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创新,是企业练内功的过程;服务创新,是练招数的过程;而产业创新,则是自创武功的过程,非大师不可为,反过来说,能够实现产业创新,也就成了领头羊。
今天我们所享受到的一切便利无不是产业创新的结果。在上个世纪,一群年轻人抱着“让世界上每个人家里都有一台电脑”的信念,在自家车库里创业,才有了现在的PC。而在此之前,“电脑”是专属于专业人员的玩具。个人电脑的快速普及,不仅完全颠覆了传统的“计算机”的概念,更是颠覆了整个世界既有的信息交流方式,从而更加深远地影响了整个世界经济发展的模式。比尔·盖茨辞职,令业界百感交集。虽然业界很多人对其相当愤恨,但大概所有人都必须承认,比尔·盖茨开启了整整一个时代。
产业创新,从根本上改写整个产业的价值曲线,打破了既有的“什么是好什么是不好”的概念。
在个人PC出现以前,“电脑”的官方术语是“计算机”,厂商之间比拼的是计算机对于复杂数据的计算能力,比拼的是专有技术,厂商的目标客户都是巨型企业和政府部门,因为只有这些单位才拥有庞大的采购预算,厂商之间彼此技术封锁,一个客户采购了某厂商的设备后,就基本被绑死。
而在PC出现之后,整个世界乱了套。电脑的普及,使大众的信息获取和处理能力快速提高,反过来又使技术升级换代的速度呈几何级增长,结果到现在,经济发达地区的中学生都可以轻轻松松购买一台笔记本电脑。这时,产品的优劣不再单纯地决定于计算能力,而是要综合考虑易用性、服务能力、外观等因素,封锁专有技术已成为死路一条,大型软件厂商都恨不得全世界的程序员都在其平台上开发丰富的应用,从硬件到软件,消费市场都获得似乎没有边界的细分能力。
对于产业创新者而言,其关注焦点直接指向尚未被满足的客户需求,这些需求市场容量有多大,我是否能满足这些需求。
正是因为,产业创新关注的是尚未被满足的客户需求,所以举凡产业创新,在初期是没有竞争对手的,这是很吸引人的一点。“蓝海战略”实质上就是鼓励企业家们通过产业创新来摆脱竞争困扰。
但现实中,大量企业在不断尝试寻找蓝海的过程中常常以失败告终,大约有以下几种原因:
市场环境判断错误:把“个别客户的未满足需求”当成了“普遍性的未满足需求”,结果是细分出来的“市场”容量太小,不能满足本企业的收入和利润要求;
看到吃不到:发现了切实的蓝海,但是企业自身的功力不足,管理创新与服务创新跟不上,结果做出来的东西“四不像”,不仅没有实现创新,反而消耗了大量资源,使原本的利基市场也遭受伤害;
缺乏预案:产业创新,一定是在做一件前无古人的事情,没有成熟经验可供借鉴,那么就一定存在大量不稳定因素,存在极大的失败风险。在动手改革之前,不做好相应的各种恶劣结果的预案,对于失败缺乏清醒的认识与准备,自然在事到临头时,手忙脚乱,兵败如山倒;
不能坚持:产业创新一定会经过一个教育市场、培养市场的过程,在此过程中,一方面要投入大量资源来培育市场,另一方面收入少得可怜,资金链吃紧,很多企业往往就在距离目标“最后一公里”处放弃了;
浅尝辄止:一些企业在创新初期取得了局部成功之后,沾沾自喜,开始追求利润而减少了扩大规模的预算,忽略了新产业格局下对手的复制能力,结果被他人以强大的资金快速复制,为他人做了嫁衣,最后没有成为先驱,却做了先烈。
产业创新是创新的最高表现形式,是战略眼光、经营智慧与管理技能的完美结合。产业创新的成功,将为企业带来巨额利润和超凡的市场地位,但丰硕的果实往往意味着艰苦的过程,只有兼备超凡智慧与高度务实两种品质,才有机会去摘取最后的桂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