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强、席酉民之:全球化整合正文(5)
对冲席酉民:造船业我不太懂,但是前几天我在南京碰到一个房地产厂商,也欲投资造船,当时我还不太理解,我想肯定是看到了某些机会。那么朝前看,当今世界的管理,对管理者、对企业的领导人也一个很大的挑战,因为世界变化太快:油价一夜之间暴涨,还有人民币与美元的汇率问题,以及世界的战争问题……既然你们定位为世界级企业,那么未来哪些变化趋势是你们吃不透的?哪些变化趋势,你们预计可能会发生?你们准备怎么样来应对?我觉得这是对世界级企业的老总,或者想成为世界级企业的老总,必做的家庭作业。 陈强:未来不可捉摸。我们谁也料想不到“9.11”,料想不到次贷风波,料想不到汶川大地震。这些都是突然爆发出来的不可预知的重大事件,甚至影响着整个世界的格局。但是,很多大事件爆发之前,都会有蛛丝马迹,这是变化的前兆。真正优秀的企业家会看到这些前兆,从而采取风险规避措施。我们跟高盛合作之后,最显著的变化之一,就是知道了风险评估与防范非常重要。过去我们总是一个劲地往前冲,说我们要创造最好最美的东西,但没有注意到脚下的巨大陷阱。这也是诸多中国企业家最后摔跟头的地方。aihuau.com我们与高盛讨论过人民币升值问题。当时我们的直觉是人民币会缓慢升值,因为政府可能不愿意让它快速升值,那样会对中国的出口竞争不利。可是高盛的看法不一样。高盛说以中国目前的经济状况,如果人民币不快速升值,中国政府没办法应对。于是我就与之讨论。前段时间高盛又高调地提出,今年的石油价格铁定要超过150美金/桶。虽然这些预测到后来未必一定正确,但是,与这些国际分析师接触后发现,他们会有很多不同的理论,不同的理论会得出不同的结论。我们与他们的合作,就是要提升我们自己的分析判断能力,站在全球化的角度来观察世界,预测未来。当时我们提出如何应对人民币的升值风险。D.E.Shaw基金提出一个很重要的概念:对冲。D.E.Shaw是全球著名的对冲基金,通过对冲风险来获取收益。这也给我们做企业的一个启发:企业如何计算盈利?一旦风险来了,将所有的盈利都吃光了,企业怎么办,用什么方法来对冲风险?钢材涨价也是一种风险,造船企业选用什么方式来对冲?当然,规模化越大的企业、国际化越强的企业,其对冲方法就越多。但相应地,对老总的要求也就越高。 许多国有企业不做对冲,遇到风险,无法坚持了,国家补贴;还不行,国家再补贴。民营企业没有来自国家的保证,怎么办?必须用对冲方式减少风险。我们已经将总部移师香港。目的就是利用香港这个世界级品牌,整合全球资源。而不单单是中国大陆。熔盛最先将总部放在上海,上海作为中国的金融中心,整合全国资源是够了。但是要整合世界级资源,只有放到比它更为开放的香港。这个平台更开放,整合国际资源的力量就更为强大。
席酉民:我准备给我们的对话起名为“国际化整合”,而不是简单的整合。其实中国也有部分企业意识到这一点,比如柳传志。柳传志早期做一件事情,先看有没有市场,再看有没有资源,最后看有没有人。后来他又追加了一条:判断一件事情能不能做,除了需要有市场、资源、人员外,还有一个“风险”—一旦发生风险,能不能承受?能承受就做,不能承受,不做。另外国际通用公司也重视您前面所讲的“规模化”观点。企业一定要有规模,要跨地域、跨国际。规模足够大,打靶的时候允许脱靶几靶,脱靶了还能够回来。可是对于小企业,情形就大不一样,小企业一脚踩空就彻底完蛋。你们公司在多种资源进入的情况下,实际上形成你对风险的对冲。就像李嘉诚,涉足六七个行业,有的行业收益率20%多,有的行业收益率只有5%~6%。没关系,整合起来,平均收益在百分之十几到二十,那么晚上就可以安心睡一个好觉。因为无论国际市场如何变动,企业里边都有弹性。
更多阅读
陈强、席酉民之:全球化整合正文(8)
席酉民:他们两个公司,和你们自己,三个公司坐到一起,弄一个信息系统? 陈强:是的,在信息系统建设中,基础管理的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数据的输入。数据输入是一个规范化的问题,如果数据输入出现差错,就会带来使用者的麻烦,而不愿意使用该系
陈强、席酉民之:全球化整合正文(7)
席酉民:另外还有额外的收益。因为国际设计更为知名,当最后将产品推向市场时,更容易得到市场的认可。 陈强:这就是理念的差异。中国人老是用成本估值,而不是按照真正的市场价值估值。如果真正按照市场价值估值,为什么不去选择国际外包
陈强、席酉民之:全球化整合正文(6)
数字、模型……研究院?席酉民:刚刚上面提到了,高盛等基金进来之后,需要企业拿出一个有效的员工激励方案。不仅仅需要企业领导人英明,而且他带领的团队也要强大,这又是一个非常好的公司治理问题。我们常常讲,企业是干什么的呢?企业就是资源
陈强、席酉民之:全球化整合正文(4)
席酉民:选择国际资本市场,不仅仅出于企业对国际资源的更为亲睐,还在于两个资本市场对于资源的判断与选择。国内有利润指标考核,国际则主要判断企业有无潜力,有潜力就支持你。不过回头来看,从江南造船厂到“外高桥”,再到新建设的船厂“熔
陈强、席酉民之:全球化整合正文(3)
陈强:我必须得插播一段小故事。我去外高桥时,参观了许多国际知名造船厂,而且刚好在欧洲做了一个咨询,结果发现,中国的造船业与国外的差距甚巨。用造船界广泛应用的生产力评估方法“工时/修正总吨”计,韩国当年的平均生产效率为每修正总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