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对经济的影响 开放经济的实现



    开放经济的实现

  《理论经济学》第一编“生产的实现与限制”共四章(1-4章)

  第三章介绍

  本章主要研究以下问题:

  (1)什么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根本性局限。

  (2)社会主义生产方式所受到限制的性质。

  (3)各国间的竞争性关系是必然的、是促进社会主义国家经济发展的根本性的积极因素。

  (4)什么是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优势。

  ——————————————————————————————————————

  商品价值的实现,就是各个企业所生产的产品被社会的各类主体所购买,就是生产这些商品的劳动耗费被社会所承认,一言以蔽之,就是企业的价值的商品形态向价值的货币形态的转变。

  从货币是商品与商品的流通媒介即流通手段这一角度来看,事情的性质归结为商品与商品的交换。但是,不同质的商品怎么能够加以计量和交换呢?如古典经济学和马克思所阐明的,虽然是不同质的使用价值商品,但却又是包含同样的人的抽象劳动的价值商品。从这一点来看,商品之所以能够实现交换,就在于作为交换双方的商品既是不同质的使用价值,又是包含同质的可计量价值的社会产品。因此,商品的交换,商品价值的实现,无疑具有客观的社会基础。

  但是,商品作为使用价值,只有真为他人所需要、所购买的时候,它的价值才能实现。其次,包含在商品中的劳动耗费只能是社会必要的劳动耗费,这不仅是指单个商品价值的实现,而且是指社会为生产各种产品,在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下,只能耗费社会的总劳动量中所必须耗费的量,因为社会所生产的各种产品,只有在社会所需要的量的限度之内,才成其为使用价值。不言而喻,没有使用价值的商品是不能实现的,超过社会必要的劳动耗费也是不能被社会所承认的。

  商品的卖者与买者的交叉换位,价值的货币形式的独立化,既使货币成了万能商品,又使商品的卖与买成了分离开来的行为,商品的实现无疑将因此而受到制约。

  以上所述表明,只要社会产品仍具有商品形式,它的实现当然要受到这种社会形式的限制;但在一定的历史阶段,产品的商品形式,总的讲仍然是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形式。其实,任何具体的社会形式,都必定既是容纳又是限制相关对象生存和发展的躯壳。这又预示着,随着过程的推移,到一定阶段,这些形式本身也将发生变化。

  但上面所讲到的限制,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它们都属于局部的、个别的限制。资本主义生产存在着自身难以真正解决的根本性的总量限制,资本主义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则是这种根本性限制的外观表现。那么,社会主义生产是否存在着总量限制呢?如果有,这种限制的性质又怎样呢?我们下面就来研究这个问题。

  一、狭义的国内市场与消费需求

  社会生产的产品价值的分配,不过是生产条件的分配的结果。就这一点讲,总必须先讲清生产条件本身的分配。但是,从必然形式的结果也可以反过来说明,生产条件分配的本身性质。

  如果我们只着眼于本质特征的一个基本方面,那么,在社会主义生产方式下,似乎分配问题和消费问题不存在总量性的限制。就社会主义生产方式本身而论,社会成员本质上就是各类劳动者。就劳动者的当年劳动讲,无论体现为消费资料包括非物质性消费成果,还是体现为积累所需要的生产资料,归根结底,直接或间接都是为了劳动者自己的利益。这里的前提条件是:作为必然性而存在,形式到内容是实践中基本适宜的,社会化生产基础上的生产资料的社会共同占有。在这种情况下,生产与分配似乎就不存在总量性的限制或实现问题。至于局部性的、结构性的商品实现问题,当然会有,前头已经讲了。

  一方面,从社会主义社会关键性的生产部门来看,和资本主义社会一样已是社会化的大生产;另一方面,在生产资料是社会共同占有或部分劳动者共同占有,并且又是较适当的实现形式的条件下,就消费资料的生产讲,劳动者所得到的工资收入,既然从本质上看是其所共同生产的消费资料价值的另一种形式的表现,所以对消费资料的购买,从根本上讲就没有不可克服的困难。真正必然存在而又不断变化的,是消费资料生产的结构性矛盾,或者是不合时宜的经济政策造成的矛盾。就生产资料的生产讲,除了满足生产资料生产部门自身的需要,最终是为了满足消费资料生产部门的需要,是为了支撑消费资料的生产,所以也不存在总量性的困难。当然同样地,生产资料结构性的矛盾必然存在并且不断变化着。

  我们知道,马克思分析的商品价值构成形式是c+v+m,其中的v等于劳动力的价值,剩余价值m归生产资料的占有者资本家所有。如果对比一下社会主义下的情况,可以看到相当多的共同点。(1)劳动者的货币工资收入,虽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劳动力价值的体现,但无疑,货币工资额仍等于劳动者全部新创造价值的一部分。(2)从社会主义公有制企业本身来看,也是通过激烈的竞争性生产与经营,以其所获利润量的多少、利润率的高低,为其经营状况的主要标志。而且,难道说,利润成了决定社会主义公有制企业能否生存的主要因素,不是必然的社会形式吗?确实,对于社会主义生产方式说来,这是必然的社会形式。更广一点讲,它的基础就是,社会主义公有制企业劳动耗费的被社会所承认——利润只不过是其中的一个部分——仍然必然地要通过商品或类商品交换的形式。我们继续沿着这个思路作逻辑推移,继续对比分析,重大差别就产生了。如果m代表社会主义生产方式下劳动者提供的剩余劳动,那么从根本上讲,不管劳动者当年创造的全部新价值中,有多大部分用之于积累,另有多大部分直接用于生活消费,都是为了劳动者的利益。社会主义生产从根本上讲,代表消费部分的产品和代表积累部分的产品,以及原已存在而再生产出来作为过去劳动体现的产品,都是内在地要得到实现的。可见,从这个角度来看,总量性限制是不存在的。从单个企业的角度分析,当企业占用的资本价值,是社会共同所有,或者,企业的劳动者同时又是资本价值的所有者,劳动者当年新创造的价值,如果有更大的部分体现为企业职工的货币工资了,则用于积累的部分就将相应减少;反之,如果用于积累的部分增加了,则工资性收入就会相应减少。与此相联系,单个企业对社会的生产资料生产和消费资料生产比例关系的变化,是相应地加入了自身的影响力。

  在此,有必要谈谈短缺经济。自从苏联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直至1989年发生剧变,苏联及东欧等一批原来的社会主义国家又转向资本主义,作为一个具体的历史阶段的结束。而在这样长的时期里,那时的社会主义国家的“短缺经济”,是十分醒目的现象。人们虽已对造成那种短缺状况的原因作过种种论述,但现在略作分析也并非多余。其次,又不可能否认,前此时期,苏联、中国等国家作为社会主义经济主体的性质,尽管历史已表明有种种缺陷。形成短缺经济的原因至少有以下几点:

  (l)脱离社会生产力发展现状,公有制经济占绝对统治地位,非公有制经济几近消失。

  (2)包括国民经济绝大部分的全社会的指令性计划,近于管制形式。

  (3)急于高速度发展,一方面,生产资料生产的规模迅速扩张,另一方面,消费资料生产受到严重限制。整体经济的运行状况是效益差、浪费大。

  此时,货币形式的消费基金额,主要取决于社会总的消费资料的生产量。如人们经常说的,社会主义生产就是为了满足社会成员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的需要。如果只是一般地提问题,这当然没有错。问题是,以何种社会体制实现这一目标?那一时期的认识和实践是,以直接而具体的社会指令性计划的形式实现这一点。因此,那时公有制企业包括全民所有制企业和集体所有制企业的工资体制,实际也是直接计划的形式,是以货币为媒介分配社会所生产的消费品总额。与此相关的并非不重要的另一特征是,各类行政人员的工资与企业职工的工资制度具有高度的同一性。因为一方面是货币工资为媒介的消费品分配,另一方面,消费品的总生产量与广大群众已属低水平的生活需要量相比,也显得相当匮乏,短缺经济成为常态自然也就不奇怪了。

  (4)生产资料与消费资料基本上都是局限于相当狭隘的国内市场。对外贸易是国家统制的方式,同时,对进口产品,采取的是高额关税政策。从一方面讲,本国的产业是得到了保护,但另一方面,由于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几乎处于隔离状态,别国的生产状况,对本国的企业几无重要影响,所以在相当大的程度上所保护的正是本国落后的工艺技术和生产方法,国内企业几乎感觉不到外部世界的压力。规模很小的对外经济交往的好影响主要是表现为:通过对外贸易引进了一些国外的先进设备,相应企业的生产就得到了较快的发展。至于国外廉价产品或新产品的大量进口对本国产业的巨大冲击,在以往那种体制下是不可能发生的。

  这种短缺经济,虽然从社会的需求方面讲,并未形成对生产的限制,相反,需求本身被迫受到了抑制,但在社会的供给方面,即在社会的生产方面,却严重地受到了限制。(l)广大劳动者的积极性受到了挫伤而工作效率低下,是众所周知的,这无疑是制约社会生产发展的重要因素。(2)与产品的商品形式紧相联系的信用(金融)形式,紧紧地受到束缚。而信用本身虽然不能创造奇迹,但在相应的社会发展阶段,它对存量价值的社会流动与有效运用具有巨大的效能,无疑是客观的事实。与之相反,自然经济或半自然经济下,存量价值因难以在全社会范围内有效流动而发生的闲置与损失则是必然的常态。

  管制经济或近于管制形式的经济,从正面的意义讲,只有象在战时或社会遭受巨大灾害损失等特殊条件下,才既是必要的,也将是有效的。

  二、世界性的竞争关系

  到目前为止的分析,实际隐含着的前提是,研究对象就限于本国,撇开了与外国的联系、与世界市场的联系。但在实际上,尽管在研究某些问题时,仍然可以先撇开与其他国家经济上的联系;当此二十世纪末,新世纪之初,对经济学和实际经济问题的研究,都必须将本国经济纳入世界市场的总体联系之中,以世界市场的存在与运行为重要前提条件。对全世界开放,已是一国经济正常运行的常态,相反地,与世隔绝或几乎与世隔绝,对于稍为重要的国家说来倒已成了很不正常的例外了。

  从十九世纪开始,贸易保护主义(关税和非关税壁垒)与贸易自由主义,始终是各国对外经济政策的一个尖锐争执点。但是,目前的情况即使和几十年前相比,毕竟已是不可同日而语了。关联着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关贸总协定和演变为现在的世界贸易组织,则是全球经济一体化不可阻挡潮流的正式的、官方的行动。诚然,贸易保护政策和保护措施仍然是必要的,对于落后或较落后的发展中国家说来,国内市场对外开放稳妥的方针是一个逐渐实现的过程;但发展的总趋势无法改变,这就因为尽管从世界经济的一体化得到最大好处的首先是发达国家,而对发展中国家则往往是一个极为痛苦的过程,但对于发展中国家说来(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国家也是如此),既难以避免这种痛苦,又是尽快得到发展的必由之路。当然,严格地讲来,无论那个国家,包括最发达的西方欧美国家,目前都还不能说,其本国经济是无条件或近于无条件地向全世界开放的;但比较而言,西方发达国家开放的程度较高,其他国家则开放程度不等。这种开放包括商品市场、劳动力市场、技术市场、资本市场、产权市场的开放。世界经济的一体化,从整体联系的角度讲,就是世界各国经济的互为条件和相互影响的越益加强;若以本国为主体,就是外部经济对本国经济影响的越益显著、巨大。由此而造成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基础性结果是,除了高度保护性行业,大部分企业产品的劳动耗费(价值)的被社会所承认,不仅取决于国内企业之间的竞争,而且取决于参与竞争的其他国家企业的劳动生产率状况。从参加竞争的某国企业的角度讲,竞争在国内与国外同时进行;事实上,狭义的国内市场也就由此转变成了作为整体的世界市场的一部分。

  如果本国企业的劳动生产率水平高于世界市场的一般水平,那当然没有问题,但如果本国企业的劳动生产率比较低或相当低,就商品或服务贸易的大部分而言,这尤其表示,本国企业的产品无论在国内市场还是国际市场都将处于不利的地位。虽然就本国的生产消费和生活消费讲,在这种情况下,本国出口商品换回的外国商品对本国仍然是有利的,就是由此获得了所谓比较利益。但是,如果进口商品无阻碍地大量进入本国,成为商品价值支付的一般标准,那么,国内同类产品生产企业显然将遭到巨大打击,这些企业为生产该种商品所付出的劳动将不能全部得到社会的承认,甚至失去国内市场。这里的前提是,如果企业无改革的动力,也没有追赶世界先进技术和管理方式的具体可行的对策,而是继续维持老一套,企业就必定面临绝路。在世界性的竞争条件下,本国企业包括公有制企业的商品价值的实现,不仅取决于本国的一般生产条件,而且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将受其他国家生产水平制约,受世界市场同类商品价格水平的影响。但是,如果我们来看我国的实际情况,正是改革开放二十年来,在国际经济交往愈加频繁和世界市场的激烈竞争的总态势下,我国的经济总量得到了持续快速的增长。可见,实际和世界市场的联系,和其他国家的交往的影响,是多因素的、错综复杂的、综合性的。可以得出结论,一方面,企业的商品价值的实现不仅取决于国内企业间的竞争,而且还越益受到世界市场的影响。一般讲,劳动生产率越高的企业,工艺技术水平越先进的企业,无论在国内还是国际的竞争中都处于有利的地位。另一方面,各个国家的劳动生产率水平都决不是固定不变的;发展必然是不平衡的,取决于种种内部和外部条件。

  无论那个国家的民族产业,无论那国经济中的那一个行业,在总的经济发展水平尚不是很高的情况下,经济的开放与世界性的竞争,确实是一把双刃剑。历史反复证明,无论那一个国家、那一个民族,都存在着种种惰性。可以设想,假如某一行业与世界性的竞争基本隔绝,与其他行业相比,该行业的进步、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就必定会比较缓慢。另一方面,如果对整体水平很低的某行业,过于急速地、全面地向发达国家开放;不考虑其他因素,该行业完全可能迅速面临全面破产,难以自救,更无法自立。不过,这已不仅仅是理论问题,更大程度上是实践问题,是各具体时期开放程度的把握,和相应的具体经济政策。当然,首先的前提是,对客观情况的了解与判断是否基本正确。

  三、社会总产品市场问题

  各部门比例基本平衡时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已经由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二卷中解决,所以我们在此不必重提。除此之外,有两个重要问题马克思也已阐明:一是不同生产部门劳动生产率差别引起的资本有机构成的差别。二是某个生产部门的生产量超过社会的需要,这时候,该生产部门实现的产品价值,仍只能等于社会对该类产品的需要量所包含的价值,这是社会所必须付出的劳动。就前者而言,结局是利润率在不同生产部门之间的平均化;就后者而言,不同生产部门利润率的重大差别在相应的时期里则是必然的。

  我们现在所要研究的社会总产品市场问题,是指和特定的社会生产方式相联系,社会总产品在较大的程度上不能实现或难以实现问题。在此就是指社会产品作为商品的实现,即社会总产品通过商品形式的交换事实上被社会所承认。不妨先来看看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的生产过剩经济危机,就是要问一问,巨大数量的社会总产品不能实现或难以实现是怎样形成的。从对消费品最大买主的雇佣工人角度分析,一般工资水平是在劳动者和资本的竞争过程中形成的,尽量压低工资水平是资本家的自然选择,而资本的力量一般讲要比劳动者的力量强大得多,这是资本主义生产的常态。广大雇佣工人的工资收入,必定要内在地受到自己作为劳动力出卖者的社会地位的制约;他们的消费需求,也必定会因此而受到根本性的限制。当代资本主义社会,以使用价值或货币工资衡量的工人收入的较大幅度提高,和生活状况的较显著改善,以及相当一批白领雇佣阶层的形成,不可能从根本上改变这一点。一般白领阶层,实际是新的社会条件下的雇佣者,是新的社会条件下工人阶级的一部分。

  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既可以先表现为消费资料产品的严重过剩,随后蔓延到社会的生产资料生产部门;也可以先表现为生产资料生产的严重过剩,再反转来促使消费品的生产过剩迅速发生,因为相对独立的生产资料生产,实际已经处于饱和状态,却似乎生产资料的生产可以脱离消费资料生产的最终制约;危机还可以在生产资料生产部门和消费资料生产部门同时发生;最后,二次大战以来最常见的危机,则是峰、谷都不明显,频繁地波动的经济慢速增长形式。

  关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美国经济大危机的根源,一位美国作家分析道:“美国经济的不平衡与国际经济的不平衡一样严重,其根本原因在于工资落后于不断上升的生产率。从1920年到1929年,工人每小时的工资只上升了2%,而工厂中工人的生产率却猛增了55%。同时,农民的实际收入由于农产品价格的不断下跌、租税和生活费用的日益上升而正在减少。1910年,每个农业工人的收入还不到非农业工人收入的40%,而到1930年时,已低于30%。农村的这种贫穷是个严重问题,因为当时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五分之一。”

  “20世纪20年代中,资本货物的产量平均每年的增长率是64%,而消费品产量的增长率为2.8%。这导致了经济的受阻;这种低下的购买力不能支持如此高比率的资本投资。”(L.S.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992年中文版693、694页)但是,为什么会这样呢?无非因为工人只是资本雇佣的劳动力,结果,劳动生产率大幅度提高的收益的绝大部分,都成了资本所得,而不是工人所得,也就是,这种结果是取决于社会生产方式的资本主义性质。

  1997年上半年发生于亚洲的严重金融危机,虽然直接起因是国际投机资本的冲击,危机本身也是首先表现在金融方面,但从根本上讲,实际还是属于生产过剩形式的经济危机。其中泡沫经济所形成的虚假的社会需求高涨时期,正是生产过剩的前奏和酿造期。典型的是房地产价格持续上涨,房地产开发热浪迭起,泰国、日本、马来西亚莫不如此,股市也节节上升。而虚假的繁荣,房地产市场的一派兴旺,掩盖了即将表现出来的实际有效需求严重不足。与此同时,国际市场日趋激烈的竞争和出口增长的严重受阻,又进一步地加剧了社会商品总量实现的困难。中华工商时报刊登的胡德平的文章认为,东南亚之所以发生金融危机,一个深层次的原因是东南亚一些国家存在着劳动密集型产品、低附加值的初级产品,汽车、半导体、家用电器、建筑业、电子业、石油化工领域的生产严重过剩。例如泰国的服装、电子、电讯等产品从1991年至1995年,平均每年的出口增长率为18.7%,骤然降至1996年的0.1%。这不是生产总量的下降,而是出口率的下降,大量的产品过剩积压了。

  现在我们来看社会主义国家。当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已相当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时候,当社会主义公有制企业在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均和别国企业进行着生存竞争的时候,更不待说国内的不同类型所有制企业包括国内的外资企业进行着面对面竞争的时候,就包括消费资料产品和生产资料产品的商品总量的实现问题而言,不可能是无条件、无阻碍的了。这就是说,虽然社会主义公有制企业和资本主义私有制企业相比,存在着本质差别,但在现代社会里,就实际的生存方式和活动方式而言,它们两者却有着许多重要的共同点。而作为在世界市场上激烈竞争的某个社会主义国家的整体经济,同样是要力争在各个竞争领域获得优势或取得有利地位,争得较大的市场份额,包括商品市场、技术市场、资本市场的较大份额。

  现代社会,一国经济的生存与发展,既然处在无比激烈竞争的国际环境中,而这种竞争又是推动各国经济包括社会主义国家的整体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因素;另一方面,无论那一个国家,尤其对于较重要的国家说来,本国生产的实现主要还是取决于自身,首先是取决于国内市场。而国内市场的发展,尤其对于社会主义国家说来有着更加广阔的余地。

  因此,关于社会主义生产的总量限制问题,可以作出下列小结:

  社会主义生产的总量限制问题是存在的,但从性质上讲,不属于自身难以克服的根本性限制。当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很大程度上已联为一体,外部的生产与竞争也重大地影响着本国生产的时候,这种竞争性影响,既限制着本国整体生产,包括限制着社会主义公有制企业产品的实现,也是促进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就作为一般企业的生产和经营而言,是在先进的物质技术条件基础上,以适应现代市场经济的相应的企业体制与运作方式,争得大的市场份额与较高的利润率。就社会主义生产方式本身而言,则是要发挥其基本的制度优势。

  四、基本制度优势与限度

  究竟什么是社会主义生产方式本质体现的基本制度优势呢?平均主义大锅饭决不是基本制度优势。平均主义根本就不是建立在现代生产力基础之上的社会主义,那不过是小生产或手工生产者的理想化产物而已。

  以往实践过的社会主义的一个重大的共通性失误是,基本上脱离了对劳动者的具体经济利益的制约,结果,全体劳动者的共同利益反而变成了虚无缥缈的东西,往往是无可挽回地被放弃了。未能充分认识商品货币形式、利润率机制存在的长期性和重要性,无疑是造成以往失误的根本性原因之一;另一方面,虽然商品货币形式或市场交换形式是各个企业的劳动耗费真正得到社会承认的必由之路,但这对于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说来却是平等的、同一的尺度,因而两者同属商品生产历史阶段,这既不代表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方面,也不代表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方面。

  单纯性的政治优势也不是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优势。因为既然是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优势,必定也必须体现为实际的利益关系。“集中力量办大事是社会主义的优越性之一。”这似乎对,但是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众多的资本主义国家也做到了这一点。英法海底隧道,美国、欧洲的航天研究,日本、我国香港填海建设的航空港,都是如此。

  诚然,不问具体的实现形式怎样,社会主义公有制正是社会的基本制度,但是,现在要问的正是这个基本制度的优势在那里?

  如果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社会产品价值的一般形式是c+v+m,这同时又是社会生产的总产品形式,这时候,社会商品交易的根本性困难在那里呢?并不是一般性的商品供需矛盾,如果仅限于此,那就只是一般的结构性矛盾而已。问题是内生于特定生产方式的生产目的本身。在活劳动新创造的价值中,v和m必然是尖锐对立的,m就是资本主义生产的目的,这根源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必然性。但是另一方面,在迅速提高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总背景下,社会实际生产总是越出既定的v量,而这个既定的v量同时又成为生产资料c的生产的严重界限,最后成了剩余价值m的界限,成了资本主义生产的界限。——当然,在资本主义生产的实际冲突中,甚至在资本主义国家的政府有预感的提前干预中,界限不断被打破,实际v量也相应地突破着既定的v量。这也正是当代资本主义仍能在颇大程度上容纳现代生产力发展的基本原因,但是,内在对抗性的,根本上讲性质依旧的矛盾继续存在。

  虽然实践的社会主义的路也是异常曲折的,但就社会主义生产方式本身而言,当剩余劳动作为劳动者新创造价值的一部分,仍然表现为一般利润形式的时候,和新创造价值的另一部分即和劳动者的工资收入部分,却并非处于根本对立的地位。因为在社会主义生产方式下,剩余劳动(利润)和新加劳动体现的另一部分工资的支付和运用,从根本上讲,都是为了劳动者自己的利益。这正是反映基本制度性质的重大差别。

 改革开放对经济的影响 开放经济的实现
  但是,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国家和老牌资本主义国家相比,在雄厚的基础实力、市场的成熟程度、先进的企业结构和运行管理体制、长时期的实践中所积累起来的经验及教训等方面,社会主义国家无疑都处于下风。那么社会主义的优势在那里呢?——又回到了老问题。优势就是根源于社会主义生产方式基本性质,活劳动直接为自己即为获得工资的劳动,和间接为自己即既为自己和企业又为全社会的剩余劳动的根本利益上的统一。这是从结果来看的社会主义生产,它的前提则是社会化生产基础上的生产资料的社会共同占有。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条件下,就生产发展本身而言,劳动生产率必须提高得更快,这才可能既有实际工资的较快提高,同时能较快地积累。“社会主义就是创造更高的劳动生产率”,这一早期实践的社会主义的名言无疑是正确的,而且现在也仍具有很重要的意义。社会主义生产的发展,内在地要求与劳动者的直接利益更紧密地结合起来,这正是社会主义优势之所在,这也正是社会主义国家的国内市场将比资本主义国家的国内市场更加广阔的客观基础,这也是社会主义国家的微观调节和宏观调节的坚实基础。如果经过这样的长期的发展,原来不大发达的某国比如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走到了世界的前列,显然,在这过程中,劳动者的平均工资水平也将较迅速地得到提高。可以设想,当经济的发展达到世界的前列时,劳动者的消费水平将同样迅速地得到提高。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9101032201/342724.html

更多阅读

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生活的变化 中国近年来取得的成就

再不进行深化改革,中国的现代化事业就会被葬送。30年前,邓小平代表亿万人民,顺应历史潮流,打开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大门,中国从此走向世界,世界从此认识中国,中国社会生活的变化也从此开始……对改革开放前后人民生活的变化进行的讨论,我们主要

改革开放以来的关键历史节点 改革开放以来的成就

改革开放以来的关键历史节点中共党史资料一、改革开放决策的提出“文化大革命”结束后,我们党在拨乱反正、认真纠正指导思想上“左”倾错误的同时,开始了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新探索,并在此过程中逐步形成了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

声明:《改革开放对经济的影响 开放经济的实现》为网友黎明前喝醉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