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尔马拉经济法则 《最好用的101个经济法则》 自序



     我们人类都有生存的欲望。人们可以自己种植农作物来生活,也可以通过努力工作赚钱来购买商品,如果没有赚钱能力,还可以依靠他人和政府的帮助过活,也就是说生产和消费的经济活动在我们的生存中发挥着绝对重要的作用。

自从地球上有了人类,经济活动就一直持续着。随着时间的流逝,人类不断地以消费、交易、投资、创造货币、投放广告,还有做慈善等方式扩大着经济活动的范围。在无数的经济现象中,开始出现很多具有共同点的现象,于是发现了不会轻易改变的经济法则。这些对于普通人来说可能无关紧要,但对于有眼光的人来说,可是具有重大意义的事情。具有这种眼光的人,我们可以把他看做事实上的经济学家。可能提到经济学家,大家通常就会想到在大学教经济学的教授,实际上远非如此。经济研究所里也有经济学家,和经济相关的政府部门公务员也可能是经济学家,不断开拓事业的企业家和报道经济相关问题的媒体人士以及在互联网论坛和博客上写具有说服力的经济评论的专栏作家也可以称得上是经济学家。

不只是系统学习了经济学的人,有些没有经过专业学习的人也能以经济学家的身份获得人们的认可。培训班讲师和医生出身的经济学家也并不少见。法国杰出的经济学家弗朗索瓦·魁奈(François Quesnay)和英国的威廉·配第(WilliamPetty)都是医生出身的经济学家。他们从非常了解人体结构的医生的视角去观察经济,发现很多相似的现象和逻辑体系。弗朗索瓦·魁奈对重农主义体系的建立做出了贡献,威廉·配第则很早就提出了随着经济的发展,产业重心会从农业向制造业和服务业扩散的产业发展法则。

亚当·斯密被称做“现代经济学之父”,但是从严格意义上说,他并不是经济学家。因为他是格拉斯哥大学里教授道德哲学的教授。不过,他仔细观察了当时已经进入扩张阶段的英国经济,并以“利己心”“分工”等关键词为中心,成功建立了适合产业社会的经济理论。之后出现的大卫·李嘉图(David Ricardo)虽然没有上过大学,却是卓越的股票投资家,而托马斯·罗伯特·马尔萨斯(Thomas Robert Malthus)则是英国圣公会的牧师。

1901年阿尔弗雷德·马歇尔在剑桥大学开设的经济学讲座,是大学里首次正式设置该课程,之后诞生了很多经济学理论,并陆续出现了芝加哥学派、剑桥学派、奥地利学派、制度学派、公共选择学派等学派,还出现了很多像生态经济学、进化经济学、神经经济学、认知经济学、信息经济学、实验经济学等不同角度的经济学方法。

此外,随着经济学和其他学科之间的交流增多,数学、物理学、生物学,乃至经营学、营销学、心理学、社会学、文化人类学、历史学、美学、哲学、神经学等,与不同学科之间的融通现象也很频繁。经济学和其他学科之间的频繁交流并非只有现在出现。举例说,“经济心理学”是19世纪的法国社会学家加百利·塔尔德(Jean Gabriel Tarde)为了说明人们愿意模仿他人的心理状况而提出的。另外,用生物学观点来分析经济现象的阿尔弗雷德·马歇尔在成为经济学家之前也学习过哲学和神经生物学,并试图将经济学和其他学科相交融。

在阅读经济学教材和相关书籍的时候,我们会发现很多法则、理论、原理、效应、假说、悖论、谬误、魔咒、综合征等用语,都是用理论分析经济现象时产生的用语。和研究会产生必然结果的自然现象的自然科学不同,在研究社会和经济现象的经济学中想要发现一个法则并不容易。有时看起来像是法则,但是经过一定时间,随着制度的改变与人们思考方式、行为模式的变换,变得不再准确。这种情况为数不少。所以,作者在这本书中介绍经济法则时也会谈及这些法则的使用范围和不足之处,而且会适当扩大法则的范围,将理论、原理和效应等都包含在里面进行说明。

到写《最好用的101个经济法则》这本书为止,我在学习经济学、经营学、营销学、发展趋势等方面,得到了很多人的帮助:和首尔大学经济学系的80名同学,现在还会每个月聚会一次交流很多最新的经济论点;和高中时候的朋友以及在大学一起学习经济学的商明大学副校长白雄基、金阳宇博士、郑熙前部长、姜仁寿博士、李洪具教授等也保持着亲密的关系,经常得到他们的帮助;和在芝加哥大学一起学习经济学的李时永教授、徐重远总裁、柳在宇教授、金东柱教授、洪灿植教授、金世直教授、申道哲教授等也交流过很多有关各种经济理论的话题。对作为我的经济学老师,给了我正确指点的曹顺教授、卞形润教授、李贤在教授、郑炳休教授、郑云灿教授、朴再润教授、李承勋教授、金申行教授、金钟贤教授,以及在芝加哥大学教会我学习乐趣的加里·贝克尔教授、罗伯特·卢卡斯教授、杰可夫·弗朗吉尔教授、保罗·罗默教授、夏文·罗进教授、罗伯特·拜罗教授、霍桑·盛克曼教授、拉尔·汉森教授、约翰·库克兰教授等,献上我的谢意。另外,对我曾经任职过的SK集团的孙吉胜名誉会长、朴世新总裁,SK经营经济研究所所长朴右圭、李东河总裁,还有营销领域的首尔大学李如在教授,经济趋势领域中的金难道教授、金庆勋所长,环境基金会代表崔烈等也致以我的谢意。同时也感谢组织聚会的高贤淑代表、韩根太所长、黄尚敏教授、姜申长代表、李美京校长、权民总编。

最后感谢在我担任总裁10年以来,为Lead&Leader株式会社做出贡献的现在以及曾经的职员、实习生以及200多名案例分析员,特别感谢金志润、金可润、蔡志妍、宋恩贞、郑明沈、朴寿仁。

本书献给在我大学时期选择经济学专业时并在之后一直给我很多帮助的前现代证券副会长赵圭旭先生。

用语比较

在学习经济学和经营学、逻辑学的时候,我们会经常碰到法则、理论、假说、原理、谬误、效应、症候群、悖论、魔咒等用语。虽然大概也知道这些用语之间的差别,但是大多数人并不能正确地了解其差异。那么这些用语之间都有什么差别呢?

首先,看看法则(law)。法则是指在所有事物和现象的原因与结果之间存在的某种普遍关系。一提到“法”我们就容易想到某种压迫性,可是从汉字的源头上看的话,就像水会流一样,法是非常自然的现象。换句话说,“水往低处流”就是谁都认可的自然法则。

那么,理论是什么呢?理论(theory)是为了解释事物的道理和知识等逻辑性的命题体系。理论并不像法则那样普遍。因为理论是说明某种现象的逻辑体系,所以虽然有时某个理论正确,但只要情况出现变化也可能会出错,或者被其他理论替代。

假说(hypothesis)是理论确定之前的阶段,是指针对某种自然结果假设其原因的时候,通过实验证明其原因之后的状态,所以有可能存在一些错误的假说。理论和假说开始的时候比较相像,先设定假说,通过实验和资料分析最终确认其正确性,而后就会把这个假说改称为理论。谬误(fallacy)是指看起来正确,实际上错误的推理。

从假说开始,得出的结果被观察和实验证明了的话,就会脱离假说的位置,成为符合一定条件的真理,这就成为理论。而且,如果每次实验都能出现相同结果的话,就会成为法则。解释法则形成过程的就是原理(principal),通常会用数学公式显示。

法则和规则又有哪些区别呢?如果说法则具有根本性、客观性和内向性的特征,那么规则就具有便宜性、主观性和外向性的特点。明确指出现象本质结构的是法则,为了进行各种行为和思考必须遵守的就是规则。所以随着一个组织以及个人状况的改变,规则是可以改变的。

那么,我们平时经常用到的效应、魔咒、症候群、悖论、困境等用语又有哪些区别呢?

效应(effect)是为实现某种目的做出某种行为,通常会产生好的结果。经济学上效应这个词会在各种情况下使用,政府实施某种经济政策的时候会产生各种效应,有时也会因特定的企业或企业家,导致在经济上出现各种不同的效应。

如果说效应是指好的结果,那么魔咒(curse)就是与不好的结果相关联。人们会积极地看待赢家、专家和知识等,并且想成为或拥有它们。不过有时这样的愿望也会招致不好的结果。所以我们就称其为赢家魔咒、专家魔咒、知识的魔咒等,以此为戒。

症候群(syndrome)是具有某种共同性的一连串病态症状的概括性表现。症候群的概念,一般用在整体上能做出一定程度的解释但是变数较多且因果关系不明确的时候。

还有悖论(paradox)。悖论是指初看似乎有道理,但是结果却是矛盾的状况。悖论的目的在于吸引人们的兴趣,引发不同的思考。举例说,个人通过节约消费增加储蓄的话,其财政状况应该变好才对,但是因整体经济恶化,会出现个人收入反而减少的情况。这种现象就叫做节约的悖论。

经济学是在多种选择中做出最优选择的一种学问。在两种选择面前,无法选择的局面就叫做困境(dilemma)。具有代表性的困境是刺猬困境。这是德国哲学家亚瑟·叔本华的寓言故事,说的是寒冷中的两只刺猬想要互相靠近来取暖,但是靠得太近就会被对方的刺刺中,靠得太远又无法取暖,因而处于两难境地。不过,面对两种选择的困境相比面临三种选择的三难困境(trilemma)还是要好得多。

本书中介绍的经济用语如下表所示。从现在开始让我们看一看能够透视市场趋势的经济法则吧。

本书中介绍的101种用语

法则 海因里希法则、奥卡姆剃刀法则、营销进化法则、长尾法则、资本进化法则、资本主义发展法则、占有率发展法则,生产三要素法则,三强鼎立法则,恩格尔法则、最低量法则、格雷欣法则、配第-克拉克法则、一价定律、萨伊法则、路径依赖法则、帕金森法则、生存不等式法则、约翰·古德曼法则、梅拉比安法则、等待管理法则、1:10:100法则、摩尔法则、梅特卡夫法则、安娜·卡列尼娜法则、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奖规律。

效应 虚荣效应、黑天鹅效应、巴菲特效应、规模效益递增效应、佩尔兹曼效应、涓滴效应、依赖效应、乘数效应、弗里德曼效应、霍桑效应、破窗效应、利他带来的利己效应、美第奇效应、心情好转效应、光环效应、公告效应、选择的负担效应、马太效应、佛罗多经济效应、门铃效应、棘轮效应、鲁道夫效应、J曲线效应、史翠珊效应、蝴蝶效应、红皇后效应、追赶效应、价格-质量联想效应。

理论 公平贸易理论、超调理论、公地悲剧理论、比较优势理论、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凯文·培根的六度分割理论、乔哈里的窗口理论。

魔咒 变革的魔咒vs.变革的祝福、专家魔咒、赢者魔咒、知识的魔咒、理性预期理论的魔咒、职业棒球魔咒。

经济学 免费经济学、行为经济学、幸福经济学、城市经济学、总统经济学、身份经济学、故事经济学、供给学派经济学、金发少女经济学、自我经济学。

悖论 节约悖论、价值悖论、伊斯特林悖论、法国悖论、孔多赛悖论。

原理 走廊原理、确定性原理、科斯定理。

 卡尔马拉经济法则 《最好用的101个经济法则》 自序
综合征 司汤达综合征、加拉帕戈斯综合征。

谬误 魁奈的谬误、协和谬误。

曲线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菲利普斯曲线。

霉运 里程碑霉运、续集霉运。

其他 社会型企业榜样、购物技术的发展、M曲线现象、柯尔贝尔主义和柯尔贝尔联合会、幸福计算法、令顾客幸福的科技、刺猬困境、懦夫博弈。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9101032201/34511.html

更多阅读

卡尔马拉经济法则 《最好用的101个经济法则》 自序

     我们人类都有生存的欲望。人们可以自己种植农作物来生活,也可以通过努力工作赚钱来购买商品,如果没有赚钱能力,还可以依靠他人和政府的帮助过活,也就是说生产和消费的经济活动在我们的生存中发挥着绝对重要的作用。自从地球上

声明:《卡尔马拉经济法则 《最好用的101个经济法则》 自序》为网友繁花少年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