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最脆弱也同时最重要的领域迅速出现“成群大师”的现象令人忧虑,企业管理就是这样的领域!领导力大师、市场营销大师、人力资源大师、战略大师、培训大师等等,总之我们的大师比美国多,也比全球的总和多。
在国语中“大师”、“家”都是指一个相当境界的造诣,这与英语“master”有着明显的区别,这个称呼在汉语中能够唤起的语义与“桥牌大师”、“网球大师”、“国际象棋大师”根本不同。在中国语义里有一种“明确的暗示”:称得上“大师”的人不仅要在学术上有真正独创的建树,对本领域有足够透彻的理解,还要能够有一种洞悉本质的思维力量。然而我们面前这些自称大师的学者显然还处于婴幼儿水平,不过这也从侧面解释了为什么那么多人喜欢喜欢自称大师。
(一) 自称“大师”是出于诡计
自称“大师”的人并非都是一群有认知障碍的精神病,他们当然知道自己不配。但是由于有足够的利益驱动他们还是不知不觉地走上了自我包装的不体面道路。为了取得信任、容易赚钱自称大师有如下好处:
第一, 被忽悠成为“大师”之后就可以绕过客户群体的鉴别力。
哪怕是糊里糊涂地只要一被称为大师,就神化了。“大师”与凡人是不能等量齐观的。大师的崇高地位与故作神秘的做派,使人们(尤其在盛行迷信的中国习俗基础上)质疑和挑战的思维钝化了。于是伪大师们就像降下圣训一般传递陈词滥调和胡乱组合的破烂理论。而那些平素爱提问题的学生还虔诚的聆听他的教诲。
先成为大师,然后再漏“本事”就可以避开人们的警觉。这就是伪大师们的第一手策略。
第二,逃过资格认知的门槛。
一个“真人”要立足一个领域,那是要靠不断打拼,不断在质疑中成长的。至少,要成为一位受人尊敬的专家,他的专业水准是起码的。为了获得人们的信任,他还必须面对人们的质疑,他还必须在人们的世俗理解里面独树一帜脱颖而出。他的形象,在人们心中定位的过程中,还必须接受严酷的比较。这个比较的标准通常是代表这个时代的思想和巨人。
这还了得?据我所了解的我们这些自称大师的活宝除了教科书匠力就是江湖唇舌,除了“胆商”惊人实在乏善可陈。于是搞个黄袍加身的游戏实在是个捷径。先造势在先,生米做成熟饭,成了“大师”之后再说其它。这好比做假毕业证,因为要读个名牌挺难的,但是做个假的说是哈佛毕业,接下来海吹海侃,谁管你是真还是假呢,还不是捧场的多。避开大师的硬件,软不留丢的成了“大师”,这是一个江湖认证,岂不好使。
这个策略叫做先有蛋后有鸡。
第二, 有了大师的称号影响就大了,收费也高了。
大师的服务当然贵了,谁讲价钱谁就是老土就要受到斥责。
这个自我推销的策略就跟卖保健品的一样,把个鸡蛋叫做“气功蛋”就值钱了。
(二)“伪大师”的化蝶之路
其实你只要横下一条心,把脸面放在衣兜里成为“大师”是不难的。成为伪大师的路数很简单,基本如下:
第一,攀着名人。找出机会与名人合影留念,最好找一些有利于吹嘘的背景图案,如在某某国际研讨会你做发言,赢得了名人的崇拜等等。要胆大不要怕,一般真的名人是不会去纠正的,就算是去纠正也对你是个绝佳炒作,怎么都是个你的单赢。记住要称“大师”根本不必拿出什么成果,你只要拿出一大把跟名人的合影就成。
第二,找几个跟自己一样的憋着出不了名正在着急的主儿,自己弄个奖项象《顽主》一样给自己发发奖。千万别不好意思。那些“亚洲杰出策划人”、“中国杰出广告人”、“亚洲十大培训师”都是这么出来的。告诉你吧就连央视的“最佳雇主”“商界领袖”也基本是类似方法弄出来的。汉代的举孝廉也跟这差不多,你可别不好意思。
第三,虚构和夸大业绩。这是讲故事的本领效果最好。前些年“碧桂园”的案子成就了一批大师,跟真的似的,后来碧桂园老板出来痛骂,才真相大白。
第四,写伪书。胡编滥凑、东抄西抄,别怕被人斥为无知,这个社会没多少人有鉴别力的。在中国有传统,认为写书就是立言,写书就是专家,至于书写的是什么历来没人好好去读,所以别怕。写完书,成了专家,这时你讲话可要胆大,自称大师之后,要煞有介事。只要你自信就有人信你。
第五,巧用传媒。要先成名人,这很容易,因为脸熟就是名人,而关键名人与有本事的人这两个概念在群众那里没多清晰的差别。你要利用这一点。现在跟以前不一样了,传媒挺好搞的。那些自以为是的记者其实不过是些乳臭未干、唯利是图,或者幼稚的要命还自已以为是个人物的家伙。给些钱跟他们混混,接下来在媒体经常露露脸,这对你的大师之路很重要。
(三) 伪大师特质
说着简单,也不是谁都能成为伪大师的。“优秀”的潜力伪大师一般还有些特点:
第一,道貌岸然。不管真大师假大师,你自己得真的跟个事似的。不能跟做贼似的老觉得自己不配。你都没自信了人家还怎么信你?所以伪大师都有表演性格。
第二,神神道道。正常人是做不了伪大师的,身为伪大师你必须得清楚自己没真本事这个事实,于是得靠玩神秘混日子。其实也不怪你,人们就喜欢神秘的,你就投其所好把你的理论弄得玄一点,千万别跟麦肯锡似的讲什么“MECE”,那样的话太专业你弄不了。这些例子我就不举了,大家都看得多了反正只要玩神秘的基本都在瞎扯。平时要多收集胡编滥造的故事。
第三,注重仪式。越没本事越得靠包装,千万别小看包装。假戏比真的事实更能吸引人。成了大师之后到哪里去一定要找很多随从,让人觉得高不可攀。讲起话来弄些音乐,最好把灯关了。有了音乐就容易收拢他的意念,免得他有机会怀疑。关了灯,他就容易害怕,害怕就容易相信神秘现象。就容易把自己的心灵投靠大师。
(四) 大师本色
说到这里也许有人会问那什么是真大师呢?如何区别真伪大师呢?
讲很多抽象的也不会有帮助,思维模式、透彻的行业理解、独到的思想建树,许多话也说不清楚。咱就举例子吧:
孔子,是知人大师!
孙子,是战略大师!
杜拉克,是管理学大师!
牛顿,是科学大师!
大前沿一,是咨询大师!
郭士纳,是管理实战大师!
等等。
最后建议在“百度”里输入:“大师”查一查,比照以上我所讲的,看看都有谁是当今伪大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