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市场上的需求因产品类别的不同而存在很大差异,如对原材料的需求就明显地不同于对生产设备的需求,因此,我们有必要分门别类地了解产业市场上的各种产品。分类方法很多,我们这里按一般做法将其分为生产装备、轻型设备、零部件、加工过的材料、原材料、消费品和服务等。
1.生产装备。生产装备包括重型机械、设备、厂房建筑、大中型的电子计算机等。生产装备大多价格昂贵,体积庞大,结构复杂,技术性能要求高,对企业生产效率及产品质量至关紧要。购买此类产品所需资金往往是借入资金,需分期折旧收回。对用户来说,生产装备的购置是一项重大决策。对销售者来说,向用户提供直接、专门的推销(如介绍产品性能)和服务(如安装、调试、培训人员、保修、交货等),甚至专门的设计和制造,较之定价重要得多。
2.轻型(或附属)设备。轻型设备的特点是价格较低,对生产的重要性相对较差,通常有统一规格,属标准化产品,使用寿命较短,例如电动和手工工具,叉车,微型电机等。其购买可从一般经营资金中支付,通常由少数几个人即可做出决策,也很容易从几家相互竞争的厂家选择购买,价格竞争起一定作用。
3.零部件。零部件是已完工的产品,并将构成用户产品的一个组成部分,如小型电机,集成电路块,紧固件,仪器,仪表等。有的制成品可能需要成千上万个零部件,许多制造厂年收入的一半以上是由销售零部件而不是整机得来的,一些零部件作为维修配件出售比在装配市场上出售更有利。在零部件市场上,重要的是按规定要求生产并及时交货,因为延迟交货可能造成购买厂家停产,引起很大损失。购买厂家经常希望能鼓励两家以上的供应厂进行竞争,以便从中选择供应来源并获得有利价格。当然,建立了厂牌声誉的零部件生产厂,将获得优势。
4.加工过的材料。加工过的材料包括经过加工而又并非零部件的材料,如钢板、玻璃、焦炭、皮革、三合板等。加工过材料市场在两方面与零部件市场有不同:一是零部件通常设有备件(维修件)市场;二是客户使用加工过的材料的方式通常不同于零部件,客户一般将加工过的材料切割或压制成所需的形状,这样,对产品的品牌就没有太多要求,而主要要求规格相符,质量一致,交货及时。由于加工过的材料一般有多个供应来源,而这类产品本身又无多大差异,所以供应厂主要靠提供服务来竞争,价格折扣也起一定作用。
5.原材料。原材料是那些处于生产过程起点的海产品,农产品,森林产品和矿产品。原木、铁矿石、谷物、原油等均是突出的例子。这类产品大多有规定的标准和等级,质量上没有什么差别,供货方有多次供货能力,价格数量折扣及向不同供货方采购产品的运费和成本在竞争中起较大作用。
6.消耗品。维护、修理和办公用品是维持企业日常经营所需要的,但又不参与构成制成品的实体,如清洁用品,办公用品、润滑油、锯条等。一般说,消耗品多是标准品,可卖给各种不同类型的客户,客户也可以从不同厂家购买同种商品,即一种厂牌的产品很容易为另一种厂牌的同类产品所替代,因此卖方之间的竞争更为激烈。这类产品的单价较低,购买批量也小,通常按年需要量签订合同,根据规定期限依次进货,其购买计划完全可通过计算机实现自动订货。在销售上,价格优惠,数量折扣,按期交货均起作用,其分销特点是多渠道供应,有广泛的可获性。
7.服务。产业市场购买的所有无形产品的总称。在很多情况下,服务与实体产品一起被购买,如某项服务合同是某项设备购买合同的一部分。不过,产业市场购买的“纯”服务项目也很多,如金融服务,财产保险,建筑设计,维修服务,广告,运输,人员培训,市场调研,审计及各种咨询服务等。对不少企业来说,服务购买金额也是一个很可观的数字,尤其在现代社会。因此,经营者对服务产品的经营与有形产品的经营应同样重视。服务的无形特点增加了服务销售与购买的复杂性。服务的规格和质量很难确定,特别是服务质量,不仅取决于服务人员的技术熟练程度,还取决于他的服务态度和个性特点。因此,满足服务需求,最重要的是健全管理制度,包括培训、激励、监督和控制的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