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社区营销:应用加法激发共鸣



目前所有的市场活动基本上发生在电视和零售终端。因此,寻求有效“品牌——消费者连接”的努力开始向网络上转移。

网络社区营销一个很好的模式就是“做加法”:让“品牌+ 一种元素”,形成一种消费者体验。这个元素可以是一个产品、一种服务、一个消费情景或者一种生活方式。加法的作用就在于:让品牌传递的信息更为具体,目标人群更加可控。

这里举一个很老但很好的例子,即“Nike + iPod”项目。这个项目使消费者在感受Nike Plus跑鞋带来的运动体验时,通过将自己跑步过程中在iPod中自动存储的数据上传NikePlus的全球网站,就可以与全国各地、乃至世界各地的跑友建立自己的跑友社区,不断地挑战自己的设定目标,甚至向跑友们的劲跑目标发起挑战。

在本案中,向Nike中添加“iPod元素”能够更为准确地传达“科学跑步”的价值诉求,更可以控制整个社群的参与者和他们的谈话,让参与进入这个项目的每个部分都为品牌价值来提供支持。

国内一些品牌也已经开始了网络社群营销,根据目前出现的形式,可以归纳为四种类型:

1.品牌 + 使用情景

 网络社区营销:应用加法激发共鸣
aihuau.com

代表为“诺基亚 + 摄影”。这是Nokia的经典战役,通过N系列确立了Nokia摄影手机的绝对领导定位。Nokia曾在上海发起了一个小型的站点。这个站点鼓励人们推荐自己所喜欢的朋友,说出他/她的优点。类似的组合也有“索爱 + 音乐”。

2.品牌 + 目标群体最爱

代表为“可爱多 +JJ& JS”。可爱多和林俊杰以及金莎的组合,用明星和音乐的元素来诠释可爱多的情感价值。这种组合要看“缘分”,“目标群体需要什么”和“品牌能够给什么”相互搭配,这种组合才能比较自然。

3.品牌 + 生活方式

代表为“立顿 + 电影”。立顿作为茶饮品的绝对老大,持续通过网络来巩固品牌认知和消费者关系。其在猫扑、爱粉丝网站发起的“我的影茶生活”,将“立顿奶茶 + 好心情 + 电影”联系在一起。网站的论坛里,消费者不仅可以反馈自己使用立顿奶茶的感受,还可以分享自己看过的电影,有点“豆瓣”的味道。

4.品牌 + Web 2.0

代表为所有利用博客、视频来吸引消费者的品牌。因为博客和视频太火了,成本又太低了,所以似乎任何品牌都可以和博客搭上边。但实际上,能够真正利用好这些Web 2.0工具的品牌很少。“梦龙 + 博客”是一个成功,因为它将产品特征和品牌诉求的“双面”,和博客的主题很好地进行了结合。同时,“Polo+乐活空间”也很好地将Polo主张的激情和快乐与“乐活”联系在一起。

综上,做加法的前提是将品牌核心价值和消费者利益相结合,如果脱离这两点,则难以形成和消费者的共鸣,网络社群也就难以维持。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9101032201/344965.html

更多阅读

亚洲社区营销:广告信息传播、购买意向形成中文化的重要性

     文化对于购买意向有着怎样的影响力?为了回答这一问题,本文针对印尼四个文化群体和两种广告方式(一种是道德性广告,另一种是不道德性广告)进行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方式,并通过深入访谈,基于分析模型得出结论。  调查结果表明,针对文

谈网络营销:如何构建网站的营销力?

     引导语:  网络的营销力量一方面取决于网络自身的形,另一方面取决于品牌的魂。  品牌是无形虚幻的,在不同的媒介载体上有不同的表现,网络作为一种新兴复杂的媒介,品牌在网络上的呈现有其独有的特性。  网络品牌,顾名思义,

锐领袖:邢明:网络社区是互联网的终极模式

锐领袖:邢明:网络社区是互联网的终极模式文/天涯社区CEO 邢明 个人付费并非移动互联网主流有人认为,微博出现之后,论坛BBS受到了较大的冲击。过去,媒体在网上找新闻题材,第一选择就是天涯,现在很可能是微博。但是,我们发现微博并没有对

颠覆式网络营销 网络社区论坛互动营销如何颠覆传统

 ★网络社区营销――让用户自愿成为“核裂变式传播”的节点   ★IM营销――信息传播的可信度和影响力优于传统广告   ★网游植入广告IGA――深度整合网游媒体和广告形式及内容   在媒介碎片化、分众化趋势越来越突出的时代,

网络营销:从战略到战术

用大篇幅的文字来强调网络居于营销的战略地位是没有意义的(其实很多人承认这一点),但我想有充足的必要性来指出企业通常在网络营销上所犯的战略性错误。通常很多企业是口头上重视“网络营销”的。中国数以亿计的网络人口让很多组织不

声明:《网络社区营销:应用加法激发共鸣》为网友憂日旳守候者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