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张鸣教授因为在自己的博客上公开了与院长的分歧,并将矛头指向了教育行政化和教育官僚化,而院长也同时在人大的官方网站发四封公开信回应,两人一起开创了学者通过网络争论的先河。
此事还未了结,不想,网上又有十位学者声援社科院易宪容博士的帖子。易宪容本来是研究金融的,在2006年插入房地产,多次发表唱衰房地产的言论和观点。
张鸣教授已经被革去主任职务,据说人大正在研究与其解聘事宜,而易宪容则早已经因为某些原因辞去了自己在社科院的职务。
从两件孤立的事情中,我们却可以发现相同的脉络,他们的出局其实早就注定。
中国的大学,目的是进行思想教育,要培养社会主义的接班人,要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而不是以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和自由的思想为宗旨,为了保证这一目标的实现,大学不提倡奇谈怪论,也不提倡特立独行,而是按照上级的要求完成自己的任务。张鸣将矛头指向教育的行政化和官僚化,虽然指出了中国大学的弊病,但是也表明他不知道中国大学的职责所在,或者说是对大学维护自己职责的要求估计不足。也就是说,他的观点与大学的宗旨是错位的,既然与大学的本来要求错位,张鸣就注定了自己出局的命运。
易宪容也同样。社科院作为一个智囊机构,它的职责不是为百姓代言。而是为“上面”提供参考意见,与这个方向不对,在斗争不激烈的时候,他可能还能安然无事,当冲突发展,也就只有出局一条路了。李扬给出的“要经过论证”的理由其实不值一驳,按照他的说法,那大家都只有道路以目了。因为,“要经过论证”,那是谁来论证,什么事情要论证,标准是什么,都是需要探讨的。
这两个学者的遭遇,是因为他们均与自己所在组织的职责相悖,组织为了维护自己,只能将他们请出组织。
从道德层面来说,我们为他们两人的遭遇惋惜,对两个组织的做法谴责,从理性的角度,我们发现,两个组织的做法或许是最符合组织需要的做法。
说到这里,不禁想起走红的学术“超女”于丹,她的走红,其实不是偶然的,也是因为她与整个社会(也是一个组织)的主流同步,有兴趣的人不妨自己思考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