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e5纯电动车 纯电动车为何“研而难发”?



电池费用和充电设备问题使人们对纯电动汽车商业化前景并不看好。

国家发改委于2007年11月1日批准实施了新能源汽车公告管理办法,并于2008年上半年批准了7个车型,其中混合动力和燃料电池汽车上牌公告,纯电动汽车据说下半年也会批准上牌公告。但车企去申报的不多,那些“863计划”中标单位,那些在车展上出尽风头的企业均没有这种产业化的计划。原因是他们认为技术达不到商业化要求,并因电池问题而对纯电动汽车商业化前景并不看好,这是一种无奈。

纯电动汽车不被看好,是一种大众心理,从科技部、发改委、汽车工业协会、整车厂、重点研发单位无不如此。不然怎么会认可混合动力呢?其实是并没有解决纯电动之关键技术问题,如电池和快速充电。电池问题包含了循环寿命、比能量、比功率、充放电性能、成本价格和折旧摊销费用。再者就是高效、性能优异的电力推进技术,以减轻电池的负担,使之不再成为产业化的难点。这是当下的研发重点和关键,至于市场前景则需研发者去推动开拓。纵观新产品新技术之商业历程,这个问题同样存在。谁突破攻关,谁就是领先者,谁找到市场开拓的办法和钥匙,谁就能打开市场化难题这把锁。

电脑由苹果公司推出时被认为没人买,而大企业又拒绝研发,如惠普公司。复印机被认为没有实用价值,故施乐公司在缺资金时几次三番求助于IBM公司等大企业时均遭拒绝。晶体管被美国西方电子公司抛弃,认为只能用于助听器这种微小尺寸的电器上,其用途十分狭窄,而将晶体管专利技术如卖废品般地卖给日本索尼公司。后来,上述几个案例均出奇制胜、出人意料地取得了巨大成功。那么电动汽车会否再重复这一版本,再演绎一次神话呢?

目前纯电动汽车之商业化不被看好,除了电池制约拖后腿以外,油价还没到高不可攀的地步,且供应能得到保障,若石油将来出现这两者中的一个问题,立即会有人想到纯电动汽车,当然纯电动汽车之电池也必须得以改善,不然仍使人望而却步。如延长寿命、减少电池组容量、解决废电池再生修复回收利用等问题,以降低电池成本的摊销费用,这个费用要与目前油价相比较,若持平或稍高就有前途,若低于油耗那么电动汽车就有竞争力,反之市场前景堪忧。

电动汽车商业化进程已接近99度,目前需要上牌资格和推进器的实用。这是当前电动汽车研发之重点。

 比亚迪e5纯电动车 纯电动车为何“研而难发”?
车辆演进的历史是沿着人力、畜力、蒸汽机、内燃机这一路线图推进的,电动车能否取代内燃机车关键在于找到高效强力的电力推进驱动装置。电动机是一个选项,但似乎已至技术极限或瓶颈。同时电动机之高电压大电流对蓄电池、车载发电机提出很高要求,这也是车载发电、储能装置综合性能不佳的原因所在。电动汽车研发实质是电力驱动电力推进之技术的研发,是电的车载发生储存或移动供电之技术的研发,这两点做好了,电动汽车研发也就成功了。

推动车辆更新换代技术突破的力量源泉产生于原有车辆行业以外的发明家和企业,这是历史事实。当前国内车企对新能源汽车研发进展不大,热情不高,是缺乏核心技术优势之故,而在这领域有所长者又被剥夺了一试身手的机会。而具有根本性突破的技术研发企业又得不到应有的一展身手的条件和机会。

要想新能源汽车研发有所成效,要使电力替代燃油,必须从科学家思维进入到发明家思维的境地,并且由此进入发展家模式的境地,最后才会迎来企业家的参与,新能源汽车才会达到商业化境地,反之只能一直研而难发。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9101032201/344442.html

更多阅读

比亚迪纯电动车 比亚迪电动车品牌该归位了

最近比亚迪有点不顺,前几天公布的2014年第一季度业绩,比亚迪营业收入同比下跌9%,净利润按年跌89%,扣除经常性损益后,更出现9000多万元(人民币,下同)亏损,公司的长期借款大幅上升61.19%至40多亿元。如果说还有一点安慰的就是新能源板块有了

比亚迪唐和特斯拉 比亚迪PK特斯拉,谁是“电动之王”?

     比亚迪和特斯拉,最近颇有点“以彼之道,还施彼身”的意味。  比亚迪总裁王传福正在忙于将其e6纯电动车出口美国。而此时,美国豪华电动车品牌特斯拉(TESLA)创始人埃隆·马斯克(Elon Musk),则正在筹备其位于中国北京三里屯的首家特

声明:《比亚迪e5纯电动车 纯电动车为何“研而难发”?》为网友纠结的余温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