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佛山上的佛像和上山的台阶是同一座山上的同一种石料,于是台阶对佛像说,凭什么我们被人们踩着而去拜你?佛像淡淡的说:因为你只挨了四刀就行了,而我却是千刀万剐方成佛。
这个故事在《于丹论语心得》中已经被借用过一次,今天不妨再借用一次。根据弗洛伊德的基本主张,人都按照“享乐原则”与“现实原则”决定自己在现实生活中的选择。所谓“享乐原则”就是“直接地满足需要”;“现实原则”则是思考一下:“我这样做对吗,要怎么做才对?”例如,一个人在森林里迷路,走着走着肚子饿了。根据“享乐原则”,这时候应该立刻吃东西,如果没有东西吃,就必须退到“现实原则”,想办法觅食。
如果我们做任何事情,都坚持“享乐原则”,到最后可能什么也得不到。因为当时我们无法立即满足时,如果不去思考以什么方式满足需求,需求就不会被满足。反之。如果能够思考“该如何满足需求”则会分散原本对需求的注意,而专心从事寻求满足的过程。换句话说,现实的原则可以延迟我们立即的需要,并使它得以升华。
《情感智商》中有一个例子,叫做“糖果实验”,实验对象是4岁的孩子。首先给孩子两个选择:第一个选择是可以立即吃一个糖果,这是属于“立即满足”;第二个选择是可以吃两个糖果,但是必须等一位大哥哥出门再回来,而等待的时间是不确定的,这就属于“迟延满足”。最后的调查发现,选择两颗糖果的,长大后往往比较有成就。
人从生下来,除了在出生初期,母亲出于母爱与本能,往往能对婴儿的需求“即时满足”,其实主要是喂奶以及满足孩子被抱一抱需求,在以后的成长过程中,类似于这种哭了就有奶吃的“即时满足”则越来越少。
但是,在孩子心灵的刻录期(大际在0-7岁期间),如果父母倾向或者有能力于满足孩子的“即时需求”,则孩子一生都生活在“即时满足”追求中,而拒绝、抗拒、逃避、恐惧“延迟满足”;如果父母没有能力或倾向刻意不满足孩子的“即时需求”,则孩子会本能地追求“延迟满足”,而压抑、放弃、恐惧、抗拒“即时满足”愿望和要求,哪怕唾手可得满足都唯恐避之不及,一定要经历许多等待和挫折,方敢接受享受。当然这是人之初的两处极端倾向,现实的情况会更加错综复杂,但总的来说,世界上没有一个人的在生命初期获得的境遇是完美无缺的。基本的事实是:世界上没有人可以永远都生活在“即时满足”的快乐中,所以人生的快乐都必须有“延迟享受”过程。据德国心理学家的对比测试,娇生惯养的孩子往往比严加管教的孩子更容易成功,因为他们始终不放弃享受的快乐的追求,最终是以事实上“延迟满足”取代了原本追求的“即时满足”;但是严加管教的孩子,则在需求产生之时就会产生本能的压抑和控制情绪,以至于更容易放弃自己的需求和追求,或者缺乏追求愿望和需求满足的动力和创造力,但是,这仅仅代表人的心理起点,追求快乐和享受最大化,是人之常情和人之常态,每个人都会从自己的心理起点出发,开始自己的人生路。所以人生的学问都在因愿望和需求不能“即时满足”后,享乐的内容与追求享乐的过程构成了千差万别、丰富多彩的人生,简单地说白是愿意挨“四刀”后还是“千刀万剐”后。
但是即使人生做好了千刀万剐的准备,或者真的经历了“千刀万剐”后也未必就一定能成“佛”,一定能满足自己的愿望和要求,因为即使是“千刀万剐”还是有学问的,如果剐得不当,千刀万剐后就会成为粉末和碎石。
深圳电视台有一档少儿节目,叫《饭秀了没?》,有一次,主持人强子让表演节目的孩子拍卖一幅他画的画,让他自己开价,结果他开出的价5元,实际拍卖价是100元,拿到钱的时候,孩子惊讶的说:“哇,一百元喔,好大的钱哦”。
当时我真的感到非常惋惜,一个天真烂漫的孩子,有钱与没钱的标准就因为父母教育的失误,而陷于一个沉重的生命模式中,而孩子将来因为这个模式和为超越这个模式付出沉重的代价。
设想一下,一个孩子把100钱当作有钱,以后成长道路上就以上为坐标的起点,然后从100元上升到1000元,再从1000元上升到10000元,再从10000元上升到100000元,……,人总是本能以十倍率比较来比较有与无、多与少。大部分的家长与孩子都是这个模式中提高自己有钱与没钱的标准的,而且大都是从5元和10元开始的。
如果在孩提时期给孩子一个更高的标准,就会在生命模式中比别人略胜一筹。前几年笔者曾经做过这样的试验,也让朋友做过这样试验,在星期天让孩子尽情地、随心所欲地花钱,父母权当他的钱包,结果大部分的孩子连一千元都花不出去,在开始的“疯狂”地满足后再也不知道买什么好了,而开始“疯狂满足”的都是一些向往已久的小玩艺,玩具、书、文具还有就是吃的。
从此以后,我对孩子的零花钱标准及时进行了调整,在上初中的时候,一千元以内的开支由孩子自由作主,为安全起见把钱存在银行卡内交给他,即使丢了也无妨。在上高中后我把标准又提高到一万元,反正他的银行帐上有近一万元存款,同时教给他如何在分配半年、一年的定期存款和活期存款的比例,保证手上随时有现金可以支配,同时还有利息收入,以此培养他的理财和用钱挣钱的能力。相信,这种方式比一味地娇生惯养和压制孩子的愿望或需求的做法要好的多。
所以对孩子的教育上,永远是这个主题,要放大、引导他的愿望和需求,并把他们的愿望和需求变成为之努力或可以实现的目标,然后教会他们如何实现,如此就能丰富他们“延迟满足”的过程和快乐,这等于在生活中教会孩子生活,在成长的过程中就交给孩子一个丰富多彩的人生。
从现实生活状况来看,六、七十年代以前出生的人,愿望和需求大都被压抑,而容易陷于于“延迟满足”的痛苦中;八十年代以后出生的孩子,又因父母和家长的娇生惯养而习惯于“即时满足”的体验和享受。由于大都没有很好的引导与教育,步入社会后,要么被自我本能的压抑压得喘不过气来,要么愿望和需求不能被满足而处于时常的愤怒和痛苦状态,最后形成叛逆的心理,把愤怒和抱怨一起抛向“不公平”、“不人性”的社会,而成为一个愤世嫉俗的青年,简称“愤青”,以至于小小年纪就深陷于世态炎凉的感叹和悲哀之中。原因其实很简单,是因为在他们成长的过程中,没有人告诉他们,在愿望和要求不能被“即时满足”后,该如何面对和处理,这也就是我们教育的问题,传统教育只教人们如何读圣贤书,不教人们如何成为圣贤人,如何去面对人生的“千刀万剐”,这是中国传统教育的一大遗憾,也是传统教育总在制造读书人悲剧的原因。
虽然千刀万剐的寓言故事,告诉人们一个普遍的道理,世界上没有随随便便的成功,成功都是历经苦难方可取得,但是光有苦难没有磨练显然是会有好结果的。昨天晚上在网上遇到一东莞的律师同行,他和我一样,也有过法官的经历,因为读过我的书和文章,所以对话比较直接。简单地聊天后,他表达了他的无奈和迷茫,而我从QQ视窗中的随随便便的对话和光怪陆离字体、字号和颜色中,就能判断出他是一个怎样的律师了?
于是我问了他几个问题:
1、 你平常言谈举止,穿衣打扮是不是保持职业状态,让别人一看你就知道是一名律师?
答;没有想过,反正很随便,甚至是不修边幅。
2、 有没有对你交往的人进行分类,选择对你最有帮助的人进行交往?
答:我有很多朋友,但从来没有这样想过。
3、 有没有想过如何突破业务瓶颈?
答:想过,但还没有找到好办法。
4、 你有没有向别人学习如何尽快地开拓业务?
答:我有很多律师朋友,经常和他们在一起交流。
5、他们是不是都是做得很好的律师,案源和业务都很充分?
答:彼此彼此。
6、有没有参加过企业培训?
答:没有,我也没那么多钱。
7、你一次500元、一年2000元的培训费都交不起吗?
答:有这样的培训吗,我怎么不知道?
8、你有没有自己的成功标准?
答:成功的标准很多。
9、你的标准是什么,有没有为自己定义一个标准?
答:没有。
……
从上面的对话内容可以判断出,显然这名律师现状不是很理想。生活状态与职业状态不分;工作评语言与生活语言不分;工作生活中既没有目标也没有方向;口袋里既没有太多的钱,现实的能力也赚不到太多的钱。从法官到律师急切地渴望有足够的案件来展现他的专业能力和个人价值,但是事实上还没有足够的当事人委托他。所以现在天天在经历愿望不能被满足和伸张的痛苦,但是又不知道如何突破,形象地说就如一头拉磨的驴,虽然对现状强烈地不满,但又不知道也没有勇气摆脱缰绳和石磨对他的“牵挂”,光有苦难没有磨练,苦难就会成为永远无法摆脱的魔咒。
于是我只能用自己亲身的经历启发他:我从做律师的第一天起,就没有放弃自己的专业追求,十余年的时间创造了一个属于自己专业--管理律师,在深圳五年的时间我通过不断与企业家在一起共同学习,修炼、探索、成就了自己的专业,同时把自己的经历总结出来与天大家分享,并得到了年轻律师的普遍认同,在此基础上出版了《穷律师、富律师》和《从实习走向大牌》二书,与此同时把对企业管理中的感悟和心得写了出来,受到企业界、管理传播界的认同,我目前的定位是为愿意成为行业冠军的企业提供管理律师服务,目标客户锁定在每个行业的前十名,目前我事业中的朋友也都来自我的目标客户和有能力为我的目标客户提供服务的一群人。为实现这个目标,今年我去北大读书,与全国的企业界的朋友共同学习,一方面进一步丰富自己的专业,同时也是为了结交更多的企业界的朋友。如果没有十年磨一剑的勇气和坚持,要想在律师界取得成功和自己想要的成就,只能等待天上掉馅饼了。最后建议他尽快为自己制定一个五年计划,然后一步步实现它,一切从学习开始,在这五年既要学会挣钱还要学会理财、投资,这样才会有丰富多彩和有保障的人生,从财务自由走向心灵自由。
相信,类似于这位律师同行状况的是普遍存在的,尤其是刚刚走上社会的年轻人,大都面临这样的窘境,或者苦于不知道想要什么,或者苦于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但不知道如何实现的满足自己的想法和要求。二者都是有不得不面临的苦难,而没有刻意的磨练,也似乎总是在自己设定好的磨房中打转,或意志消沉以至颓废或把希望寄托在有朝一日能日行千里的梦想。
回到本文开始的故事,挨上四刀只能任人践踏,千刀万剐方可成佛,但是无论是四刀还是千刀都必须是有的放矢,心中有佛方可成佛,一刀一刀都必须有事先精心的策划与安排的,没有一刀是随意剐出来的,只有经过如此精雕细刻的人生,才是可以享受真正的品味、快乐和成功,否则千刀万剐以后的,不是一堆堆乱石,就是一袋袋的粉末。
至于如何规划和选择人生,还是借用著名的苏格拉底摘苹果的故事来说明吧。
学生问哲学家苏格拉底:“人生是什么?”苏格拉底把他们带到一片苹果树林,要求大家从树林的这头走到那头,每人挑选一只自己认为最大最好的苹果。不许走回头路,不许选择两次。
在穿过苹果林的过程中,学生们认真细致地挑选自己认为最好的果实,可等到了苹果林的另一端,大家又不约而同地请求再选择一次。其中一个学生请求说,“我刚走进果林时,就发现了一个很大很好的苹果,但我还想找一个更大更好的。当我走到果林尽头时,才发现第一次看到的那个就是最大最好的。”
另一个学生紧接着说:“我和他恰好相反。我走进果林不久,就摘下了一个我认为最大最好的果子。可是,后来我又发现了更好的。所以我后悔了。”
苏格拉底笑了笑,语重心长地说:“孩子们,这就是人生──人生就是一次次无法重复的选择。”
那么,怎样才是正确的人生,如何才能摘到最大的苹果?现实的做法是:
1、把经过苹果园的路程分为三个阶段;
2、在第一阶段,找到最大的苹果,然后再找出次之、再次之的平果;
3、在第二段进行对比,是否有更大的苹果,对排列进行调整;
4、在第三阶段,先立地不动,用眼睛观对前方的苹果进搜索、行察、比较,发现最大的苹果就毫不犹豫立即摘下。
完美的人生不过如此,在磨难中磨练自己的规划的能力和选择的能力,既要忍受前两阶段的“延迟满足”的磨难,并磨练自己选择目标和实现目标的能力的,这样的人生才会丰富多彩、无怨无悔。
所以人之初的第一阶段,不是匆忙选择,而是多看、多学、多实践、多积累,在一次次的大胆地尝试中找到自己最有热情、最容易做到顶尖、最有价值的人生或事业目标;然后在总结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重新调整的明确自己的人生或事业目标,最后全力以赴实现之。从国内外企业家成功的经历来看,第一阶段往往需要五到十年,第二阶段也需要五到十年,在明确自己的人生的使命和目标后进入第三阶段,然后用一生的时间来实现自己的使命和目标,而第一第二阶段(二十年左右的时间)往往都是历经磨难,在磨难中磨练的意志和能力,最后倾其一生的所有,以非凡的创造力实现自己的使命和目标。
总之,人之一生,在苦难和磨练中站起来的才是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