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多宝VS健力宝:超越时空的对话——事件营销的病毒效应
在加多宝与健力宝、陈鸿道与李经纬之间,相似的崛起机遇,相近的成长速度,相仿的营销路径,相合的企业性格,相近的产权瓶颈,相同的政商困局,使两家企业、两个品牌、两个人具有太多的可比之处。在佛山三水市和东莞长安镇之间,空间的间隔只有区区100公里;而在健力宝和加多宝之间,时间的跨度却整整24年。 24年的跨度,对于中国企业而言,经济与政策的变化早已翻天覆地,健力宝与加多宝,李经纬与陈鸿道,原本已经没有太强的可比性。然而,相似的崛起机遇,相近的成长速度,相仿的营销路径,相合的企业性格,相近的产权瓶颈,相同的政商困局,又使两家企业、两个品牌、两个人具有太多的相似点和可比之处。 或许,健力宝与加多宝之间,需要一次超越时空的对话,而本文则希望能够成为这次对话的媒介。aihuau.com事件营销的病毒效应 在举世瞩目的四川汶川大地震后,家住北京的王海和很多人一样,成为了王老吉的忠实用户。在这之前,由于口味原因,王海对这个凉茶品牌并不怎么感兴趣。很显然,王海这次对于王老吉的追逐主要来自于口味之外的情感因素。 如你所料,王海与王老吉之间最直接的情感来自于“亿元捐款”事件。 2008年5月18日,中央电视台一号演播大厅的抗震救灾大型募捐活动现场,加多宝的代表高高举起了捐款1亿元人民币的标牌。 这深深地撩动了深藏于王海心底的爱国主义情感。事实上,与王海一样受王老吉感动的人并不在少数。随即,百度贴吧、天涯等各大论坛上开始相继出现类似“封杀王老吉,号召网民买光王老吉,上一罐买一罐”的帖子,在爱国主义情感的渲染下,这些帖子理所当然得到了众多网民的支持。“要捐就捐一个亿,要喝就喝王老吉”之类的短信也在人群中像病毒一样迅速传播。 就这样,王海加入到了“买光”王老吉的网友行列中。 这是今年35岁的王海第二次因为非口味因素而接纳新的饮料品牌。上一次还是24年前,只有11岁的王海第一次跟风追逐了一种突然流行起来的饮料——健力宝。 镜头切换到24年前,健力宝在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时,与王老吉一样的“病毒式”营销同样取得了意外的成功。 那一年,中国女排实现了“三连冠”的霸业。这自然引起了国际社会对于中国女排的强烈关注,各种八卦新闻也随之而来。当年8月11日,日本《东京新闻》发表了《靠“魔水”快速进击?》,记者猜测“中国运动员取得了15块奥运金牌,可能是喝了某种具有神奇功效的新型运动饮品——健力宝的缘故”。很显然,这是一篇信手写来的、没有经过任何采访与核实的稿件。随团采访的《羊城晚报》记者将之妙手改写成了《“中国魔水”风靡洛杉矶》。当这条“出口转内销式”的新闻刊出后,被迅速广泛转载。
谁也没有料到,这两条严格意义上的“假新闻”,竟然成就了一个饮料帝国的崛起。这便是抓住公众注意力展开事件营销的神奇魅力。 事实上,健力宝在当时除了供给中国奥运代表团以外,在国内市场上甚至尚未上市。从此,健力宝一夜而为天下知,业绩也开始扶摇直上。点评: 不同的时空,相似的崛起,造就了两个盛极一时的品牌。两家突然奔腾出来的企业的气魄,无与伦比,然而在崛起的背后分明又都充满了偶然、侥幸、浮嚣,缺乏科学而厚重的价值体系支撑,将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考验着两家企业的生死。
更多阅读
加多宝公关为何屈服于伊一“口误”? 伊一口误说成什么了
从2008年一亿元捐款,到封杀王老吉,到2012过亿赞助《中国好声音》,借助热点话题营销让加多宝的营销公关之路意气风发。然而,此次借势9月30日《中国好声音》主持人口误,打弱势牌,欲对品牌再次进行区分识别,却剑走偏锋。第一阶段(9月30日——
加多宝营销策略分析 格力营销策略
关注加多宝与王老吉的战争有一段时间了。印象很深刻的是当时网上流传的一篇帖子,论坛、微博、QQ群都在疯狂地转载,为加多宝赚取了不少的同情分。一个被亲爸亲妈没好好养的孩子,被后爸后妈养大、养出名了,亲爸亲妈马上就跳出来说这个孩子
加多宝与王老吉 加多宝VS 王老吉全面开战
加多宝和广药对红罐凉茶的广告宣传铺天盖地,寸土必争:加多宝巨型广告牌占据着广州机场A区出港位置,王老吉则在A 区入港通道竖起了牌子,没过几天,旁边大型的液晶广告屏上又滚动出了加多宝的广告。同样的蓝底红字,加多宝说“怕上
王老吉加多宝案例分析 加多宝王老吉公关战 传统和社交媒体隔空对垒
虽然,关于“王老吉”商标之争早已尘埃落定,但广药王老吉与加多宝之间的公关战却愈演愈烈,双方争议的焦点也从商标、红罐归属权、配方等逐渐蔓延到宣传内容和方式。 最近,加多宝在各大媒体轮番播放的《传人篇》广告,在王健仪
广药集团与加多宝诉讼 广药VS加多宝 渠道争夺进入白热化
从加多宝万言书喊冤到王老吉后人就祖传配方再次为加多宝站台,加多宝与广药之间的口水战轮番上演,但在表面喧嚣的背后是双方在渠道上的真正较量已进入白热化阶段。 “现在广药王老吉的势头起来了,双方在渠道、终端上的争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