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我国轿车工业发展环境分析
1.2.1宏观经济走势分析
(1)宏观经济发展分析
截至2007年中国经济已经持续四年达到或超过10%的发展速度,经济学界人士预计2007年中国经济将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增长,对中国经济前景保持乐观看法。一是中国经济现在正处在新一轮增长期的上升期,这个阶段性特征不会发生变化(钱不缺、人不缺)。二是从供给角度来看,现在看到的是,各种生产要素十分充裕,煤电油运等经济增长的约束瓶颈基本消失,所以整个经济增长的外部环境很好。从国外来看也是这样,从世界银行到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他们都对整个世界经济明年的增长看好,所以世界经济也会为中国经济提供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再07年是中国共产党十七大召开的一年,所以平稳增长仍是明年整个中国经济的基本态势。
(2)城乡人民收入发展现状与轿车保有量
从全国范围来看,2003年我国人均GDP已经达到1000美元,居民消费结构正在从万元级向10万元级过渡,主要的消费品是汽车、住房以及通讯、教育等。随着经济的增长,可以预计的是居民的购买力还将不断增强。抛开政策因素,仅就购买力来看,统计资料显示,仅长三角、珠三角、京津以及各大中城市的城镇居民总户数就在6000万户左右,其中已经具备轿车消费能力的家庭约800万户,同时随着经济的增长,还将不断有新的家庭具备轿车消费能力,消费主体成排浪式地扩张。目前我国经济已步入新一轮增长周期,随着市场化程度的不断提高,经济增长的内生性、稳定性进一步增强,内需将会进一步扩大,消费政策、消费体制、消费环境也会得到进一步改善,这些都将为汽车消费增长带来巨大潜力。
从近几年家用轿车的市场发展来看,我国家用汽车的平均拥有率目前约为1.7%,从1990年到2000年的十年间,我国民用汽车中私人汽车拥有量由1990年的81.62万辆增加到2000年的625.73万辆,平均每年增长22.6%;到2001年为止,我国家用汽车拥有量年均增速达23%以上。近10年来,我国私人汽车的拥有量在以20%以上的速度增长。未来15年,中国的汽车保有量将高速增长,预计到2020年中国汽车保有量将达到1.45亿辆,其中轿车保有量将达到1亿辆。
1.2.2汽车产业政策及影响
为了促进汽车产业的健康、快速发展,国家近年来颁布了一系列有关汽车业的产业政策,来规范汽车业的生产、销售和技术开发等环节,汽车产业政策重点从生产环节向销售环节转变,以便更好地发挥汽车产业的支柱作用。
2004年已经出台的《汽车产业发展政策》要求地方政府一律取消不利于汽车消费的政策,最近出台的汽车报废政策允许给予补贴鼓励报废之后购买新车。根据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承诺,中国汽车产品的过渡期保护措施将在2004年年底到期。自2005年1月1日起,中国将取消汽车产品进口配额管理,并将继续降低汽车进口关税,直至2006年7月1日将进口整车的关税降至25%。自2001年底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中国履行了加入世贸组织的承诺,并且连续3年大幅降低汽车进口关税。
同时,《二手车市场管理办法》也即将出台,该办法将使二手车市场经营主体多元化,允许个人之间直接交易;除涉及国有资产的车辆外,二手车的交易价格可由买卖双方商定,并建立二手车自愿申请评估制度,促进二手车流通。
国家商务部公布的《汽车品牌销售管理实施办法征求意见稿》中,提出只要汽车生产商授权,进口车可以和国产车同网销售。近期产业政策的主要导向还包括:进一步鼓励企业发展小质量、低价位、经济适用型的汽车消费品以及代用燃料;加快发展柴油客车,提高轻型柴油货车、客车的比例;开发和生产柴油轿车和微型车,提高燃气公共汽车和出租车,推动电动汽车、混合动力、燃料电池汽车发展;支持企业生产大功率客车和载货车;支持发展高速公路行驶条件高档重用载货车、牵引车和商用车;支持和鼓励骨干企业兼并重组其他企业,扩大效益,提高国际竞争力;进一步鼓励并支持企业自主开发或者利用外国技术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乘用车产品,提高自主研发能力;辅助汽车零部件企业的发展,新增同步发展能力,按照专业分工、层次清楚的零部件产业结构,向系统性、模块化、规模化方向发展;进一步巩固宏观调控成效,加强和完善准入管理制度,制止低水平的重复建设;限制利用散件进行简单组装,特别是引进散件进行组装;进一步规范市场秩序,促进公平竞争。
2006年,在国家宏观调控的政策指导下,各项政策相继出台。这些新政策正不断影响着车市的走向,其中包括:降低关税、解禁“限小”、规范汽车外部标识、新消费税出台等。在此前提下,2006年中国汽车产销增幅高达40%,国内汽车销量将突破700万辆,汽车市场再次迎来“井喷年”。
1.2.3相关产业对汽车业发展的影响
(1)能源供应和油价对行业的影响
化石燃料成为我国能源供应所面临的主要挑战:过度依赖化石燃料,对资源的可持续供应造成压力。我国人均能源可采储量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人均石油开采储量只有约2.6吨,人均天然气可采储量1074立方米,人均煤炭可采储量90吨,分别为世界平均值的11.1%、4.3%和55.4%。而目前的能源结构以化石燃料为主导,将对能源的可持续供应造成的压力。
从近期来看,燃油价格的波动对汽车行业的影响稳步显现,近年来终端销售的油价不断上调。油价上涨对于乘用车的销量和结构都有较大影响。从发达国家过往的经历来看,初次购车的消费者(占我国轿车购买比例80%以上)主要关心的是车价和性能,对油价相对不敏感。根据市场调查和分析的结果,油价上涨到5元/升,约有2%-4%的潜在消费者会放弃购车,而油价涨到6元/升,则有5%-8%的潜在消费者放弃购车。
从结构上看,油价上涨有利于燃油经济性好的车型销售,我国低排量轿车总体上技术水平较低,油耗水平优势不显著,难以促使A级轿车消费者购买A0和A00级轿车,而且低端车型的消费者对于油价更敏感。估计油价提高影响程度排序应该是:经济型SUV经济型轿车都市SUV紧凑型轿车中级轿车大型SUV高级轿车。而对车型来源国的考虑:美系自主韩系欧系日系。
(2)钢材价格出现反弹,将加重汽车企业的成本负担
目前钢材等原材料价格上涨对汽车企业效益的负面影响日益显现。汽车业是钢材消费的主要行业之一,据了解,在整个汽车生产过程中,钢板占到汽车的50%,各类铸铁件占到20-30%,加起来钢材消耗要占到原材料的70%。事实上,以钢材为代表的原材料价格上涨首当其冲的是零部件企业。有媒体报道称,近两年来,受钢材等原材料涨价的影响,车轮行业出现亏损;车桥、锻造、铸造等汽车零配件行业,均遭受重创;底盘、车轮、轴瓦等零部件企业也面临着亏损。
从2001年开始,钢材连续的大幅上涨,对汽车企业来说,成本压力相当大,结束了汽车业的暴利局面,但是就目前的情况看,各个汽车厂家还是慢慢消化了这部分成本的上涨。而且很多厂家还是在降价卖车,也就是说他们还有一定的利润空间。但是连续多年的原材料价格上涨,汽车企业面对成本压力可能会有些吃不消。
(3)橡胶制品的供求影响汽车轮胎成本
天然橡胶消费量最大的就是汽车工业(约占天然橡胶消费总量的65%),它的发展情况直接关系到轮胎的产量,从而影响轮胎价格。供求情况是影响天然橡胶期货价格最根本的因素。伴随着合成橡胶工业的不断发展,其价格也越来越具有竞争性。当天然橡胶供给紧张或价格上涨时,许多生产厂商会选择使用合成橡胶,两者的互补性将会越来越强。同时,由于合成橡胶属于石化类产品,自然而然,其价格受其上游产品――石油的影响。而事实上,石油价格一直是不断波动的,因此,石油价格的波动也会通过影响合成橡胶的价格而作用于天然橡胶的价格。
(4)其他方面
我国汽车工业发展的市场环境和政策条件不理想,其主要表现为汽车税费不合理(多、杂、重),各地的市场保护和限制政策、城市交通基本设施建设和交通管理滞后、汽车保险市场混乱、汽车售后和维修服务与市场经济要求相差悬殊,造成汽车有效需求不足,从而在较大程度上制约了我国汽车工业的发展。
1.3我国轿车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1.3.1我国乘用车市场发展概况
(1)2006年乘用车市场发展概况
2006年乘用车市场开局良好,2006年1~9月国产乘用车市场增势强劲,需求增长呈现出先高后低再高的运行轨迹。前5个月国产乘用车月销量同比增幅均在30%以上,特别是年初1、2月份,由于同期基数较低的原因,国产乘用车市场需求同比增速甚至接近70%。不过,连续高增长没有得到有效持续,进入6、7月份,乘用车市场需求同比增幅大幅回落至13%和11%,8、9月份又重新回到30%以上的高速增长水平。
(2)2007年乘用车市场发展发展概况
2007年2月,乘用车产销42万辆和41.77万辆,环比下降26.00%和24.41%,同比增长10.56%和20.55%。分车型看,2月份乘用车各品种产销环比均呈现一定下降。其中,轿车产销30.50万辆和29.78万辆,环比下降28.58%和28.16%,同比增长15.70%和25.86%;MPV产销1.52万辆和1.37万辆,环比下降18.75%和25.34%,同比增长11.64%和14.70%;SUV产销1.93万辆和1.92万辆,环比下降17.94%和16.52%,同比增长29.09%和32.74%;交叉型乘用车产销8.04万辆和8.70万辆,环比下降18.12%和10.02%,产量同比下降8.25%,销量同比增长4.21%。
2007年2月乘用车产销情况表
(销量:辆市场份额:%)
onmousewheel="return bbimg(this)" height=407 width=571 onload=javascript:resizepic(this) border=0>
资料来源: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国研网整理
2006年1-2007年2月乘用车销售市场走势图
onmousewheel="return bbimg(this)" height=261 width=461 onload=javascript:resizepic(this) border=0>
2007年前两个月,我国乘用车累计产销98.75万辆和97.01万辆,同比增长27.66%和26.30%。其中,轿车产销73.20万辆和71.22万辆,同比增长34.57%和33.21%;MPV产销3.40万辆和3.20万辆,同比增长26.61%和28.36%;SUV产销4.29万辆和4.23万辆,同比增长39.21%和43.49%;交叉型乘用车产销17.86万辆和18.36万辆,同比增长3.89%和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