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中国式管理”为准绳进行分析,孙武可以说“一塌糊涂”。将孙武的言行与曾仕强先生的《中国式管理》相对比,我们会发现孙武处处违背“中国式管理”的原则。孙武的态度“冷硬”、“高傲自大”,缺乏“修己”之意。斩杀吴王二位宠妃,毫无“安人”之心。还面责吴王“叶公好龙”,少“明哲保身”之核心思想。因此说,应当将孙武及其《孙子兵法》开除出“中国式管理”范畴。
孙武是个非常无趣的人。不仅无趣,而且过于严肃,甚至令人感觉到沉重。如果他活在现在的中国,在这个需要娱乐的时代,他这种缺乏幽默的性格怎么能“吃得开”?《孙子兵法》开篇就说,“战争,是国家的大事,军民生死安危的基础,国家生存还是灭亡的途径,不能不小心谨慎、仔细堪察。”用这样沉重的言辞,给将帅压上很多负担,将帅能爱听吗?要求将帅对自己的国家负责,对自己的军队的生死安危负责,对平民百姓负责,是不是要求太过分了?
曾仕强先生则很体谅很多中国人的心理,以“明哲保身”为核心来引导大家。也就是说,管理是不就是挣点钱,生活过的好点嘛。哪里像彼得德鲁克所说,“负责的管理是代替专制的唯一选择和保护我们免受专制的唯一途径”,搞得那么沉重。自己的事情还没有搞清楚,还谈什么民主和专制?太远了吧?所以,曾先生的“中国式管理”讲究轻松、娱乐:“以明哲保身为根本理念,事业顺适、家庭美满、身体健康、心情愉快、信誉良好,要兼顾并重。采用合理的推、拖、拉来把问题化解掉,大化小,小化了,轻松愉快。”
孙武太理论化,很难在现实的中国打开局面。我研读《孙子兵法》数十遍,发现一个特点,就是全都是理论,没有生动活泼的案例。这跟从美国传过来的的“案例法”教学明显相悖。现在很多企业领导都希望看案例,没有那个耐心去听你孙武用枯燥的理论去分析规律。比如说,现在“执行”是绝大部分企业的难题,很多企业领导需要的是就“执行”而解决“执行”,不需要别人告诉他说导致执行不力的原因在于战略或者在于领导力。所以,放在当今,孙武没有什么市场。
曾仕强先生那是相当的不同,运用大量的“中国式”案例分析及对比分析来吸引观众。曾先生的《中国式管理》一方面借鉴了西方的对比法及案例法,创造生动的氛围;另一方面,进行了“中国式”改造。西方的对比研究和案例研究为了保证研究的真实可靠性,需要实地调研、实验及用数据说话,在没有实地调研的情况下,必须要援引可信赖来源的相关内容进行论据支持。而曾先生则用“中国式”的“轻松愉快”,省去了繁琐的实证调研、数据分析及相关援引。这样很快就形成了“独成一家”的理论体系,并且吸引了无数中国人的“眼球”。
曾仕强先生为中国管理思想的“大跃进”提供了一条思路。在西方,一位管理学者能形成一个具体的工具或方法非常的难,必须经过分析、调研、研究、归纳、及企业应用,更不要说形成一套独立的管理学体系。仅仅在调研阶段,为了应对可能的质疑,经常都要把调研过程中的问题、背景、对象特征、调研过程进行记录。这样下来,一个人一辈子完成不了几个工具,例如,麦克尔波特在哈佛大学孤独地研究了十年,才形成“5力”模型。而曾仕强先生“大笔一挥”,就成了“中国式管理”,这个不同于西方的理论体系。这样,曾先生就给中国管理“超日赶美”提供了思路。打破德鲁克强调的“实践”这个费时、费力、费钱、费心的西方管理学束缚,每个人都可以在最短时间内形成自己的一套管理学体系,形成“百花齐放”的局面,将中国变成“管理大花园”。
孙武做事不考虑领导感受,不考虑“安定团结”。《孙子传》(司马迁)记载,于是(孙子)要斩两个队长(吴王的两个爱妃)。吴王从台上看到,要斩自己宠爱的妃子了,大吃一惊,就赶快派人下令说:“我知道将军善于用兵了。我没有这两个妃子,连饭都吃不香,希望不要杀了。”孙子说:“我已经受命做将军了,将军在军中,国君的命令有的也可以不听。”就斩了两个队长示众。
曾仕强先生则考虑的是“安人”,是“安定团结”,否定了孙武的做法。《中国式管理》42条就说,“抱持救人而非杀人的心态来考核”。孙武不仅仅要杀人,而且杀的是吴王宠爱的两个妃子。这种行为也违背了“中国式管理的整个历程,充满了“伦理道德”的精神,以“彼此彼此”为原则,拿“圆满、圆融、圆通”作标准,各人立于不败之地……”“除了分工以外,中国人的“分”,特别重视“位”的“区分”,那就是亲疏、上下、尊卑、贵贱的不同。这种职位、地位的差异,构成我们的伦理。要求人安己安,必须重视伦理,形成分工之外的另一种守“分”。”孙武不重视伦理,不考虑吴王的感情,不考虑二妃的尊贵地位,说杀就杀。曾仕强先生未来在讲“中国式管理”时,应当将孙武作为反面案例,进行分析。
孙武也很不注意沟通方式。《孙子传》(司马迁)还记载:于是孙子派人报告吴王说:“队伍已经整齐了,大王你可以下来看看,听凭大王调遣,就是赴汤蹈火也可以的。”吴王说:“将军还是结束了,回舍休息吧,我不想下来看了。”孙子说:“大王只是喜欢嘴上说说,不能动真格的。”
孙武的行为与曾先生的“中国式管理”“背道而驰”。《中国式管理》43条,“沟通以不明言为基础”。曾先生强调“修己”中,涉及到“自律”,就说道:“当我们不满意别人的表现时,不可以直接指责他,也不能够立刻和他讲道理。最好先给他面子,用情来点醒他,使其自动讲理,合理地调整他的言行。”另外,曾先生在“明哲保身”中也强调:“下对上,要慎防“触犯逆鳞”,以免被上司害死。”孙武全盘违背“中国式管理”的教训,是个活脱脱的反面教材。
孙武的态度也是非常“骄傲”,不受人喜欢。《孙子兵法》始计篇就说:“听了我的计策,打仗就必然胜利,我就留下来;不听我的计策,打仗就必然失败,我就走。”“目无领导”、“缺乏集体观念”的“个人英雄主义”表露无遗。
小结:
经过我们对“中国式管理”的研读,孙武除了会打仗,基本上“一无是处”。而《孙子兵法》不仅没人付稿费,还与“中国式管理”的核心思想具有明显的冲突。因此,根据曾先生的“中国式管理”的规范,我们可以断定,《孙子兵法》不属于中国的思想。通过应用“中国式管理”,我们竟然有如此显著的发现,真是应当给“中国式管理”--“加十分”!
不过,如果《孙子兵法》不是“中国式管理”,那它是哪国管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