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公司都希望不理赔的客户买保险,而买保险的人都是有可能出现理培的人”,唉,看来世界就是充满着矛盾。因此也就出现了投保人不敢买保险,保险营销人抱怨保险不好卖,得学会忽悠,事实果真如此吗?非也。我们先来做一个简单的分析,投保人不敢买保险,潜意识一直被灌输着一种思想,买保险理赔难,因此各保险公司开始行动,提高理赔速度,开通绿色通道等,但这纯粹是概念炒作,没有切中要害,因为投保人要的是理赔难,甚至是万能的,什么都能理赔。很显然,保险公司为了尽可能降低成本,就是尽可能的不理赔,因此这种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做法,更加深了投保人对保险公司的不满足,现在问题进入了死胡同。在解决这个问题之前,我们不防先听一个小故事。魏文王问名医扁鹊说:“你们家兄弟三人,都精于医术,到底哪一位最好呢?” 扁鹊答:“长兄最好,中兄次之,我最差。”文王再问:“那么为什么你最出名呢?”扁鹊答:“长兄治病,是治病于病情发作之前。由于一般人不知道他事先能铲除病因,所以他的名气无法传出去;中兄治病,是治病于病情初起时。一般人以为他只能治轻微的小病,所以他的名气只及本乡里。而我是治病于病情严重之时。一般人都看到我在经脉上穿针管放血、在皮肤上敷药等大手术,所以以为我的医术高明,名气因此响遍全国。”这个故事说明了什么? aihuau.com以现在的医疗保险为例,医疗保险我们强调的是出现医疗事故再进行救治,我们真的需要保险公司再充当一次扁鹊吗?我们参加医疗保险的目的是什么?是保证身体健康还是保证出现医疗事件后,有人替你保障,有人说,两者都要,但哪一个更重要呢?很显然,我们是保障不出现任何健康问题。那好,我们的矛盾便可以解决了。投保人的目的是身体健康,而保险公司更希望所有投保人不出现健康问题。 问题统一了,下一步就是如何解决身体健康问题,我们是否可以学一下扁鹊的长兄呢?就是给所有投保人一个身体健康的保障,不让其出现身体健康问题。不出现健康问题预防是关键。预防的目的如何实现?一是及时检查,二是适量的运动,三是科学饮食。这三个问题如何实现呢?健康检查:现在部分群体已经开始自费体检了,我们是否可以从这里入手呢?一个成年人一般一年需要二次体检,而一次常规的体检,则需要400-500元,而项目稍多一点,则需要上千元,如果保险公司把自己的客户集中起来,每年到某个医院进行集中体检,是否可以享受提前预约服务,并且可以降低成体检费用至一个很低的水平,甚至由保险公司买单,或者保险公司成立一个健康管理公司,同时对外营业。二是适量的运动,保险公司是否可以利用现有办公环境,设立不同级别的健身房呢?地址就选在保险公司的办公驻地。之前,我们都需要经常上门拜访客户,客户烦,我们保险人也烦,现在客户送上门来,何乐而不为呢?三是科学饮食就更好办了,可以在健身房中设立健身与饮食常识等方式。我们再从投保人角度分析一下,投一次医疗保险一年一般需要500-600元,多者上千元,但是我们可以享受每年二次低成本的体检,甚至免费的体检,可以节省多少钱?再考虑一下,可以免费去健体,如果到健身房需要多少钱?有这等好事,投保人还不心动?保销营销人呢?只需要把上面的帐给客户简单的算一下就可以了,甚至只需要把这一信息传递出去即可。
![互联网保险营销模式 经典保险营销模式](http://img.aihuau.com/images/a/0602020606/020607595817860077.jpeg)
保险公司呢?因为投保人身体健康不需要理赔可以节省多少钱?我们再算一下我们需要投入多少?体检支付的费用提前在保险费中列支即可,因为是集中体检,需要额外增加的费用没有多少,客户可能还感受不到,另外如果能在每个城市成立一个专门的健康管理顾问公司就更棒了,健康管理公司同时对外营业,收入只要满足给自身提供免费服务的投入即可。实际上,我们还需考虑一下,因此项活动会给带来多少客户,增强多少竞争力,这才是最终的目的,如果利用此次运作模式,进行品牌提炼,又将会是美好的明天,关键会先迈出这一步。世界是充满着矛盾,但是如果退一步,换一个角度去考虑,则海阔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