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组织面临内外部环境的剧烈变化,组织结构、工作模式、工作性质和工作对员工的要求等都随之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传统的工作分析模式越来越不能适应新形势的需要。企业管理者经常面临这样的管理困惑:一方面工作说明书越来越厚,工作职责规定得越来越清晰,而另一方面工作环境的不断变化,新的职责不断出现,岗位说明书既无法穷尽所有职责,也往往不能分清将该职责落实到哪个岗位、哪个人,于是新的职责往往成为无人管理的真空地带,到最后,花费大力气撰写的工作说明书最终被束之高阁。一、角色说明书的出现基于上述原因,西方的onmouseover=displayAd(4);onmouseout=hideAd(); onclick=linkClick(4);>人力资源工作者提出,应当以角色(作用)分析来代替传统的针对岗位的工作分析,提倡抛弃传统的职位说明书,代之以角色说明书,提倡在进行工作分析和编写说明书的时候,将重点放在角色(作用)上,更加强调结果而非过程。这种从关注“岗位”转变到关注“工作作用”的趋势更加适合研发团队、高层管理团队、销售团队、咨询团队等这种对以团队工作模式而非以个人为基础开展工作的组织。角色说明书与传统的岗位说明书的区别如下。

目前企业在这方面的探索还非常少,仅限于将角色说明书作为岗位说明书的一种补充说明。实际上,角色说明书的构建基础来源于角色模型。为此,本文结合正略钧策管理咨询公司多年的管理咨询和实践经验以及我们的初步研究,提出角色模型这个概念,并对其在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中的应用做初步探讨。角色模型是指以团队内各角色的工作流程和职责为基础,通过角色的分析,动态地描述和说明一个人作为团队成员所应发挥的作用,所应承担的角色责任和应产出的工作效果。可以用于对工作的指导,也可以用来判断产品、服务和工作方式的改变及其对团队成员的不同要求。通过构建角色模型,将过去对员工在点上的定位,过渡到在区域上的定位即角色定位,这比说明员工个人静态的岗位职责更为有用。应用到工作性质、任务类型和对员工要求都变化很大的项目制团队中,应用效果会比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