额毕竟是不正常的,有没有“造假、做帐”的成份不说,至少是采用不正常手段完成的,它的危害是对整个生产体系的破坏,如最近发生在东北的“七台河煤矿惨案”,发生事故的矿井每年的正常产能是40万顿、考核任务是38万顿,但该矿井10月份就完成了55万顿,事后调查证明该矿井的产能计算和考核任务都是合理的,问题出在矿井领导为了年底得到表彰要求矿井“超额完成任务”,而这种“放卫星”做法导致的直接结果是令人痛心的。
因此,如果“超额完成了任务”要么证明管理层管理能力低下,严重一点说是失职,因为他们没有准确的计算出被考核单位的产能,考核指标制定不合理不科学;要么证明被考核单位“透支”产能,破坏战略计划的整体平衡、“不按正常手段工作”去完成任务,甚至弄虚作假做表面文章。试问不管是哪种情况造成的“超额完成任务”我们有什么值得可喜可贺的呢?!难道管理层管理能力低下值得庆贺吗?难道被考核单位“透支”产能应该鼓励和表扬吗?
也许是因为我们中国人是勤劳勇敢力争上游的民族,也许是大跃进或文化大革命的惯性思维做崇,这种“超额完成任务”的现象得到普遍的鼓励和表扬,而正是这种鼓励和表扬往往使合理的任务目标早已被抛弃脑后,连“挑战目标”也不在话下,各级公司纷纷你追我赶的“超额完成任务”,如果奋斗目标和挑战目标制定的是合理的话,那么这个超额只能是“透支”产能和破坏战略计划,而“透支”的结果是不言而喻的。
我坚信“中移动”集团公司的战略是正确的、系统的,各级公司对所属战略的分解也是有机而科学的,但笔者在长期为“中移动”系统提供咨询服务的实践中看到很多公司都在“透支”产能,10月份就完成了全年的各项任务(挑战目标),而且还在倡导最后两个月的冲刺(大概是因为习惯性的横向比较造成的),但这毕竟是在“透支”产能、在透支“市场”,做法无外乎就是“大成本补贴”“大比例返还”“客户经理不管客户是否有需求拼命推销”“内部调帐”等短期行为,根本没有顾及今后的后遗症。“大成本补贴”“大比例返还”能坚持多久?究竟给客户带来了什么价值?客户因此提升了多少满意度和忠诚度?如果不补贴或返还了客户会怎样?!靠人情关系或软磨硬泡推出去的产品在捆绑客户稳定客户方面能发挥多大的作用?“调帐”作出漂亮的报表有什么意义?因此造成了多少危害?!
公司的战略构建与实施需要整体性、协调性,正如胡锦涛总书记倡导的“和谐社会”一样,公司发展需要和谐,大型公司更需要和谐,纵贯发达国家的管理,他们很少有什么表彰和鼓励“超额完成任务”的做法,相反还要对“超额完成任务”进行调查,因为他们更注重战略按计划平稳健康的实施。
我国有独特的市场环境、企业环境、体制环境,在相当长的时间里这种“超额完成任务”做法还会存在,但如果我们现在就开始不鼓励、不表扬、不引导“超额完成任务”现象,追求按计划完成任务和科学、和谐的发展观,相信我们会逐渐走上科学的、精细化的、健康的企业管理与发展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