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我国国际认证行业的现状看我国就业机制的痼疾
我国国际认证(ISO9000/ISO14000/OHSAS18000等)行业最保守的估计,其就业岗位是:评审员(公务员)14万左右,审核员(半公务员)84万左右;咨询师252万左右。也就是说,这个行业正常运转可解决350万人就业。然而现实是,这麽大的就业市场竟然有一半以上是退休人员;还有一部分是在职人员兼任。其原因:
1、咨询机构
我国国际认证机构有以下几个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在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国内尚无专门从事管理的专职咨询机构;而当时从日本引进的全面质量管理普遍推行、质量管理奖、QC小组和ISO9000试点等的咨询全部由各级政府部门组织一些专家学者无偿进行;国外咨询机构适应我国经济特区企业“出口商品除产品审查外还有的增加了厂家质量体系的检查评定和有些用户把质量体系的检查评定作为贸易的先决条件”的需要,进入到我国沿海地区开放城市和经济特区进行ISO9000的有偿咨询服务。
第二阶段在1991年至1996年,国内各条条块块为跟上贯彻ISO9000标准和认证的需要,适应“复关”(当时是关贸总协定)和促进企业质量管理与国际接轨;纷纷部署工作,抓人员培训;抓认证机构的成立。最先是北京、上海、天津、广东及各部委成立的咨询机构与国外咨询机构抗衡,后来是各省的质量管理、质量监督和商品检验等系统的咨询机构相继成立;这期间一些在外资机构从事咨询和市场服务的人员也开始个人注册成立私营和个体的咨询公司。
第三阶段大约在1996年以后,由于我国政府咨询机构剥离等原因;我国质量管理、质量监督和商品检验三条线的咨询机构基本上委托个人承包,成为事实上的个体咨询机构。在这种市场环境下,外资咨询机构也纷纷裂变成事实上的个体咨询服务机构。与此同时,前二个阶段的审核员、市场业务人员也纷纷注册了自己的个人咨询公司;这种热潮也使得一些政府官员、大专院校的老师和一些工商管理的学生也加入个体咨询机构的行列,另外一些广告公司拓展业务和一些实体企业成立咨询审核中心等也挤进了咨询服务的领域。
这三个阶段的发展,使我国国际认证机构走上了一条与我国农村分田到户相一致的发展道路;大规模的认证与咨询机构纷纷裂变为多个个体户;使我国的国际认证咨询与认证成为事实上的个体化。
2、咨询人员
我国国际认证咨询与认证机构的发展经历过三个主要阶段,而人员也是随着机构这三个发展阶段而快速增长的;其主体人员构成是:
第一阶段的人员主要是国外或香港等地的管理顾问以及国内的专家学者。
第二阶段的人员除第一阶段的人员外,还有以下几种主要来源:
a、台湾的企业家、专家学者和各类人员;
b、我国各级质量口的人员;
c、我国从事产品认证的人员;
d、第一阶段接受过国际认证企业的相关人员;
e、第一阶段外资机构的市场人员和服务人员等。
第三阶段的人员除前二个阶段的人员外,又增加了以下几种主要来源:
a、从事质量管理或技术工作的离退休人员;
b、第二阶段接受过国际认证企业的相关人员;
c、第二阶段所有咨询与认证机构的市场人员和服务人员;
d、大专院校的教师和工商管理的学生;
e、广告人员和大专院校的离退休教师等。
3、就业定位
我国国际认证与咨询机构和咨询人员的裂变发展是随着就业定位而变化的:第一阶段国内咨询服务是无偿的,因而基本上只能请大专院校或大型国有企业的在职人员。
第二阶段的所有认证与咨询基本上是有偿服务,国内职务便利的人员成了主体;不论是国外机构或国内机构基本上是这些人员。
第三阶段的认证与咨询是一种无序竞争,其机构为节约开支;基本上请一个专职的退休人员,其它的全部兼职;兼职的自然是在职人员。
4、结合就业的正确做法
第一、规范认证和咨询机构。认证人员只是抽样的检验人员,而咨询人员则是体系的设计人员;两者有着本质的区别。实际工作中,认证人员是裁判员,决不能参加咨询(这是两个不同领域的内容);咨询人员应如同教练。认证人员的评价是符合性,咨询人员的评价是有效性;不存在相互串位。政府成立评审机构,公开招聘评审员(公务员);由评审员对审核员进行监督与评价。
第二、认证和咨询机构整合,在真正的市场机制下;整合出一批正规的大型认证和咨询服务公司;培育一批真正的专业化(专业在岗人员)的审核员和咨询师。目前认证市场进入很容易,审核员兼搞咨询,广告策划人员也搞管理咨询;把一个高级管理专家学者的领域变成一个集市是我国整体企业管理水平下降的根本。
第三、整顿国有企业和公务员队伍。目前兼职的主要是这班人,实际上是在职工作量不足的体现;为什么没有外资企业人员兼职就是最好的证明。
第四、整顿现有咨询与认证的人员;一方面从素质、能力、角色定位、实践经验、思维方式等方面进行评定,另一方面也要从年龄特征进行评定。这有利于行业在整体水平上能按其思想、方法和行为跟随国际的步伐,也能保持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第五、改变方向必然与原来的做法产生一些磨擦,更多地是与很多人的切身利益相关联;其实施有难度。这时除了政府的支持与决心外,更需要一些机构的主动调整。笔者1992年曾为一家钢铁企业做了一套改革方案,主要是通过其资产与要素的重组和整合后产生多元化的劳动密集型的产业结构;通过测算实施该方案后该企业不仅不下岗一人;反而可解决社会8万人就业。可是,该企业负责人竟然认为:下岗是国策,从而否决该方案而错失良机;2003年又出现政府出钱买岗就业的现象。
我们处在一个世界改革开放的时代,我们必须把就业与经济发展同步提高到能适应地方经济的生存与发展的高度;然而就业虽说是一个外力引导的过程,但它毕竟是信息社会管理精华的集成;劳动保障人员和政府在集成的信息上要充分理解、完全消化并创新,才能使它能在决策中产生作用。由于政府是快速嫁接就业这个平台的桥梁,只有这个桥梁稳固和方向正确;社会经济体和企业才能正确完善自己的队伍。所以要把主要精力放在审视现在的就业机会和问题,使就业与经济发展达到预期的目的;为我国企业的振兴和经济发展上做出它本来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