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景源:稳增长的核心是稳就业



     如何认识当前中国经济下行的局面?稳增长、调结构如何统一?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如何协调?

  针对诸多的经济热点和难点,国家统计局原总经济师、BMW中经智库专家姚景源在接受《中国经营报》记者的专访时认为,中国经济的基本面仍然保持稳定,未来经济工作的重点是要找到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三者之间的“抓手”,政府应该把投资的主导权让位给企业,发挥市场的正能量才能逐步释放中国的改革红利。

  中国经济两难处境

  《中国经营报》:上半年的统计数据显示,中国经济下行的趋势已经确立,很多人对此表示悲观,你如何看待当前的经济形势?

  姚景源:上半年中国经济要看两方面,首先还是要看到基本面状况。去年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今年经济发展提出的基调是稳中求进。

  从现实的情况来看,上半年中国经济保持了基本平稳的态势,即基本平稳,稳中有进,经济增长7.6%,去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的全年经济增长速度是不低于7.5%,基本的目标还是能完成。其次,如果把7.6%的经济增长速度放到全世界去比较的话也可能是最高的,从这个角度来说,中国经济还是保持了基本平稳的状况。

  同时,上半年经济上也有一些突出的成就,夏粮已经连续第十个年头丰收,对下半年的物价平稳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因为粮食价格是基础价格,粮价稳百价稳,另外,就业情况还算良好,上半年新增就业700万,完成全年900万新增就业的目标问题不大,长三角、珠三角仍然存在用工难的现象。而稳中求进的进即在改革方面也采取了很多的措施,比如已经取消或下放了156条行政审批权限,即所谓简政放权,这些都是经济运行中的积极因素。

  另外一方面我们也要看到问题:

  第一是经济下行的压力和产能过剩并存的问题更加凸显。经济平稳但总势下行,去年第四季度经济增长7.9%,今年一季度7.7%,二季度7.5%,连续三季度处于下行状态。经济下行会导致很多问题,比如财政收入会减少,今年上半年中央财政收入同比仅增长1.5%,过去都是20%、30%的增长。

  第二是对企业利润的影响,上半年规模以上的工业企业利润同比增长12.3%,其中98%集中在电力、石油加工、汽车、电子四大产业,多数行业还是微利薄利,企业利润状况不尽如人意。

 姚景源:稳增长的核心是稳就业
  第三,影响城乡居民收入,此前提出的两个同步其中之一的城乡居民收入增长和国民经济增长同步现在看来没有实现,上半年城镇居民收入增长只有6.5,没做到和GDP增长的同步,这些都是经济下行带来的负面影响。

  《中国经营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此前提到经济增长的上限和下限,你如何理解?

  姚景源:李克强总理说经济下行有下限,下限是什么?我认为就是就业,经济增长的本质是为了改善民生,民生之本就是就业,如果出现大规模的失业,那一切就无从谈起,但是就业又是个滞后指标,等它有所反应,又有些晚了,所以我们还是要防患于未然,稳增长是重要任务,但是稳增长现在恰恰碰到的是产能过剩。

  现在诸多的领域都是产能过剩,钢铁9亿多吨的生产能力,去年全国才生产7亿吨,全行业亏损200多亿元,水泥、电解铝等很多行业都是如此。

  现在不仅是上述传统的产业过剩,新兴的产业也出现了产能过剩的情况,风力发电,设备闲置能力40%,光伏产业2010年的全行业毛利率有30%,2011年降到10%,现在已经是全行业亏损,化解产能过剩是一项重要的任务,但是其代价就是损失经济增长速度,现在遇到的经济下行,还要稳增长,这就是一个两难的处境。

  稳增长、调结构

  都应发挥企业主体作用

  《中国经营报》:中国经济面临的问题现在看是多元的,是综合性的问题。

  姚景源:是的,除了产能过剩之外,当前企业还面临各项要素成本价格都在急剧上涨的局面。劳动力、土地、动力能源、环境保护成本都在上涨,生产企业因为产能过剩,又不能把要素成本上涨转移到产品价格中去。企业本来应该通过技术进步和劳动生产率提高来吸纳成本的上升,但是现在我们的企业恰恰缺乏这种创新的能力。此外,金融领域存在潜在风险,经济增长受到资源与环境的约束日益加剧等等都在制约中国经济增长的潜力。

  观察经济运行,“克强指数”是个好的参考。用电量、铁路货运量和贷款数量,这三个数据不容易造假,不容易受到地方政府的干预,可以比较客观地反映问题。去年十二月一天的用电量是140亿千瓦时,今年年初的一二月份就降到129亿千瓦时,近期有所增长,但仍然没有回到去年的水平。铁路货运量今年一月份全国是3.44亿吨,二月份是3.1亿吨,环比和同比都在降低,直到今年六月同比都是负增长。贷款也是如此,总体看来是经济需求不足,这就是经济下行的最直观写照。

  《中国经营报》:导致中国经济下行的原因有哪些?

  姚景源:我认为,经济下行的原因首先是出口受阻,是受到外部经济疲弱的影响。其次是我们出口增长的方式和结构出了问题,高科技产品出口没有受到阻碍,传统产品的出口却出了大问题,纺织服装,箱包玩具等等传统产业的出口都下滑得厉害,今年的出口相比去年会好一些,下半年会比上半年好一点。

  因为外部环境会好起来,但中国经济还是要把扩大内需作为基本的方针。

  《中国经营报》:扩大内需已经提了若干年,似乎难以一蹴而就?

  姚景源:所谓内需说白了就是投资加消费。投资分三块,基建投资、工业投资和房地产投资。基建投资近期下滑得厉害,但我认为中国提升对基建的投资还有相当大的空间。基础设施投资要有超前意识,同时要解决谁是投资主体的问题。过去完全依靠政府投资的方式我认为是不合适的,应该集聚全社会的资金包括民间资本的进入,企业应该成为基础设施投资的主体,政府应为企业的投资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基础设施投资要找到稳增长、调结构和惠民生的结合点,不能像以前只是着眼于经济增长。

  最近的棚户区改造,增加信息消费等加大投资的政策就是能促进这三者结合的最好抓手。

  我始终认为,稳增长和调结构的主体都应该是企业,要发挥市场的正能量,要全方位地调动企业的积极性,这需要加大改革的力度,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

  除了基建投资之外,工业投资上不去,经济在往下掉,所以最重要的是要发展实体经济。一个国家只能靠踏踏实实地发展实体经济才能富裕,当前最重要的是要对实体经济实行比较大规模的减税措施。

  房地产投资还是要坚持宏观调控,我始终不赞成对房地产用打压这个词,但是要让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房价不受约束地增长对政府企业和个人都没有好处。

  在解决好投资问题的同时,通过完善社保、放开市场等一系列措施增加居民收入,这样多管齐下才能真正提升居民的消费能力,中国经济才能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长久之道。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9101032201/34375.html

更多阅读

美国当前教育改革:21世纪的核心技能_左岸右岸

美国当前教育改革:21世纪的核心技能【按语】2013年山东省高中教师远程研修的主题是“英特尔未来教育项目”,关键词之一是“21世纪技能”,这也是美国当前正在推行的教育改革的核心。资料来源:21世纪技能协会(www.21st

姚景源:应对经济下行需对症下药

     为什么当前中国经济出现下行?下行的原因是什么?我们只有把原因搞清楚了,才能对症下药,才能解决问题。  客观地说,我们对2008年、2009年的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造成的影响的认识是比较全面,比较准确,所以当时就果断采取了措施,以至

姚景源:中国经济结构调整要依赖财政政策

   即将到来的2013年,中国经济将走向何方?  从2011年一季度开始,直至2012年三季度,中国经济经历将近七个季度的经济增速下滑后,终于在2012年第四季度开始触底反弹,业内预计2012年第四季度经济增长速度将会回升至7.8%,高于第三季度的7.

姚景源:让“世界工厂”变为“世界市场”

     外部出口受阻,内部需求不振,内外交困,中国经济面临严峻考验。  “过去我们在国际化的分工,基本上处在国际产业链的末端,缺少自主知识产权,贴牌生产,赚微薄的辛苦费。现在我们要通过国际化不断提升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国家统计

声明:《姚景源:稳增长的核心是稳就业》为网友退不出回忆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