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学者将投资股市视为一种击鼓传花式的“博傻”游戏,我不谙此道,不敢苟同。不过我发现,不管在任何时候都有力主做多做空两种声音存在;因而不管市场大势是跌是涨,都有人喜有人忧。据说,当你在为涨而“陶醉”的时候,灾难就在向你靠拢;而当你为跌而“崩溃”的时候,恰恰机会正在来临。如此说来,“涨又何喜,跌又何忧呢?”汶川强震发生后,情系灾区的股民们的表现就使我看到了新的境界,那就是先天下之跌而忧,后天下之涨而乐。
与眼下的股市“连阴”不同,在波及大半个中国的强烈地震发生后,颇为敏感的股市却波澜不惊。这固然与汶川等灾区离经济发达地区相对较远有关,但是消息面没有人能够推波助澜也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在股民的重要交流平台——网络股吧里,许多股民呼吁“勿发国难财”,倡议“锁仓传递信心”。具体做法就是不空仓、不抛售,避免在国家受灾时股市出现“地震”。一位大户室的老股民向记者承诺:“汶川局势一天不明,我就一天不卖股票”。这不仅是在向灾区传递善意,也是在股民自己相互之间传递信心,成为举国上下抗震救灾众志成城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这绝非是因为他们苦苦支撑,而是看到了政府在抗震救灾中卓有成效地工作,他们相信由此产生的凝聚力一定能够战胜地震造成的损失,使得中国经济的航船能够经受得住各种风险的考验,朝着又好又快的目标发展。
当然,股民对市场信心的恢复不仅要基于对经济形势的乐观分析,也表现了在灾害面前股民同心,以大局为重,心忧天下的情怀。一位股民在股吧里写道:“我是一被套的散户,而此时我不再强求解套,我只希望灾区的人民能平安,只希望多解救一些被废墟压迫的孩子!我不再渴望那令人激动的涨停板,有什么能比生命更重要呢?”字里行间既包括对生命的感悟,对个人幸存的感恩,也包括精神上的升华,体现了“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价值观。当然,这不是说股民投资股市是在学雷锋,而是说他们认识到,与个人投资的增值相比较而言,天下还有更重要的事情值得关注,需要优先解决。对于天下更重要事情的解决也许我们无能为力,那么把原来自认为比天还大的个人的财产性收入之类暂时放一放总是可以的,我们的精神能够由此得到解脱和升华,何乐而不为呢。
由此可以看出,股民的满仓减持虽然是一种个人行为,但是在其举手投足之间,也有一分社会责任包含在内,在机构投资者、上市公司那里更是如此。上市公司除了向地震灾区捐献善款,直接物资帮助外,在大小非减持、信息披露等方面严格遵守有关规定,同样是履行社会责任的表现。对股市而言,后者更具有基础性的意义。是的,我们有以民为本的政府理念,如果有值得信赖的机构投资者和值得尊敬的上市公司用社会责任挺起资本市场的脊梁,加上普通股民的理智互动,就一定能在资本市场引发良性循环,提高股市的“抗震”能力。有了社会责任意识的弥散,人们在股市中的表现也就成熟了许多,为什么不能在眼下的股市“连阴”坚持的云消雾散呢?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宋代政治家范仲淹的名言,反映了一位封建士大夫立志改革的伟大抱负,原本与市场意识无关。但是我们用它表达股民们的新境界,先天下之跌而忧,后天下之涨而乐,绝非戏言。因为这不仅是一种道德境界,也是一种炒股艺术。如果说股民的信心不仅关系到资本市场的健康,而且会波及到现实经济生活中的宏观走势,那么“先天下之跌而忧,后天下之涨而乐”其实就是股民信心周用的另一种表述。假如股民都能像在地震中情系灾区那样心系天下,不仅能找到树立市场信心的源头,而且有望在克服从众心理的羁绊之后更好地增加自己的投资预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