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雄逐鹿吧 群雄逐鹿 谁主沉浮?



  去年以来,由于电力需求的持续快速增长,全国不少地区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电力短缺现象,国民经济遇到了严重的电力供应缺口较大的“卡脖子”问题。中国电器工业协会统计数据表明,2003年在输变电行业中,仅变压器行业销售收入平均增幅达到30%以上,行业利润总额增幅则达到40%以上。

   然而,产量的高增长并不意味着有高利润。由于近两年来加入变压器行业的企业过多,为争夺市场,企业竞相竞争,大打价格战,使前几年原本30%~40%的利润率已降到目前的5%,而且由于钢材、铜线等原材料价格的持续走高,变压器行业并没有因为市场好了就高枕无忧。“白热化的市场竞争”给众多变压器厂商承负着沉重的来自内部和外部的压力。

   电力投资热潮

   造成目前严重缺电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和前几年政府有关电力政策不够科学有关。据他分析,1998年,政府有关部门认为电力建设投资速度过快,没有批准建设电力项目。在以后的几年里,全国仅以每年投产装机容量1000万千瓦左右的幅度增长,这种增长幅度明显不能与快速增长的GDP的需要相符。

   为保障国民经济持续稳定的发展,解决电力短缺问题,国家及时对电力部门“十五”规划进行了修改,2004年至2005年每年的新增装机容量达2500万千瓦,发电量预计仍将继续保持10%~11%的高速增长,年均电力建设投资在2400亿元左右,投资增幅在40%左右,其中电站设备的投资比重约为50%~60%。电网设备的投资比重约为30%~40%。加上国务院批准的投资总额为512亿元的13个新电站电厂建设项目,预计将带动变压器行业的每年需求量为3.6亿~4亿kVA。在国家有关政策的推动下,新一轮的电力投资热潮已经来临。由此可以预见,输变电设备制造企业在未来几年都将处于满负荷状态,呈现产销两旺、十分景气的局面。

   群雄逐鹿

   在1995年之前全国的变压器企业只有一百多家,而到2003年底全行业已经发展到1000多家。由于进入门槛过低,竞争日趋白热化,厂家争相降价,变压器生产能力已经过剩,多数企业微利甚至亏损,整个行业面临着“势力的再组合、市场的再划分、利益的再分配”的群雄割据局面。

   “九五”到“十五”期间变压器行业形成了四大梯队:一是ABB、阿尔斯通、西门子、伊林、东芝等几大跨国集团公司,凭借先进的技术、雄厚的资金和品牌优势,占有了20%~30%的变压器市场,而且在不断扩大市场份额;二是保定、西安等变压器企业近几年通过多方位技术引进和广泛吸纳高科技人才提升了产品的技术水平和等级,加快了技术创新步伐,扩大规模,加快发展速度,占有了30%~40%的变压器市场;三是以华鹏、顺德、许继等为代表的厂家,具有一定的技术和制造实力,在局部地区市场占有率较高,但总体市场份额不大;四是不少民营企业由于企业经营机制灵活,没有非生产性的负担,也形成了一定的市场份额。

   市场整合

   从江西变压器厂被民营企业银河科技兼并、许继集团入驻福州天宇电器公司、保变与韩国晓星集团开展合作、上海变压器厂与阿尔斯通合资等情况看,变压器行业的整合已经拉开了帷幕。随着各厂家之间的竞争不断加剧,将来只有20~30家企业可占据大部分变压器市场。这种市场的再划分趋势已越来越明显,利益的再分配也将随之而来。

   市场整合已经拉开帷幕,“十五”末期决定着企业未来能否获得更大的发展。当前,受国家宏观经济调控的影响,变压器的主原材料——硅钢片的价格不断攀升,对于中小型企业而言,能否顺利度过难关,避免变压器行业的“洗牌”还有待市场的检验。

   生存之道

   面对国家宏观经济调控、地方保护等一系列因素,欲逐鹿变压器市场的厂商如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属于自己的“蛋糕”呢?

   标准。业界有言:一流企业卖标准;二流企业卖品牌;三流企业卖产品。得技术者得天下,得标准者得市场。关于标准,去年一场关于干式变压器环保标准的争论炒得沸沸扬扬,似乎这场标准之争还会延续下去。每一企业都想抓住“标准”这一“救命稻草”,在成熟的变压器行业里,标准并没有引起企业的关注,但去年的一场标准之争,让更多的业内人士把目光投向了“标准”,在不太容易创造差异化的变压器行业内,“标准”这一差异化引起了行业的极大的关注。

   品牌。对众多消费品品牌来说,大家不仅能够耳熟能详,相反,工业品的品牌营销成了被“爱情”遗忘的角落。难道是工业品不需要品牌营销吗?回答显然是“NO!”。随着市场竞争的进一步规范化,品牌在工业品购买决策中将发挥着越来越大的影响力。

   品牌有利于树立差异化竞争优势。一个成功的品牌是一个好的产品、服务、人或地方,使购买者或使用者获得相关的或独特的最能满足他们需要的价值;它的成功源于面对竞争能够继续保持这些价值,形成某种与众不同的竞争优势。品牌也有利于创造整体价值最大化。客户购买的是结果,他们并不是购买产品本身。

   规模。变压器企业要想在行业里生存,笔者认为生产能力必须达到一定的规模,抓住市场机遇,不断丰富产品线,发挥规模经济效应,才能保证企业步入良性发展的快车道。在成熟的变压器市场,由于技术含量较低,行业进入门槛相对容易,故发挥规模经济效应,提高行业进入门槛是阻隔竞争对手、扩大市场份额的不二法宝。

   创新。创新就在于企业的点点滴滴。在成熟的变压器行业里,技术创新比较困难,但是每一个细小环节的改进就可以带来新的产品、新的概念。变压器行业原有的产品大类按材料分可分为油浸式变压器和干式变压器,但变压器行业内“黑马”——中电电气集团创造出了变压器行业的新概念:液浸式变压器,把原来变压器行业内把原来二分天下的变压器市场变成了三分天下的局面,创造出了第三大类变压器。独立的品类区隔,使新产品避免与其他企业的产品直接竞争。

   服务。服务质量同产品质量同等重要,是检验一个企业管理能力的决定性指标。服务能力关键是看危机解决的及时性和有效性,服务的好坏同时也是衡量企业形象好坏的标准之一。将营销战略集中于创造品牌价值,要战略性的服务而不是战术性的救火,将“一切为了客户”的经营理念与长期品牌相结合,利用顾客导向的服务需求,建立个性化服务,最大的投资应更好地“花”在解决客户的需求上。

 群雄逐鹿吧 群雄逐鹿 谁主沉浮?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9101032201/340566.html

更多阅读

谁主沉浮第四期剧本上 谁主沉浮广播剧第四期

PART4雷海城:(动了动,叹口气)“。。。。。。。”公子雪:(似讥笑,似责备)“你在难过什麽?”雷海城:(惊)“公子雪?”公子雪:(冷淡的道)“做那事,你们居然连门也不关,太心急了。”雷海城:(冷漠的道)“有什麽事你就直说吧!不用拐弯抹角。”公子雪:(不温不

NAC、NAP、TNC可信接入谁主沉浮? 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可信网络接入已经越来越受到大家的关注,在微软、思科、Intel等企业的推动下,NAC、NAP、TNC等各种可信网络接入概念不断涌现,谁将成为最终的可信接入标准? 思科、微软共谋可信网络接入 早些时候,思科与微软两家公司分别发布了各自的“终

卫新PK蓝月亮洗衣液市场谁主沉浮 卫新薰衣草洗衣液

(本文转载信息时报 2009-6-10)业界指出,对于目前还不是很成熟的洗衣液市场,其品牌集中度相对比较高,全国性的品牌有卫新、蓝月亮,其他就还有一些区域性品牌。于是,对于洗衣液这个新兴市场谁会称王,则产生了卫新VS蓝月亮、国内品牌VS外资品

千秋诉谁主沉浮 谁主沉浮by千觞

投下一记孤注 定四海沉浮  此心却寄予何处  这江山谁主才不算一场辜负  冥冥之中轮回转  昨世今生换半声叹  相逢相欠去而复返  仇怨作因缘  成败似云烟聚复散  天意如狂澜争拍岸  云潼关乱军前掀惊涛一片  撤

#当年追过的QD文#《谁主沉浮》BY红色哥萨克 哥萨克3

那些榜上有名的不提了,有一本红色哥萨克写的《谁主沉浮》曾经让我反反复复看了七八遍的,欲罢不能。不夸张地说,我曾经认为这是最好看的一本网络武侠。但要我说哪里好看,我又说不上,大概就是合眼缘,没有别的解释。其实主角傅三江并不是多么

声明:《群雄逐鹿吧 群雄逐鹿 谁主沉浮?》为网友黑月亮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