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子女教育:孩子既是未来,更是当下!
子女需要教育,但教育什么?如何教育?
一般家长回答不好这些问题,大多是遇到问题就去教训一番,号称“管教”。
官方的教育系统也是当今国家问题最大的部门。教师收入少在社会不受尊重,当然首先国家机器的代表人物心思就没在这儿,或者即使在这儿,他也不懂。接下来是有才智的人受这影响逐渐离开了这份职业,留下的也有好点的,但甚少。老师的现状不仅是不通教育规律,连起码的爱心都没有。失去了爱心,这份职业基本就没戏了。
人们穷喊“孩子是未来”,这倒是从心里喊的,因为未来的就与自己无关,管它呢。从政府到民间的行为都可看出这一点,没人可以辩解。
其实“孩子是未来”这个说法,成就了他们忽视教育的无知毛病!他们不明白:孩子就是现在!孩子不仅仅需要学习知识,孩子不是将来去工作了才成为社会的成员!孩子是社会连续生命的一个重要环节,他也需要快乐和承认。把孩子当成单纯的知识和命令的受体,是绝对错误的。因为你在他小时候、成长过程中对他的态度,将成为他成人时候心理文化的重要输入,这比那些所谓的知识对他所造成的影响更大。
我们不去关怀,如何期望孩子长大后会对他人关怀?我们不与之平等,这不是在教他将来也像今天的官儿那样擅权吗?这个社会还有希望变得更好?
(2)子女教育:责任和爱误区
家长该如何教育子女呢?
有几大误区:
1.总想外包责任。家长把对孩子的期望(这是爱心)搞成了欲望(目标),于是指望通过钱解决问题,把孩子送入一所花费贵点的学校,花钱请个家教,花钱买点设备,然后等着结果出现。这对孩子有两大不利:第一,孩子在家中被指责的机会一定更多了;第二,亲情(亲子共处的耐心与时间)被埋葬了。教育不能外包,教育是爱和共处中完成的过程。
2.“在需要的时候教育”。在孩子犯了错误就来指责,在有事情的时候就只知道下命令,平时很少理会孩子。教育是言传身教、耳濡目染、潜移默化,教育是在爱的感受中完成的心理与思维、习惯的塑形过程。教育就是与子女一起生活度过生命中最温馨的阶段。你是子女成长的主要责任人、见证人、参与者。
3.虚荣心。虚荣心是假教育,把世俗评价看得比孩子幸福还重要。
4.自以为是。“自以为是”是很多家长的普遍毛病。家长把自己当师爷,欺负孩子小不懂事,乱吹瞎坎胡乱支招。家长剥夺孩子思维与做出判断的独立自由,给孩子成长带来很大危害。
5.怕孩子吃亏,教孩子自私和自我保护的技术。从小把孩子搞得就很小气。
6.溺爱。通过宠惯,逃避教育、约束、引导的责任只为获暂时的“和谐”。
7.企图通过孩子实现自己未竟的理想。制造无端压力。
8.抱持狭隘的成功观念。使一开始从理念上就远离了幸福的本质。
9.低情智。在根本理解不了问题所在的情况下,乱发脾气。
(三)子女教育:我的观点
子女教育的要点:
1.用心相处:别把孩子不当大人。仔细听、耐心说话,会提问,有赞美、对话质疑要真心。
2.平等心态:伙伴关系。父母不是警察,有事多商量。处理矛盾有规则,尊重孩子权利。包括早恋、不小心接触了恶习,都要耐心,以原则施教。要说到心理。不是服从爸爸,而是原则。
3.教练辅导:最重要的是教会孩子面对困难的态度。很多孩子开始都是很好的,后来遇到一点问题,由于没有得到理解和必要的支持,接下去一败涂地。因此,这点最要紧。孩子需要掌握积极面对问题的心态,孩子需要建立信心的反馈,孩子还要在遇到难题的时候敢于大大方方地求救(前提是大人给他安全感、信任感)。
4.共同结果:不要让孩子单独面对不利结果(逐渐自立),“我们一起面对,一起想办法如何?”在积极的局面下鼓励孩子独立担当;在最困难局面出现时,比如孩子在外面受了处罚,回到家里首要的是避风港,先要稳定下来再冷静面对,消除恐惧再去分析原因。在威胁消除之后,再来商议承担责任的勇气。
5.目标设定:价值观教育。目标主要是:责任感、道德同理心,尊重他人,体会一切境遇的积极面,注重好习惯的养成,但允许个性的尝试发展(一切失误和复杂体验都是必要的,千万别相信”赢在起跑点”的鬼话,温室长不出栋梁),做事要有始有终,干什么都得有个结果,不能想干就干想扔就扔,得有那么点管理意识。
6。享受生活:感情最终是一起共同体验好时光的记忆。生活重要的是要随意些,别那么多规矩,该放纵一下,就别摆架子,来点务虚的生活才有劲,这样你与孩子才像哥们。千万记住:人生最大的幸福是全家安全健康。切忌妄贪失乐,除了努力还要学会要知足。
7。境界分享:偶尔,尝试与孩子来点高雅的,对音乐,对美,对收藏,对“乱七八糟”(不是预先设计的、有点随心所欲的)的生活之美好,多多在一起分享彼此的各种感觉、分享见解。让快乐放大,在家中弥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