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我是国内最早报道咨询业的这样一则新闻,即全球著名的美世专业咨询集团于5月9日正式 更名。该集团过去包括Mercer Oliver Wyman, Mercer Management Consulting and Mercer Delta Organizational Consulting这三家专业咨询公司,从昨天开始,他们正式以Oliver Wyman的品牌统一对外运做。需要指出的是,著名的美世人力资源管理咨询公司继续以“美世”(mercer)这个品牌对外运做,以维护其在人力资源领域的领先地位。而合并另外三家美世系咨询公司并另创一独立品牌的目的,据说是为了在管理咨询领域直接与麦肯锡、BCG、贝恩这样的咨询公司竞争。笔者注意到,美世人力资源咨询的销售规模一直是其管理咨询领域的三倍。做出这样的改变,更多的目的可能是为了维护“美世”这个品牌在人力资源领域的权威性甚至是纯洁性,以免其他打着“美世”旗号的咨询短板在业务开展中对其有所拖累。毕竟都是做的咨询,客户往往很难分清你到底是“美世管理咨询”还是“美世人力资源”,他们只知道这是“美世”咨询,因此口碑相传的也仅仅是“美世”这块牌子。一旦业务做砸,可能就会对这个品牌带来巨大的伤害。

这样的改变对中国的咨询业颇有启示。中国的咨询公司现在都认识到不能搞过去的小而全、大而全,而希望走专业化的路线。但背后的逻辑往往是先在某个领域内打出品牌后,再用这样的品牌往其他领域扩张。华夏基石应该就是典型的例子。彭剑锋离开和君创业,显然就是想走一条专业化的路子;而凭借其在人力资源领域的知名度,也很快打响了“华夏基石”在该领域的品牌。但随着很多人拿着“华夏基石”的牌子在战略、组织、文化乃至IT、培训等领域去吆喝,效果却差强人意。看来,即使是在同样的领域、面对着同样的客户,品牌的延伸也并非如此简单,也需非常小心。至于国内常见的另外一种“品牌延伸”,即某个咨询公司在业界稍稍打出点知名度(甚至仅仅就是靠做百度广告打出点知名度),就允许别人以他的名义到处建分公司、代表处;就到处网罗顾问来做他的所谓“合伙人”、“咨询师”,实际上搞的仅仅是加盟店,干的是承包制、提成制的勾当。这就更值得我们小心和警惕了。(作者对咨询业更多分析文章,参见个人网站http://11zixun.anyp.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