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李峰之前,奇瑞没有营销。”这曾是奇瑞董事长尹同耀对李峰的评价。8月8日晚,奇瑞汽车副总经理、销售公司总经理李峰宣布辞职。
![李峰:跟奇瑞说再见](http://img.aihuau.com/images/a/0602020606/020608003193204556.jpeg)
8月11日,奇瑞对外宣布,李峰因个人原因辞职,销售公司总经理一职由总经理助理马德骥兼任。成也销量,败也销量对于李峰的闪电离职,车界内外众说风云。多数观点认为,奇瑞近期销量大幅下滑,是导致李峰辞职的主要原因。持续大降价的销售,表面上提高了销量,实际上让奇瑞亏本不少,当价格降到最低线不会再降,销量自然下滑。尤其今年7月份,奇瑞汽车从6月份的全国排名第3下滑到第7,市场表现不佳导致了李峰的最终辞职。目前,中国汽车界存在一个普遍现象:销售经理更换频繁。aihuau.com资深汽车分析师贾新光表示,车企产品的好与不好、策略的对于不对,这些都不是最重要的,一旦销量出现问题,销售经理就得走人。这是中国汽车的背景,也是中国汽车的悲哀。对于中国汽车企业的销售经理而言,承担的第一个压力就是销量。上有企业老总,下有经销商,销售经理夹在中间,一方面,要承担销售指标,另一方面又要采取各种方式使经销商完成指标。贾新光说:“对于经销商的管理,李峰可以说很成功,分等级管理、定期考核、投诉封闭度、服务满意度调查,这些措施让李峰在保证完成销售指标的同时,与经销商保持了良好的合作关系。这种管理方式在市场走势正常的时候是没问题的。一旦市场销量下滑,销售经理就首当其冲了”。不幸的是,今年整个汽车市场的惨淡,让人始料未及。今年的汽车企业日子不好过,自主品牌的日子更不好过。“销量不好是今年车市的普遍问题,不只是奇瑞一家,其他的车企销量也不好,但高层为掩盖问题,只能让销售经理当‘替罪羊’。”贾新光如是说。这样的方式不是为了解决问题,而是为了掩盖问题。李峰的辞职,只是中国汽车企业众多销售经理的缩影。在国内的汽车企业里,这些问题由产品说了算,即销售为产品服务。而国外的汽车企业,则是产品为销售服务,使产品符合市场的需求,这才是产与销的健康结合。扭曲的产销结合,是导致车企销售经理频频下课的根源。资金链压力?李峰曾经很成功。作为一个地地道道的“土鳖派”,2005年1月,李峰从北汽福田转投奇瑞,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整合产品结构,风云与旗云两个产品整合为奇瑞的产品营销迈出了第一步。此后三年的时间里,李峰帮助奇瑞扭转了销量一度下滑的颓势,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奠定了奇瑞在国内车市第二集团领先者的地位。李峰在职期间,奇瑞的销量大幅增长,推进了奇瑞的国际化战略步伐,将奇瑞的销售网络拓展到了俄罗斯和中东等国家。对于奇瑞而言,李峰功不可没。Automotive Observer _077 三年的时间,奇瑞有了自己的营销体系,销量大幅提升,这些都归功于李峰。从2005年加盟奇瑞至今,李峰已经为奇瑞服务了三个年头。无奈的是,今年国内汽车市场的惨淡,奇瑞的销量下滑严重,李峰成了所有矛盾的释放点。也有业内人士认为,目前奇瑞的市场表现很好,但由于某种原因,自身的资金链出现问题,急需市场回笼资金。对于主管销售的李峰而言,这份压力是难以承受的,辞职是必然结果。4年前,奇瑞曾计划上市融资,但至今仍未能上市,今年股市的持续下跌,让奇瑞上市的希望变得渺茫,长期的快速膨胀,让奇瑞承担着严重的资金压力。人才战略:一柄双刃剑“用真挚的感情留住人,用精彩的事业吸引人,用艰巨的工作锻炼人,用有效的学习培养人,用合理的制度激励人”是奇瑞的人才理念。在奇瑞,人才被认为是公司最宝贵的财产。但无论是李峰这样的“土鳖”还是许敏那样的“海归”,最终都选择了离开。而奇瑞本身,对人才战略有长远的规划,不会因为人事变动影响企业的正常运行。目前,各车企之间相互“挖墙角”,人事变动频繁。有的企业会采取“一锅端”的方式,把一支成熟的团队整体挖走;也有的企业选择“东拼西凑”的方式,把不同企业的人才汇聚到一起。业内一位人事经理认为,这两种人才战略各有利弊:一支成熟的团队,从表面上看,管理体系成熟,不需要“磨合期”,但这种“一锅端”的方式隐患很大,很可能出现整个团队“一起来,一起走”的情况,对企业打击很大;而“东拼西凑”的方式,则存在着“管理难”的问题。对于企业而言,人才战略是一柄双刃剑,实施不当,吃亏的是自己。不过,汽车营销分析师邱海平认为,李峰的离开,对奇瑞的整体战略影响不大,企业的运营战略是有一定连续性的,不会因为某个人的离开而出现重大变化。但是,对于整个营销体系、销售团队而言和经销商而言,影响很大。李峰离开后,他一手缔造的营销体系或整改或重建,整个销售团队的管理体系也将面临整合。不久前,奇瑞已经召开经销商大会,开始商讨新的营销策略。前不久,奇瑞官方宣布,战略车型A3正式接受预订。值得关注的是,这款让奇瑞耗时4年的“第三代家轿精品车型”,能否真正得到市场的认可,将考验李峰离开后奇瑞的营销团队。链接:奇瑞高层人事动荡2003年至今,奇瑞高层几经变动。从当年的许敏、祁国俊,到今天的李峰,既有“海归派”也有“土鳖派”,这些人的到来给奇瑞带来了什么?他们的离开又让奇瑞损失了什么?2003年,许敏加盟奇瑞,担任奇瑞汽车工程院院长一职,为奇瑞的技术开发,尤其是自主品牌发动机的开发做出了巨大贡献。2003年10月,原奇瑞汽车销售公司总经理孙勇被免职。2005年,李峰从北汽福田加盟奇瑞,让奇瑞有了今天的营销体系。2005年4月,阚雷加盟奇瑞。出任了奇瑞与VV的合资公司总经理。2006年8月,许敏与祁国俊、副总经理田中文、丁少杰一同辞职,在业界引起了极大的轰动。2007年4月,时任奇瑞汽车副总经理阚雷和奇瑞汽车工程研究院副院长辛军宣布离职。2008年8月,奇瑞销售公司总经理李峰宣布辞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