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七”的任务和以前不同。“神七”的航天员要出舱活动。 迅速回忆一下中国在载人航天踢出的标准前三步。 2003年的“神五”,鹃啼初试。宇宙飞船载人升空,船到人到,踢出第一步。中国继苏俄美国之后,晋登载人航天三强国。aihuau.com 2005年的”神六”,大鹏展翅。航天员从返回舱进入为太空作息而设计的轨道舱,演出在太空中五天的生活工作秀,踢出第二步。中国以独立的智慧和能力,赢得了国际社会的尊敬和喝彩。 2008年的“神七”,鹰唳长空。航天员出舱活动,太空行走,展示中国在太空中维修和紧急应变能力,为“神九”以后宇宙飞船对接、空间站组装任务铺路,踢出第三步。 这基本前三步一定要一环扣一环踢出,中国才能建立起载人航天完整的基本实力,被国际太空强国认可,正式取得国际载人航天俱乐部金卡会员证。金卡会员只有三名,俄罗斯、美国和中国。
![任务收集器羞耻任务 任务](http://img.aihuau.com/images/a/0602020606/020607581723560241.jpeg)
“神七”宇宙飞船的结构,和“神五”、“神六”略有不同。为了出舱,“神七”将轨道舱改装成气闸舱。气闸,顾名思义,是为了平衡压力而设计的。出舱的程序是两位航天员先穿过内气闸门,进入气闸舱,关死内气闸门,穿上舱外航天服(以下皆称出舱服),开始预先吸纯氧气排氮气一段时间(最短40分钟,最长可达3小时),调整身体的生理状态。吸氧排氮动作完毕后,两位航天员做出舱前最后检查。一切就绪后,就把气闸舱内的空气抽入到返回舱,直到真空,然后打开气闸舱通往太空的另一扇外气闸门,一位航天员出舱,一位航天员留守在气闸舱内打下手(图1)。任务完成回舱后,依相反程序操作两扇气闸门,回到返回舱。回程是由低压向高压前进,不需生理适应时间,就可直接由真空太空,通过气闸舱,进入一大气压下的返回舱。 虽然“神七”的航天员只出舱一小时,但这一小时的工作成果,打开了另一维崭新的空间,把中国载人航天事业推上了更高的一个境界。 “神七”航天员在舱外时,还会顺手释放一颗伴飞小卫星,同时也在舱内进行一些微重力实验。 2008年4月25日,中国为“神七”任务发射了一枚在地球同步轨道上运作的数据中继卫星“天链一号”,同时又新增了两艘远洋通讯船(图2)。加上中国现有的地面通讯站和其它四艘“远望号”通讯船,“神七”62%的轨道皆已纳入通讯系统。这是中国载人航天通讯上一项重大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