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笔者写了一篇《中国式管理的魔咒--一个人站着必然有九十九个人跪着》,在中国管理传播网上发表后很快就传遍网络,负面的文章更容易传播,这与中国企业界哀鸿遍野的现状有关,今人活得不如意,找些话来贬贬老祖宗、骂骂同胞、臭臭外国人,似乎是见怪不怪的事了。其实这是一篇非常负面的文章,从标题就可以看出,本人力度从负面来阐述中国式管理的文章,事物有负面必有正面,既然有中国式管理的魔咒那就一定有中国式管理的精髓,那中国式管理的精髓到底是什么呢?其实答案已在标题中。
既然中国式管理的魔咒是“一个人站着必然有九十九个人跪着”,自然不难看出,中国式管理的核心往往就在于一个人,这个人不是别人,正是一个企业核心人物,简单地说就是企业家,正面的语言表述是:企业家的胸怀与高度决定一切。
接着下来的问题是什么是企业家的高度,古人有云“修身、平家、治国、平天下”是也。“修身”开始,以致“平家、治国、平天下”,于是“天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增益其所不能”,最后修成“仁、义、礼、智、信”,其实这也正是企业的修炼之路,也是一条至大德与大善的修炼之路,今人不能共之,因为古人无论怎么修炼都是为了一家人、一个人,因为修来炼去无非就是在王土在做王臣,怎么做都是在为专制服务,做专制的臣奴,那是封建、那是专制,现如今既然“革命”都成功了,干脆把那些老黄历一起都扔进历史的垃圾堆,于是修德、修善之路与专制王朝被一起扫进了历史的垃圾堆。并且因为“充分”认识到了自己的老祖宗不是东西,所以就干脆到外国去认祖归宗,于是中国的企业界、管理界就非常勤奋地把外国的那些管理落叶扫进国门,忘记了老祖宗给我们留下的参天大树。但是无论怎样的勤奋,那些枯叶都不能在中国古老的土地上发出芽来、长出根来,更不可能长出比我们祖宗留下的还要参天的大树来。
于是一群不愿认自己的亲爹妈,又不被洋爹妈亲认的人,就痛苦的不知道如何是好了,更有甚者一群失去灵魂的人就歇斯底里地以“科学”的名义灭祖。科学界的那些机器人,以反伪科学的名义来去阴阳、灭五行、杀中医,甚至还有人叫嚣要把“龙”干净彻底地请出中国的大门,诸如此类的怪事、闹剧至今还在一幕幕地上演着。难道这样的事仅仅是在科学界吗?不,其实企业界、管理界其实早就在悄悄在表演着这样的剧目,他们不是被老祖宗的种种不是困着,就是被外国人的不行困着,陷入了一个不能自拔的怪圈,而且似乎得出这么一个结论,中国企业管理的困惑似乎就是因为我们中国人学习外国人的管理、西方人的管理的不到位、不深入、不具体引起的,而根本的原因是因为无视我们五千年文明史给我们留下宝贵的经验和财富引起的,因为不知道自己有什么,所以也不知道向别人要什么了。
我们的老祖宗在几千年前就说过了“德主刑辅”,用企业管理的语言来翻译,就是制度仅仅是品德的补充,用现代的大白话来说就是,再好的制度在一群没有品行的人手上,依然只会成事不足、败事有余。回到本文的题目上来,何为企业家的高度?就是企业家要有品德、要有品行,借用祖宗的话来说就是“仁、义、礼、智、信”。再用现代的语言来翻译一下就是:
一、仁就是有爱心与善心,不可以只有贪心、坏心与恶心;
二、义就是有远大的使命与目标,要有以天下为己任的胸怀、勇气与能力;
三、礼就是有礼、有节、有度,要善于管理自己的思想、情绪、欲望、时间等;
四、智就是要有智慧,起码要比别人聪明一点点,并且还要做的比别人好一点点,还要做到每天都要进步一点点;
五、信就是要有诚信,意思是“我”说过的每一句话都将成为事实,而不是我说的每一句话都是事实或者未必都是事实。
以上就是德的含义,也是中国企业家的高度的内涵。以上这些东西,应该号召外国人来向我们学习才是,而不是一味卑弓曲膝地向外国人、西方人去哀求什么。
说到西方,单单从文化与管理的角度上讲,西方文化仅仅是中国文化的儿孙辈的级别,但是事实上西方国家、企业确实比中国强大,原因很简单,是因为他们的机器比我们厉害,他们的机器之所以比我们厉害,因为他们不仅敢挖自家的地下的宝藏,更善于挖邻居家地下的宝藏,盗也最后一定有道,进化论中的用进废退理论在此照样适用。
在此应该很清楚地看到,西方在不断向的掠夺对内压榨的过程中,高风险的海外掠夺过程中,特别注重与强调技术的强势;狼与狼之间的合作,最终为了平分战争果实,西方人对数字特别敏感,对契约特别重视,加之西方传统文化的影响,西方的企业在技术、制度、绩效的管理上,中国人确实是不如人家,数千年的闭关锁国,使得中国人普遍缺乏技术文化的严密、制度文化的严谨与绩效文化的严格。
深层次的原因是,中国式的管理是以熟人、一家人文化为基础,一味追求关系的一团和气,而导致制度与考核系统极其虚弱;西方式的管理以陌生人的文化为基础,每个人都为了追求利益的最大化,因此制度与考核系统就特别发达与完善。这也是中国的熟人文化与西方的制度文化最鲜明的区别。
也正因为如此,中国式管理仅仅需要吸收西方管理中的技术文化的严密、制度文化的严谨与绩效文化的严格,如此能把制度文化与绩效文化的精髓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仁、义、礼、智、信”融为一体,最完美的中国式管理的内核也就诞生了。
但是有一点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中国是有着数千年文明史的国家,在这块土地上产生的中国式管理不可能在西方的文化中产生,起码起点与归宿都不可能在西方文化中,而且只能从中国现实的土地和传统文化中来。
基本的事实是:只要有一群中国人的地方,就必须有一个“王”、一个“头”、一个老大,否则这一群人就必定是乌合之众、一盘散沙,没有任何凝聚力与战斗力。所以在中国这块现实的土地上,作为的企业的所有者、发起者、决策者、组织者、领导者、指挥者、经营者、管理者、利益的所有者、处分者、分配者的企业家,就是企业的核心人物与领军人物,是企业的灵魂,而他们的一切又都来自潜移默化的中国传统文化,他们对企业的品德与品行的把握能力与对人财物在技术层面的把握的能力,就决定了一个企业的原始的生命力。而且几乎所有的中国的企业的所有者对企业的管理都无一例外地从“一个人站着,九十九个人跪着开始”的,这也是中国式管理的起点,问题在于从起点出发他们还能走多远,能否在企业经营管理实践中,及时吸收西方技术文化的严密、制度文化的严谨与绩效文化的严格,而且往往这种严密、严谨、严格的程度决定了一个企业的生存、发展与命运,决定一个企业的“王”、“头”、“老大”,在市场经济的海洋中能扑腾多长、多远、多久,决定一个企业能否最终走上“仁、义、礼、智、信”的彼岸。
中国式管理的全部核心用一句谚语全涵盖了:“一只老虎带领一群羊,能使羊变成老虎;一只羊带领一群老虎,只能使老虎变成为羊。”这似乎在中国、在外国,在东方、在西方都是一样的木直中绳,一个字:准。也就是说企业的所有者与经营者,能否在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企业的利益的最大化、一群人利益的最大化,并最终上升到追求企业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最大化。
显然中国式的管理是一个过程,而不是某一个一成不变的模式,完整的表述应该是:
一、企业必须靠一个“王”、“头”、“老大”来成就并维持企业的最初的生存的发展;
二、靠技术的严密、制度的严谨、绩效的严格来获得发展加速度;
三、最终靠“仁、义、礼、智、信”获得壮大与永恒的生命力。
在中国的企业中,此三者缺一不可,并在不同的发展时期选择不同的定位,如在企业初创期,就要充分发挥企业的所有者的力量,在企业发展时期要对企业管理进行全面系统化、专业化、技术化、制度化的改造,并建立严格的绩效考核系统,在此基础上企业才可能承担起社会的责任与使命,也才可能回归“仁、义、礼、智、信”的彼岸。这三个过程必须适时调整,所以作为一名中国的企业必须要有与此相适应的胸怀与高度,胸怀不够,不是自己成为金钱、财富、技术、制度的奴隶,就是把别人变成金钱、财富、技术、制度的奴隶;高度不够,不可能以德服人,不可能以智取胜,更不可能以信取人,自然天下人也不会允许你拥有太多的财富。
用一句话来归纳,中国企业管理的精髓--企业家的胸怀与高度决定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