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出口导向不等于自由贸易
(一)进口替代的缘起与出口导向的实质
二战后,围绕着欧洲复兴,是该着重利用计划手段还是该重点运用市场的价格机制展开了贸易政策的争论。在当时大多数经济学家和政府官员基于以下考虑:(1)战后许多商品短缺,因受到国际收支约束,不可能通过进口来解决(所谓的“美元荒”);(2)在此条件下,若不采取进口替代,就会耗尽外汇储备使贸易条件恶化;(3)因为战后劳动力缺乏,劳动力不能自由移动,虽然许多产品需求很大,生产能力有余,但仍不能调整生产结构。因而主张应该利用政府干预来复兴欧洲经济。
随着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独立,有关计划手段和价格机制的争论就转移到发展中国家身上。对此,大多数经济学家都认为工业化是经济落后的发展中国家走向发展的唯一途径。于是,贸易政策争论就和工业化联系在一起了。许多经济学家从多个方面论证了进行贸易保护——实行进口替代的必要性,上个世纪60年代拉美国家的进口替代战略大行其市。进口替代之所以必要,(1)限制消费品进口可以加快资本形成;(2)高速发展会使投资超过储蓄,因而必须进行进口控制;(3)出口的波动和贸易条件的恶化也需要对进口进行相应的控制;(4)幼稚工业保护论。可见,进口替代战略的理论依据是贸易保护理论。
虽然贸易保护是进口替代战略的理论基础,但出口导向战略的基础却不是自由贸易。因为出口导向不意味着就是实行自由贸易,不意味着政府不干预。出口导向和进口替代都是发展中国家走工业化的道路的战略,都有政府干预。有的实行出口导向战略的国家(如韩国),政府干预还相当严重。出口导向战略不是已有理论的产物,只不过是以“亚洲四小龙”为代表的国家和地区探索工业化道路经验的理论总结。因此,出口导向的成功不是自由贸易所能解释的,把出口导向等同于自由贸易是不恰当的(尹翔硕,1995)。[1]
如果退一步说,出口导向就等于自由贸易,并导致“四小龙”的发展,那么欧美等强国是在贸易保护成长起来的又该作何解释呢?实行自由贸易国家因产品单一,出口产品价格弹性小而产生的“悲惨的增长”又该作何解释呢?
(二)进口替代失败的另类解释
虽然出口导向的内涵界定了出口导向不等于自由贸易,但我们仍然未能从理论上回答为什么以贸易保护政策为基石的实行进口替代战略德国家普遍陷入了发展困境。通过考察,欧美强国都是在贸易保护中成长起来的,但二战后普遍实行进口替代的发展中国家无一例外地都陷入困境。个中缘由是怎样呢?
贸易保护政策对于欧美强国和日本在内的国家之所以有效,是因为恰逢其时,它们赶上了实行贸易保护的适当时机。欧美强国和日本都是在第一次工业革命和第二次工业革命之间崛起的,此时它们与英国在技术差距还是比较小的。与此同时,它们赶上了第二次科技革命的时机。在此情况下,利用贸易保护和第二次科技革命的时机就能很快赶上。就二战后独立的发展中国家而言,在追赶之时,第三次科技革命已经发生并起得了一定成效。因而对于资金和人才都奇缺的发展中国家而言,要走上工业化乃至现代化道路就必须在技术领域进行三级跳,直接从前现代社会的技术水平跃到经历了三次科技革命的后现代社会。这期间的难度与欧美强国赶超英国时不可同日而语。人们总是说落后国家和地区可以充分利用后发优势,但后发优势的发挥是有条件的。差距不大时,只要决策正确,赶超就会容易得到多。差距很大时,除了正确的决策外,还须具备其它外界条件。这就是为什么贸易保护在欧美强国赶超英国时结为“桔”,而在战后新兴的发展中国家却结为“枳”。就欧美强国赶超英国之时而言,是在爆发所谓第一次工业革命之后和第二次科技革命之前。第一次工业革命是以经验为基础的,不是以理论为基础的,因而在引进设备和设施的过程中只要学习一定经验就可以了,无需进行艰深的理论学习和研究,拿来就能用,并在“用中学”和用中改进。英国是在前现代社会基础上通过第一次工业革命而成为世界强国的,因其还是从前现代社会脱胎而来,相关设施与前现代社会仍然有极大关联,这一特征为赶超英国的其他欧美强国提供了条件。在第三次科技革命爆发以后纷纷独立的发展中国家,姑且不考虑制度和观念和资金层面因素,单就利用所谓外部先进技术而论,就面临了两大瓶颈:一是人才的培养,二是利用先进技术相关设施。这就是二战后普遍实行进口替代的发展中国家无一例外地都陷入发展困境的原因。
(未完待续)
已发表在《西华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二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