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者无敌:“常情意愿”必须得到尊重



荆州博物馆有一具两千多年前汉代的官员男尸宛若今世一般,身体没有任何变形包括水分都没有损失。为了研究,医生把他的内脏取出发掘他的死因和死时的年龄。他的陪葬品和尸体以及棺材专门开了一个馆。尸体重新安放躺在一个玻璃棺内灯光照着让游人观看。

  除了感叹汉代的冶金、纺织、防腐技术之外,我顿觉有些地方还是有些问题。难道我们对死人或者死去较远的人就没有某种尊重的义务吗?馆员认为即使是死刑犯只要没有家人收尸,这个尸体也是可以随意处理的。

  我不同意这个观点,我认为我们应当用一般社会心理推测死者的意愿,我们不应违背这个意愿,我们应当以这个意愿定位对待死者的态度。不要不懂:对死者的尊敬带来的是生者的尊宁。如果认为死就是一切的结束,那么今生的人们会更狂野,而这个狂野会使今生质量更差。我们今生的幸福沉静很大程度来自对永恒的信念,对来世的信仰以一种特殊的方式回馈到今天、当下。

  你可能认为死者是无知的于是我们对他所做的一切都不会招致报复。但活着的人包括你自己是有知的,而且你知道他如果活着是不允许你如此的!违背死人意志是一种偷窃、乘人之危,如果大家都持如此观点,这个结果一定最后落到你自己身上。

  除了出于对生存威胁的反抗,我们实在不应伤害同类,如果我们能关心他人的“常情意愿”并以此待人,我们的内心会是如何的感受呢?

 仁者无敌:“常情意愿”必须得到尊重

  如果世界上还有高于人的价值,即使比如科学,这都会是一种文明的矛盾、自毁!如果人是最重要的,那么“常情意愿”就必须得到尊重,这跟他是死还是活着无关。我们对待死者的态度其实也就是出于自我,对社会提出的要求,这二者没有任何区别。一个对自我无所谓的人(这与捐献尸体完全不同,这是明确的意愿)不是无私而是社会伦理的公敌。

  我们嘴上经常挂着“要超越”,但要记住超越的极限是人的精神,精神虽可以发展但仍然是精神。六祖惠能的禅宗观究竟是佛教的贡献还是摧毁?至少七祖没有出现。

  人们还有一个极其愚蠢的思维,那就是对宗教提出科学验证的质疑!如果你以为宗教的价值和意义,或者说宗教的实在是以故事、人物、情节的真实性为基础的,那你就无法理解宗教。宗教的一切讲法都是一个“相”,借这个“相”所建立起来的才是他真正的宗教精神。大众必须讲求信仰以故事、承诺来理顺精神寻找寄托,大师的宗教则是故事背后的哲学。那是一种心灵与外物统一起来的世界。“相”外才是宗教的精神。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9101032201/345139.html

更多阅读

《正者无敌》中的人物原型四 :罗世文、黄绍竑等。

正值“保钓”高潮和九一八国耻日之际,电视剧《正者无敌》的播放正逢其时。剧中还有几位使用真名的人物,其原型分别是:罗世文,剧中多次化妆为郎中、商人,代表中共与刘湘、冯天魁联系,又出现在山西抗日战场。罗世文,(1904--1948)四川威远人,1

勇者无惧、智者不惑、仁者无敌! 勇者无惧 智者无惑

勇者无惧、智者不惑、仁者无敌!高考不仅是知识水平方面的较量,更是心理素质和应变能力的比拼。高考中,有人如愿以偿,也有人抱憾终身。我们需要认真从这些成功和失败者的经验教训中去总结和积累高考智慧:勇者无惧、智者不惑、仁者无敌,才

声明:《仁者无敌:“常情意愿”必须得到尊重》为网友扭转乾坤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