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说机会主义,我们不禁要跟贬义词联系起来。廖晓《为机会主义平反》一文指出,基于决策的考量,机会主义有其合理性和有效性。因此有必要将机会主义按照辩证法来分析。
一基于决策的角度,以管理直觉取代科学论证,以直觉决策取代科学决策,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国外都是有其可取之处。其关键是我们要承认天赋的存在和通过经验等积累的知觉也许比任何科学论证来得更准确和高效率。对于创业初期的企业来说,以客户和市场导向的战略选择需要高效决策和机会主义,这就是为什么很多营销经历或者职业经理人自己创办公司很成功的原因。
二是基于对中国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转型过程中“机会发现”是机会主义的主要表现形式。主要是表现为对制度漏洞和政府官员的“利己行为”的机会捕捉。顾雏军、唐万新、张海就是看中了中国公司资本市场的漏洞而“玩火自焚”的。严介和就是看中中国政府官员急于出政绩和中国金融信用风险管理制度的漏洞而拿下2700亿元的工程建设订单的。郭家学领导下的东盛集团短短时间成为中国药企巨头就是抓住了中国国有企业并购浪潮的“大好时机”造成现在的消化不良。
三基于中国人口多,地区广和行业管理和行政管理的漏洞,加上中国一高一低的二元消费特点,假冒伪劣和缺乏知识产权、还有造假大行其道。在国外严格的质量管理体系ISO质量体系在中国变成了“假冒伪劣”。资产评估公司和会计事务所的造假大行其道。大家都在玩着一个“杀鸡取卵”的游戏。质量管理咨询变成了买白菜,资产评估机构因为无原则的造假导致大家对国有资产拍卖和国企改革的“国有资产流失”的担忧从而毁掉了整个资产评估行业市场:既然大家都不信资产评估机构的公正性,谁敢推动国有企业的改制和资产评估工作。这种情况的最根本特征是高进入壁垒的中国化:低壁垒化,谁都可以做,没有资质认证或者说资质认证和进入认证都可以因为利益化而降低标准,这种结果的最终结果就是供给大量增加,价格战不断,为了抢订单可以违规或毫无原则的造假。
四是寻租的机会主义。投资官员拿到政府资源或者订单,可以获得高额的投资回报率。陈良宇事件中,一个三十多岁的硕士,可以掌握几十亿甚至上百亿的资金,牛气冲天的上海房地产市场,居然涉及多少政府官员的腐败和违规,说明寻租的机会主义还是有其市场的。
市场经济在不断完善、反腐败力度不断加大、中国消费结构的升级、价格战条件下的产能过剩,各种管理制度和法律法规不断完善,所有这些都在昭示中国的机会主义者的“穷途末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