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个月,北京、广东、山东等地出现部分粮食和食用油价格上涨。自8月起,北京市场食用油价格上扬,到11月,北京市米价、面价、菜价及主副食品价格均有攀升:食用油价格上涨一成,面粉价格涨幅超过10%。有学者称,目前市场货源充足,居民消费心理平稳,购买和销售很正常;此次粮油价上涨,对百姓影响小,属恢“复性”上涨,故不存在平抑粮价之说。(12月4日《第一财经日报》)
“恢复性” 上涨!既陌生又熟稔的新词。陌生者,是源于“恢复性”与“上涨”之间的生硬搭配,让人感受到这是学者一拍脑门后的新名词和“新语法”;熟悉者,是百姓对诸如“价格与国际接轨”“价涨对百姓生火做饭影响微小” “涨菜价为提高农民种菜积极性”等光鲜托辞已司空见惯。
新词儿倒是富有创意,可缺乏苍生情怀。粮油适当涨价本应是好事,可缩小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但现在的境况是,粮油的涨价一次次传出的“喜报”,并未真正花落农民手中。不管是小幅上涨还是大幅上扬,农民没有体味到以此带来的甜头,实际上都悉数落到大小粮贩手里。
这种利益之“旁落”,源于一种社会利益公平分配的监守缺乏。加之粮油主副农产品价涨,无以幸免地扯动相关或“远关”产品物价的增长,这种有形或无形的民生价格增长,必然增加整个社会公民之民生堪负重量。此时的农民,或许不但会在与粮贩的利益博弈中败北,反而会因“种粮成本”的增加而肩负双倍重压。
于是,在这一场看起来为农民争利的“战役”之后,剩下的只是极少数喜出望外的胜者。因为,不仅是农民增收路径拓宽之锄扛动维艰,而且对那些处在各大城市中低收入人群的居民,面对“中国在基本民生方面的投入占GDP的比例在全世界排名倒数第一”的实境下,每一次纵使细微的油盐柴米醋的价涨,都将会使这些公民揪心刮肠、雪上加霜。
在我们肉眼能视的范围内,很容易找到鲜活的民生收入与支付倒挂的实证。上学贵,卖了黄牛卖米柜,一个农民需挥汗35年才能供一个大学生“啃”完书本;看病难,“小病拖,大病扛,重病等着见阎王”,公共医疗堕落为“赚钱机”;购房难,高楼之高,房价之飙,已容不下一颗能有檐避雨的草根民心;保障难,百姓钱袋原本干瘪,因社会保障疲乏,便寻求自保,勒紧裤带、不敢花钱———这便是居民储蓄量疯涨的“悲怆旁证”!
所幸的是,我国各级政府正在这样的“民生实境图”前殚精竭虑的谋略。但不和谐的背离民意的声音却频出,诸如有关部门在公众质疑邮资上调后称,调价影响个人用户增加支出每年仅0.3元,涨价对民生影响小,故不听证。要为百姓守好民生和谐安康之夜,就注定了任何民生事儿无小事。在此事小,于彼事大;坐在机关时感受事小,鞠躬民巷中便觉事大。所以,笔者喟叹:拜托,别说“涨价”对百姓影响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