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制造战略催生“中国式领先工厂”虽然有很多制造企业对提升生产水平足够重视,而且锐意对现有的生产制造体系进行改进,但为什么却频繁遭遇失败,为什么打造“中国式领先工厂”才是中国制造企业的真正出路?成为“世界一流制造企业”,这几乎是每一个制造企业的梦想。为了实现它,众多企业想方设法对现有的制造体系加以改进,因此名目繁多且概念不断更新的改进方法被企业广为采用:全面质量管理(TQM)、准时制生产(JIT)、可制造性设计(DFM)、精益制造、流程再造,以及紧密的团队合作,当然还包括丰田的TPS 和5S。然而,从世界范围来看,只有少数的企业通过实施改进而取得了成功,多数企业的努力最终都打了水漂。究其根本,不在于这些改进方法,更不在于实施方法的程序,而在于企业的战略。在当今这个充满竞争的全球性经济环境中,企业愈发需要一个战略来确定自己想获取何种竞争优势,以及如何获得这种优势。完全照搬世界流行的制造改进方法,简单地对生产制造体系进行改进,并不是一项依托制造水平的提升来获取竞争优势的战略。企业若寄望于实施几项广受推崇的改进方法,那无异于舍弃战略的核心价值而选择一条与多数企业雷同的竞争路径。1969 年,威克姆8226;斯纳金发表了一篇名为《制造:公司战略中缺失的一环》的文章,他从三个方面阐述了自己的核心思想。首先,各个公司的优势和劣势不同,因此可以选择多种方式来实现与竞争对手的差异化。其次,不同生产体系的运行特点也不尽相同。最后,因为存在上述两点不同,一家企业要提升制造水平就不应该是采取某个既定的改进方法,而要围绕着当前的企业战略核心做出一系列相互关联的改进选择,从而建立一个更具竞争力的制造体系。时至今日,全球的产业竞争格局虽已发生巨大的变革,但斯纳金提出的这个思想却依然有着很强的生命力。斯纳金提出的这个思想,是建立在“战略匹配”这一概念的基础上的,也就是说,一个企业改进后的制造体系应该更为高效地体现这个企业竞争战略的独特价值。“新制造战略”的本质,就是要把制造体系的改进与优化上升到企业的战略高度,并使改进后的制造体系所提升的能力支持到企业的战略目标实现。有了这个思想准绳,自然也很容易解释为什么海尔、联想、七匹狼等优秀的制造企业,能通过有效的制造体系改进计划,在各自的领域建立起一个具有强劲竞争力的领先工厂,并在市场层面获得相应的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