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化工业是日本经济追赶效果较好的产业。而纺织和食品工业并没有显著进步,与日本产业发展的历史阶段性以及产业政策有关。
中日甲午战争、日俄战争后,与军事有关的工业如钢铁、造船、海运、铁路等产业迅速扩大,同时,作为新兴产业的电力、电机、通信、机床、车辆、化学、药品等产业也成长起来,可以说近代工业的主要部门都已建立,日本当时也是世界上纺织工业发达的国家。除去纺织工业以外,轻工业的增长率趋于下降。这样,制造业的发展从以轻工业为中心转向以重化学工业为中心,这意味着日本开始了“重工业和化学工业化”的过程。
第一次世界大战由于基本上是在欧洲战场上进行,也为日本工业化发展提供了良机。使在工业化初期面对占压倒优势的欧美竞争对手的日本企业喘了一口气。进入30 年代日本扩充军备再掀高潮,这也是重工业和化学工业化加快发展的时期。1931—1936 年5 年间,钢铁生产额增至4.3 倍,一般机械增至4.2倍,运输机械增至3.4 倍,电机增至3.1 倍。1937 年重工业和化学工业占整
个工业产值的54.8%。战后,衰退的工业生产在1955 年恢复到战前、战时的最高水平。从1955 年前后到1970 年前后,以钢铁业、石油化学业、重型电机业为中心,出现了设备投资的热潮,工业生产以惊人的速度发展,推动了经济的高速增长。从1955 年至1964 年的10 年间,金属工业、化学工业的生产额增至4 倍,机械工业增至7 倍,而纺织、食品工业仅增至2 倍。以纺织、食品为代表的轻工业的增长速度远远低于以金属、机械、化学为代表的重化学工业的增长速度,特别是纺织业的低增长与机械业的高增长形成鲜明的对照。
从美欧国家引进技术,并对引进技术进行认真的消化、改良,是战后日本成功地实现重工业和化学工业化的重要原因。1949 年发表的《技术白皮书》认为,日本的产业在技术上比美国落后了20 年。在此背景下,从50 年代前半期开始,就出现了引进技术的热潮,广大企业争先恐后地与美欧企业开展技术合作。与此同时,在二战中迅速扩大的与军事有关的产业领域的技术人元、熟练工人大批转到民营企业,成为引进、消化、改良引进技术的生力军。
1973 年石油危机以后,日本缩小了大量消耗能源的产业,扩大了高技术产业,使整个产业结构向节约能源型、技术密集型、高附加价值型的结构转变。80 年代中期以后,面对日元大幅度升值的冲击,日本企业表现出较强的应变能力,其主要原因是加强了对研究开发的投资与设备投资,其中研究开发投资总额在1973—1987 年期间增至4.4 倍,研究开发投资对GNP的比例从2.0%提高到2.8%。
进入90 年代,由于对海外的直接投资的增加,亚洲各国的工业化的进展,加上工业国家向信息化社会的过渡,使日本的产业面临着如何改革现有的渐进式的技术革新体制,并在产业组织和管理系统方面进行创新,以便更有力地开拓以高新技术为基础的新产业新产品。战后日本产业发展的过程在一定意义上也可以说是主要的、主导的产业从纺织业到钢铁、汽车、电机、电子等产业的转移、交替的过程。
在80 年代,日本产业政策的重点是加强自主的技术开发。通产省在《80年代通商产业政策构想》中提出了“技术立国”的方针,这个方针的提出,意味着日本决心实现科技发展战略的转折:在技术发展路线方面,从主要依靠引进技术,转向强调自主开发具有独创性的技术;在科技研究的内部比例方面,从开发与应用研究占绝大比重,转向注意提高基础研究的比重;在科技人才的培养方面,从强调大量培养平均水准较高的、从事应用与开发研究的人才,转向注意培养富于创造、开拓精神的技术尖子与基础研究人才;在科技发展重点方面,从集中力量于发展能较快带来经济效益的传统产业技术,转向腾出更多力量发展高技术、下一代产业的基础技术以及公益、福利方面的技术。
但是,进入90 年代以后日本政府虽然提出了“新技术立国”“科学技术创造立国”的方针,但是,由于泡沫经济崩溃以后,日本经济陷入了长期萧条的局面,使整个产业结构高度化的进程被大大地推迟,也使日本对亚洲等发展中国家的产业转移、日本与亚洲各国产业间的国际分工的进展遇到了很大的阻碍。
战前日本的产业已经从轻工业转向重工业,日本的产业政策在战后更是向资料类的重化工倾斜,在技术上倾斜 ,重化工业的快速发展也促进了其他制造业. 1975-1985年间是日本产业结构进行升级调整时期。传统工业向外转移,对TFP速度降低有很大影响,由此带来的空缺客观上要求以高附加值产品来填补,此时,日本适时提出了加强自主技术研发和技术立国的方针,石油危机以及劳动力成本提高、环境保护呼声等都促成了传统产业转移,但如何改变渐进式的技术革新体制,探索自主创新路径的问题还未解决,创新能力不足,紧接着日圆大幅升值,大大影响了日本在制造业取得更大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