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民无信不立”与制度约束



  “民无信不立”出自《论语8226;颜渊》,在民间也流传着类似的俗语“人无信而不立,业无信而不兴,社会无信则必乱”。五千多年的传统文化一直旗帜鲜明地主张的诚信,在现代中国严重缺失。虽然还没有到社会混乱的地步,一些事例,如全国个人购车贷款拖欠额超过千亿,中小企业普遍难以获得金融机构贷款,表明信用问题已对社会经济发展形成很大障碍。

信用问题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事实上的缺乏或者信息不对称。而后者造成建立在信用基础上的交易成本上升,使经济活动低效甚至无法进行。有数据显示,因信用问题给中国经济造成的损失每年高达5000亿,使GDP减少2%。商业银行放贷,由于需要层层调查,耗时2-3个月,效率只及发达国家的1/30。不少企业因怀疑对方信用,在合同条款上反复争执使生意泡汤。

中国有悠久的信用文化,但长期缺乏基本的制度保障。西方国家将信用制度化已有百多年的历史,个人信用体系已非常完善,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早在1830年,英国伦敦成了世界第一家征信公司,三十年后,美国纽约成立了第一家信用机构。作为中国经济最发达地区的香港,80年代初,金融诈骗案仍非常多,抵押借贷机构遭受严重亏损。12家财务机构发起形成了香港第一个征信数据库。1985年,进一步扩展至公司及私人的债务拖欠资料(负面数据)纪录,大大提高了信贷风险管理能力。理论上,人均GDP达到900美元,市场即会产生征信需求。因此,上世纪末开始,沿海较发达地区开始建设个人信用体系,国家有关部委也进行了有益尝试,现在央行的个人信用资料库已实现全国商业银行联网,收录了超过5亿人的信用记录,日均查询量已超过20万笔。

评估个人信用就是判断其是否愿意诚实守信和是否有能力诚实守信,即信用意愿和信用能力。前者属于道德信用范畴,后者与资产信用相关。金融机构目前主要依据个人的资产信用情况判断贷款风险。而国内许多富裕个人赖帐不还的现象,突显了道德信用的重要性。趋势表明,越来越多的个人信用体系除了收集个人身份、贷款、信用卡信息,还会扩大到包含诸如欠缴费、闯红灯、考试作弊、虚假履历、文章剽窃、毁约、民事判决记录等信息,形成“一处守信、处处受益;一处失信,处处制约”的社会氛围。

个人信用更是构成社会秩序的基础,如果没有形成良好的道德规范,那么秩序将来自制度安排的强约束力。在一个没有信用制度约束的社会里,很难期望所有人自觉建立诚信意识,东北某市问卷调查显示,1248人中,选择“不贷白不贷,白贷谁不贷”、“法不责众,别人不还我也不还”、“信用制度对惩罚信用不良者更有效,而信用良好者感觉不到”观点的人,分别占5.21%、4.33%和29.65%。而企业和个人往往会采用一种不守信的方式来竞争。制度安排要形成一种有效约束性力量,需具备几个要件。首先,威慑必须是真实的,如德国政府机构和公司在招聘职员时,首先要看应聘者的个人信用记录。对信用记录不好的人实行“一票否决”,借债不还、考试作弊、触犯法律、乘车逃票、交通肇事等个人信用问题,都无一遗漏记录在案,全国每一个计算机终端上都可以查到,这样就极大提高了个人违规失信的成本和损失。去年广东各金融机构通过查询个人信用系统共拒绝贷款申请8798笔,占受理笔数的5.72%。其次,制度要有激励因素,使信用成为个人财富,让高信用度的个体明显体验到好处,如逐步提高授信金额、延长授信期限,深圳不少银行把贷款人的还款记录、欠款情况作为是否给予下浮优惠利率的参考。另外,还应容许重复博弈,在国外,一般的负面信息记录保存7年,污点记录应成为提高个人建立良好信用促进剂,而不是永久地将一些人打入“另册”,要能起到培养教化的正反馈循环。

 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民无信不立”与制度约束

制度性约束,让自律让位于他律,使“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的说教产生实际推动力。个人信用记录正在成为一个人在社会中安身立命的“第二通行证”。良好的个人信用会使你受益匪浅。而糟糕的个人信用,将使你寸步难行。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9101032201/344925.html

更多阅读

论语•人皆有兄弟•第三百篇 七家论语皆出我

  司马牛忧曰:“人皆有兄弟,我独亡。”子夏曰:“商闻之矣: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君子何患乎无兄弟也?”【译文】  司马牛忧愁地说:“别人都有兄弟,唯独我没有

人间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欧阳修 人间自古有情痴

人间自是有情痴 此恨不关风与月——欧阳修欧阳修,号六一居士。据他自已的解释:“家藏图书一也、金石一也、琴一也、棋一也、酒一也、再加上一老翁,便为六一居士也。”欧阳修用琴棋书画石诠释了他的一生,这种潇洒雅郑的风度为后世书生所

「民無信不立」是什么意思? 民无信不立意思

上个星期的纽约「世界周刊」(1329期)上,有一篇谈论政权和人民宗教信仰的文章。其中说:中华民族复兴需要找回中国人 的信仰。笔者赞同这个观点。不过,对于作者引用孔子「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为一种论据,却有所疑问。孔子的原话出自「论

12-5、司马牛忧曰:“人皆有兄弟,我独亡。”

12-5、司马牛忧曰:“人皆有兄弟,我独亡。” 子夏曰:“商闻之矣: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君子何患乎无兄弟也?”凿 古来注疏皆以司马牛为桓魋弟,因桓魋为乱而有此忧。《左传·哀公十四年》:宋桓

声明:《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民无信不立”与制度约束》为网友并非雾里看花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