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央视开年大戏是现在热播的52集电视剧《走西口》,描述了山西人走西口的艰辛与悲凉,是一部山西人用血泪、坚韧、诚信写就的奋斗历程。该剧讲述的是民国初年,山西祁县年轻书生田青因家庭变故和生活所迫,背井离乡走西口的故事。有人评价:《走西口》打开风尘厚重的历史大门,展开中国晋商的文化长卷,一部血泪史中蕴藏着人生的全部密码。
看了两遍电视剧,细细琢磨,才发现央视热播《走西口》其实蕴含着很多时代背景和管理导向。时代背景呼唤中国商人走出去,《走西口》中的山西人背井离乡去赚钱,为什么?土地贫瘠、生活穷困、资源缺乏、内讧不断------为什么走出去能成功?因为山西人聪明、好学、诚信、与人为善、懂得把握机会和资源。而纵观当下呢,金融危机、经济萧条、消费低迷、出口锐减、很多制造型企业纷纷转产或倒闭,怎么办?中国的决策层借一部《走西口》告诉中国的商人们:是该走出去的时候了。去哪里?“西口”,对晋商而言,那时的西口是包头、归绥;对中国商人而言,现在的西口是非洲;一路向西,我们会看到资源广阔尚待开发的财富宝地——“非洲”。
早在2006年,中国就启动了非洲年,第一次发表了对非洲政策白皮书,国家主席和国务院总理先后访问非洲,第一次举办了中非合作论坛峰会。2007年,国家主席胡锦涛外事访问的第一站定在非洲,非洲发展银行2007年年会5月在上海举行。2009年伊始,国家主席胡锦涛将在2月10日至17日对马里、塞内加尔、坦桑尼亚、毛里求斯等西亚和非洲五国进行访问。种种迹象表明,近几年来,中国正在积极推进和非洲的经贸往来。而中国的企业,也在近几年纷纷登陆非洲,中石油等一大批国有企业已经大举进军非洲,而华为等民营企业也正迅速占领市场。自行车、摩托车、电视机、纺织品等越来越多物美价廉的“中国制造”产品在遥远的非洲大陆正成为畅销产品。
好了,我们既然明确战略方向是新的走西口——去非洲,那么该如何去以及该如何做呢?《走西口》的晋商们给所有的中国商人们提供了一个标准的范例,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以田家为代表的晋商们是如何诠释中国式管理的。
1、审时度势科学决策
拥有战略家的眼光是每一个中国商人必须具备的素质,田青走西口是经过战略思维的,我们不妨循着田青的思路做一个SWOT分析,对外部环境分析,优势包头等地资源丰富贸易匮乏,机会颇多,劣势山西资源匮乏又面临大旱,家庭面临窘境,走西口可能遇到土匪。对自身进行分析:优势聪明肯干,年轻敢闯,有同乡的指导帮衬;劣势没有相关经验。当然从剧情角度看,家庭的变故是最终导致田青走西口的原因,其实任何一个决策,不仅仅是简单一两个因素造就的,但是学会分析和科学决策确实每一个企业家的基本功。
2、诚信经营以和为贵
经营理念是企业的立足之本,诚信经营以和为贵是晋商的典范,因此在剧中表现得淋漓尽致,不只是田青了,徐木匠在草原收羊毛,裘老板的皮革生意经等等无不渗透着诚信经营的理念。梁满囤落难皮革做坏即将破产,田青正是秉着一颗和之心,帮他度过难关的,它知道生意场上,合作远比竞争重要,虽然合作需要自己先付出很多。
3、大起大落泰然处之
企业家的心态是决定你是否能做大的重要因素。面对土匪抢劫、官府找茬、竞争对手陷害、甚至是自身员工的出卖,生意场上波澜壮阔、起伏跌宕,心理素质不好,就不要走这条路了。田青的泰然处之心态和对待金钱的态度值得我们学习,但是他对豆花前未婚夫的态度就别学了,醋劲十足,不符合兼容并包的要求吧。
4、依附政权成功转型
晋商的成功和他们善于和政治达成联盟分不开,翻开晋商的历史,早期就是凭借着为政府做事赢得信任获取贸易权起家的,在贸易中又十分注重和蒙古王公贵族的合作,田青作为晋商的代表当然熟谙此道,加强和诺颜王子的合作,最后依附革命党的政治背景走向成功。依附政权取得生意上的成功,这是晋商的成功之路,也是中国商人去往非洲之路所要上的必修课。这里蕴含着几个关键点:学会和政府实现双赢,赚自己的钱办政府想办的事;要懂得企业责任不仅是企业的生存发展,还背负着一定的社会责任,当然你可以选择主动承担,或是被动接受;长远的发展离不开政府政策的支持,学会把握和运用政府导向是成功扩张的关键。
5、文化内涵百年长青
“仁义礼智信”是该剧通篇讲述的一个文化背景,多少年来,儒商长盛不衰的经典就是这些文化,企业可以不存在、生意可以不做,甚至可以舍弃生命,但这种文化信念不能丢,正是这些文化浇灌了一代代的中国商人,也构筑了中国管理的哲学大厦。几百年来,中国的那些儒商大家和老字号留给世人的不仅仅是那些耳熟能详的商品,更重要的是那些经久不衰的文化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