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潮涌可能是中国企业界出现在2008北京奥运会观赛台上次数最多的人物之一。接受《中国新时代》采访的两天前,他就在国家体育场见证了男子百米赛跑世界纪录的诞生,而在接受记者采访的第二天,他又到北京工人体育场观看男子足球巴西对阿根廷的半决赛。
“我们一家人都喜欢体育运动。我儿子最喜欢的是赛车和足球,女儿最喜欢的是滑雪和网球。”这位信中利国际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告诉记者,一年四季,他会根据气候的不同参与各种体育运动,从游泳、滑雪、网球、高尔夫到帆船等,“参加体育运动可以增加生活的丰富感,人生如果只做一件事,那太枯燥了。此外,体育运动可以锻炼一个人调整心态的能力,尤其像我们做投资的,有时候需要有一种超脱的心态。” 奥运是一笔财富 1985年,汪潮涌远赴美国求学,并先后供职于美国大通银行、标准普尔证券评级公司,1993年,汪潮涌受聘于美国摩根士丹利投资银行,任亚洲公司副总裁兼北京代表处首席代表。 正是在美国工作期间,汪潮涌接触到帆船,并一发而不可收拾地爱上了它。“帆船运动是对一个人的体力、智力、胆略、忍耐力的综合考验。”在汪潮涌心目中,帆船运动是人类和大海的一场约会,是云淡风清、火热缠绵的精神享受。aihuau.com 1999年,汪潮涌创办了信中利投资有限公司,成为最早将风险投资理念引入中国的投资人之一。“我喜欢做开拓者,而不愿意做一个追随者。”如今,中国的投资领域高手林立,当有人抱怨“好项目越来越少”时,汪潮涌却说,“只要勇于寻找和创新,你总能发现新的项目。”在他看来,做投资有时候也需要有一点冒险精神。 2005年,汪潮涌将他的冒险精神发挥到了极致——组建“中国之队”参加“美洲杯”帆船赛,首次将五星红旗帜插在了“美洲杯”的赛场上,他本人也成为第一个被列入“美洲杯”名人堂的中国人。 美洲杯与奥运会、世界杯足球赛和F1方程式赛车,并称为当今世界最具影响力的四大体育赛事。帆船运动起源于欧洲贵族,而美洲杯的历史则比奥运会还要悠久。自从率队参加了第32届美洲杯帆船赛,汪潮涌便正式踏入国际体育领域。为了彼此保持紧密的合作关系,每当有重大体育赛事举办时,世界体育组织往往会互相邀请对方的重要成员观看自己的比赛,因此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汪潮涌能够获得那么多比赛项目的门票了。“开幕式门票是北京奥组委赠送的,足球票是FIFA给的,网球票是WTA给的。”汪潮涌告诉记者,此外,一些赞助商也会给他送票,“田径赛票是VISA赠送的,游泳票是联想赠送的,索爱也给了我两场网球比赛票。” 虽然就一些单项而言,奥运会的赛事精彩程度无法与一些国际专业赛事相比,但奥运会毕竟是全世界最大的一场体育盛宴,“我相信,大部分观众来到现场是为了体验一种热烈的气氛。”汪潮涌说,其实只要身在北京,无论能否到现场,每个人都会受到奥运会的影响,与奥运会发生各种各样的关系。 作为“中国之队”第18人,曾亲历“美洲杯”赛事的汪潮涌对于体育竞技的意义有着特别的体会,“体育竞赛可以帮助人类不断挖掘自身的潜质。而对于运动员来说,奥林匹克是一个公平竞争的平台,无论你的国籍、种族、年龄,它是一个展示自我潜力的最好舞台。” 随着北京2008奥运会的召开,中国人参与体育运动的热情不断升温。“更重要的是,奥运会还将推动人们追求积极进取的精神、追求一种健康的生活状态。”在汪潮涌看来,“这是奥运会带给主办国最大的一笔无形财富。” 体验“天人合一” 8月8日,汪潮涌携夫人李亦非一同观看了北京2008奥运会的开幕式。李亦非曾任MTV音乐电视频道中国区总经理,也是一位出色的职业经理人。夫妻二人同为奥运火炬手,只不过他们参与传递火炬的地点不同,汪潮涌是在三亚,而李亦非则在贵州。 “那天天气太热了,不过幸好我有先见之明,带了扇子。”汪潮涌说,他们就坐在F区2层,“主席台正对面,一个相当好的观看位置。” 坐在汪潮涌身边的,是他10几年的老朋友——“鸟巢”主设计师,瑞士建筑家雅克·赫尔佐格和皮埃尔·德梅隆——多年前,他们因滑雪而在瑞士相识。 “我很早就认识这两位设计师。”因此从最初的设计草图、中标以及经过不断修改,到一座全新的国家体育场出现在自己面前,汪潮涌几乎是看着鸟巢“长大”的,进入体育场那一刻,一种特殊的亲切感油然而生。 “在现场观看开幕式,可以纵纵览全局。”汪潮涌说,尤其有几个段落的表演效果是电视观众体会不到的。例如在“郑和下西洋”那段表演的过程中,鸟巢顶端大屏幕上显示的是波涛汹涌的画面。600年前,郑和7次率领27000人的船队远航,开创“海上丝绸之路”的场景被生动地再现,“当时坐在场内,会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而最让汪潮涌陶醉的,则是那段2008人的太极阵表演。这段名为《自然》篇的表演中,一位白衣太极高手站在画卷中央,气定神闲,平和典雅,他缓缓起势开步形成图解的中国文字“人”,抬手采气上升为“天”,落手吐纳下降为“地”,太极动作开始为祥和相“合”。
“我觉得这段设计很好地把中国太极的核心理念‘天人合一’表现了出来。”汪潮涌说,画卷中央,一群孩子在给古画日月山川图染色,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关系,表达了人与人、人与世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爱。 “鸟巢上方的聚光灯照射在画卷中央,光影交错让现场舞台陡然立体起来。”汪潮涌觉得整个“八卦阵”气势磅礴,而2000多名白衣武者飘飘若仙,柔美舒缓的动作中又透出一股刚强,“把太极的动静相宜、刚柔并济完美地展现了出来。” 而点燃奥运圣火之前,李宁在鸟巢上方凌空奔跑一周的情景,也让汪潮涌激动不已,“你们在电视机前可能没有注意,李宁每迈出一步,他的脚下就会出现每站火炬传递时的画面。”汪潮涌说,这也让他想起自己在三亚作为第44棒奥运火炬手参与圣火传递时的情景。 “唯一的不足之处,就是坐在鸟巢里观看烟火的效果不如在场馆外或者电视上的好。”汪潮涌说,但2008年8月8日这一天注定是一个令人难忘的日子。 近观千帆竞发 开幕式结束后,汪潮涌便开始享受他的奥运视觉盛宴。从网球、足球到田径,凡有喜欢的项目和运动员的场次,他都会尽量抽出时间前去观赛。而奥帆赛则是汪潮涌绝不会错过的一个重点赛事。 对于进行中的奥帆赛,汪潮涌一直予以高度的关注。在某个级别的帆船赛中,曾有中国队员抱怨,因为突然出现暴风雨天气而被打乱事先的战略部署,从而与奖牌失之交臂。“我想不仅是天气的原因,这可能是因为中国运动员平时在恶劣天气下的训练度不够。”汪潮涌分析,与世界传统强队相比,目前中国帆船运动的整体水平都还存较大的差距。“我们唯一的一个强项就是女子单人帆板,殷剑有希望冲击金牌,她也是上届雅典奥运会该项目的银牌得主。” 与观看其他比赛是“全家总动员”不同,这次只有汪潮涌一个人来到青岛。“他们看过美洲杯的比赛后,都嫌奥帆赛用的船小。”汪潮涌微笑着说,他的“中国之队”比赛用船是单体龙骨型大帆船,有76尺长,可由18人同时乘坐出海,而奥帆赛用船一般是1-3人,“你可以想象这之间的差距。” 8月15日,汪潮涌来到奥帆赛基地,观看了双人艇-470级的比赛。为了近距离欣赏帆船选手的精彩表现,很多观众都会选择乘坐观赏船,不过汪潮涌乘坐的不是普通的观赏船,而是奥帆委的专用船。“本来我要坐自己的船,但我那条船在三亚,没来得及赶过来。” “比赛那天,风和日丽。”汪潮涌说,远远望去,一派千帆竞发的景象。更让他感到欣慰的是,当天看比赛的观众人数众多,这说明在青岛市政府的推动下,帆船这项运动已经在普通民众中建立了一定的基础。 自从青岛市成为北京2008奥运会帆船比赛城市,市政府就致力于打造“帆船之都”。一方面,他们斥资17亿元将老旧的北海船厂整体搬迁到黄岛区的海西湾。“现在,浮山湾是一个美轮美奂的帆船基地。”汪潮涌如此评价。 另一方面,青岛市政府还实施了“双千计划”,即发动社会各界为青少年捐赠1000条帆船,在2008年奥帆赛时,培育1000名青少年帆船运动员。目前,青岛市帆船特色学校已经达到40多所,成立中小学生帆船俱乐部82个,培养出了2600多名青少年帆船运动骨干。 “在青岛市政府的大力推动下,我相信今后中国的帆船运动会取得更快的发展。”汪潮涌说,虽然就比赛的进展状况来看,中国队在本届奥运会帆船项目上可能不会有太大的成绩突破,但“奥帆赛的举行,大大推动了帆船这项运动在中国的普及,这也是北京2008奥运会最让我开心的事情。” 在汪潮涌看来,某个项目在一届奥运会中取得的成绩并不是最重要的,关键在于奥运会结束之后,该项运动在社会中获得的影响力及其深入民间的情况。而此次奥帆赛的举行,无疑对帆船文化的普及、拉近帆船运动与普通民众之间的距离都起到了重要作用。 “网球也是一样,随着这几年中国运动员成绩的不断提升,民众对网球的关注度与日俱增,这样一来,赞助商也会给予相关赛事更大的支持力度。”汪潮涌说,事实上,美洲杯的商业开发也与奥运会等其他体育赛事类似,主要依靠的就是赞助商的支持以及通过赛事转播取得收益。 汪潮涌透露,继美洲杯之后,信中利将对港口、游艇会、运动器材等与高端生活方式相关的产业进行投资。“我愿意在别人还没有尝试过的体育项目中做一个拓荒者。”此时的汪潮涌,眼睛一亮,又显露出投资家特有的敏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