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营销总监成长录
弹指一挥间,我进入了35的年龄。如果说要在营销生涯中寻找关键点,那么我自己的体会是,营销人一般而言平均5年一道坎。大约25、30、35、40岁等都是关键点。之所以说这些年龄是“关键点”,一般而言是因为这些年龄与营销工作中的一些关键岗位所须要的年龄与阅历相符。当然,这也并非绝对,笔者所说的年龄节点,只是一个象征,并非包括“少年得志”与“大器晚成”者。如果说25岁是区域经理(或主管)或办事处经理的适宜年龄,那么30岁则是部门经理或区域总监的适宜年龄。而35岁则是一个事业部老总(操盘手)的适宜年龄。今天我想站在35的年龄节点,与营销中的新手谈谈自己的一个观点。
毕业十余年了,有成功的喜悦也有失败的教训。近来,我经常收到一些刚入行的营销人员的来信,就工作中的方方面面的问题向我请教。说实话,我是一个天资十分愚钝的营销人。以我的功力,解答这些问题常常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其中问的最多的问题之一竟然是“担忧自己是否适合从事营销”,或者问些与此相似的问题。比如是继续做销售还是转行做技术?比如做销售好还是做市场好?比如年龄偏大了,做销售前途无望咋办?
遇到这类问题,我的回答往往是六个字“不要怕、不要悔”。
我们先从一个故事说起。我想起了我小时候看过的一个故事——
在并非遥远的过去,一个年轻人准备离开自己的家乡,去遥远的外地闯荡江湖。年轻人心中忐忑不安。不知道前面的路该如何的走。于是,临行前,他去拜别本村的族长—一个德高望重的老人。兼讨教一下族长的想法。去到族长家时,老人正在临贴练字。年轻人恭敬的站在一边说明来意。老人语重心长的写下三个字:“不要怕”。随后补充道:这是我送你的三个字,另外还有三个字等你告老还乡荣归故里时,我再给你。于是年轻人拿着三个字奔前程去了。光阴似箭,日月如梭,一晃30年过去了。昔人年轻人变成了老者。昔日的老者—族长早己变成一捧黄土。30年来,这位昔日的年轻人,早己功成名就。有过成功的喜悦也有过失败的教训。但不管怎样,他都矢志不渝的按老人意思去做(不要怕)。最终,他还是决定到自己的家乡,不仅是叶落归根,还有昔日族长答应他的另外三个字——他想知道答案。
回乡,第一件事就去拜谒族长的家,接待他的是族长的儿子。族长之子早知他的来意。说道,父亲相信你一定会来。早己写好三个字让我交给您。昔日的年轻人必恭必敬的接过来小心翼翼打开一看,原来写的是:不要悔。
是的,“不要怕、不要悔”。人生乃至营销就这么简单。他是一生闯荡江湖最简单的概括。是我与营销晚辈想要分享的观点,也是我要时时刻刻提醒自己的一句话。
先说“不要怕”。
每个人的职业生涯里,常常有大大小小的困难与挑战。也有各种“莫明其妙”的谎言,甚至是流行的谎言。这些混帐的、未经证实的谎言担误了不少人、害人不浅。比如“你不适合创业”、“你不适合做销售”、“销售要学会吃喝嫖赌”、“淡季做市场、旺季做销售”“木桶理论”等。遇到这种问题,我总是反复告诫自己:不要怕、不要怕。比如,有一次在给学生讲课时,有个刚毕业的大学生问我,创业的人须要具备哪些素质。我把这个问题反问现场的学生,现场答案五花八门,比说如需要好项目、需要资金、需要人脉、需要财务知识、需要前瞻性眼光、需要懂得管人……我直截了当的告诉他,要的就是决心(不要怕)。学生很意外,其实大家都知道用百度一搜索,一堆堆答案必定导出不穷。但我反问学生,谁刚开始创业时具备这么多能力?在中国的创业者中,刚开始都不具备这些能力。我与学生所在的企业老板,不过是一对连初中都没读完,为生活所迫来广东“捞世界”误打误撞闯出一片天地的创业者而已。这些人腰缠万贯、身家显赫。现在看起来“道貌岸然”,当初都是市进的的“贩夫走卒”而己。哪里会具备什么战略眼光、财务知识、人脉关系……所以,想好了,不要怕!大胆的去做才是正道。
再说“不要悔”。
是不是只要努力,不要怕就一定能保障成功呢。那道未必。有人千辛万苦收获却很小,有人不劳而获,有人投机取巧。中国俗语讲“大富由命、小富由勤”、“尽人事、听天命”。连曾国藩这样达到了儒家所谓“内圣外王”者,在评价自己的一生时,也把自己一生的成功一半归之于“天意”。所以,只要努力了,就一定有收获。只是收获有大有小而己。“不要悔”,就是不必太耿耿于怀。否则,受伤的是自己。
事前“不要怕”,事后“不要悔”,蕴涵的是典型的“中国智慧”。参透了,够我们受用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