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ST是Daylight Saving Time的缩写,称为阳光节约时在我国称为夏时制,又称夏令时,是一种为节约能源而人为调整地方时间的制度。有些国家DST的使用时间较长,(如美国长达7个月)跨越了春夏秋等三个季节,因此简单地用夏时制的概念已经不能完全表达DST的确切含义了,所以有人也称其为节能时。本文统一使用“DST”这一说法。所谓的DST,就是利用夏季天亮得早这一自然现象,人为地将时间提前一小时。这样就可以使人早起早睡,以充分利用光照资源,减少照明时间,从而节约照明用电。鉴于每个国家大小不同,其所处的地理位置不同,选择的时区不同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所以,各个国家采用DST的具体规定也有所不同。
实行DST的基本原理是,鉴于地球在围绕太阳旋转时,地轴稍有偏斜,从而导致地球上除了赤道附近以外的地区,冬季日照较短,夏季日照较长。以北京为例,冬至是一年之中日照最短的一天,日出时间为7时33分(天亮时间为7时6分),日落时间为16时53分(天黑时间为17时20分),日照时间9小时20分。夏至是一年中日照最长的一天,日出时间为4时46分(天亮时间为4时19分),日落时间为19时47分(天黑时间为20时14分),日照时间15小时1分。实施DST,就是在日照较长的月份,将自然时间向前拨一个小时。从而使人们早晨可以提前一个小时起床,晚上入寝休息也提前一个小时。由此来节约夜间的照明能源。
据说最早倡议使用DST的是本杰明·富兰克林。他在任美国驻法国大使期间,由于习惯于当时美国农村贵族的早睡早起生活,所以当他看到法国人10点才起床,而夜生活过到深夜这一现象时。他在1784年的一期《巴黎杂志》上发表了一篇文章,说法国人的生活习惯浪费了大好的阳光,建议法国人早睡早起,并称这样每年可以节约6千4百万磅蜡烛。但是,由于当时根本就没有统一的时区划分的概念,所以,他当时并没有建议实行DST。而真正首先提出“DST”概念的是一位英国建筑师William Willett(威廉·维莱特)。他于1907年,正式向英国议会提出DST的设想,主要是为了节省能源和提供更多的时间用来训练士兵,但议会经过辩论没有采纳。
1916年,德国首先实行了DST。英国由于害怕德国会从中得到更大的效益,因此紧跟着也采取了DST,(可笑的是由于1916年英国实行DST节约了大约15%的煤气和电力。电力和煤气公司为了弥补“损失”,也将价格提高了15%。不过,在全球能源危机的今天,这种事情已经不太可能发生了)。不久法国也效仿实行。1917年,俄罗斯第一次实行了DST,但直到1981年DST在俄罗斯才成为一项经常性的制度。1918年,参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美国也实行了DST,但战后立即取消了。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又实行了DST,之后,直到1966年,美国才重新实行DST。而欧洲大部分国家则是从第四次中东战争导致首次石油危机3年后的1976年,才开始实行DST。
目前全世界有100个以上的国家每年要实行DST。西方发达国家,除日本以外,都实施DST。所有的欧盟国家也都实施DST。DST在世界上已经得到广泛实施,并且已经有很成熟的实践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