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充满惰性的组织,必然是一个老人充斥的世界;一个常变常新的组织,必定会使人才脱颖而出。
1997年,美的实行事业部制改革,将经营中心下移,实现了组织扁平化,同时完成了从销售到营销、从生产向顾客的两大转变;2002年,美的从以前的6大事业部变身为9大事业部,被外界戏称为“九头鸟”;2003年,美的再次大变身,将其核心业务部门整合为股份公司直属的小家电事业群和空调领军的制冷事业本部。
2003年7月,美的高层召开秘密会议,在美的向外界发布的有限信息中,明确表示要将核心业务整合为小家电事业本部和制冷事业本部,其中的制冷事业本部由美的副总裁方洪波挂帅,目前,美的制冷由美的家用空调、美的商用空调、美的冰箱三大业务版块组成,同时,美的制冷拥有独立的技术研发中心、本部工厂和芜湖制造基地、国内和海外两大营销公司。美的制冷的形成,实际上反应了美的集团战略调整的基本完成。在家电行业利润下降,竞争日益加剧的情况下,美的整合内部资源,重新构架产业体系,目的是提高综合竞争力。
日益清晰的面孔
在初步完成战略调整后,美的制冷在人力资源配置方面的支持力度空前。前不久,美的制冷高层团队全体亮相,这在一向低调的美的尚属第一次。多年来,美的制冷在市场上叱咤风云,但其各级经理人见诸公众媒体者极为罕见,而此次美的制冷高层的集体亮相,也颇令外界注目。
当美的制冷团队露出水面的时候,人们感兴趣的也许是:这些人是谁?他们都有些什么样的经历?
方洪波:36岁,美的制冷事业本部掌门人兼家用空调事业部总经理,原为美的空调事业部总经理,美的集团副总裁。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现在南京大学读博士。
刘亮:41岁,美的制冷本部商用空调事业部总经理,原为美的空调事业部国内营销公司总经理。毕业于镇江船舶学院,现为新加坡国立大学EMBA。
吴文新:38岁,美的制冷本部家用空调事业部副总经理兼任顺德工厂总经理,原为美的空调事业部制造本部总经理。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现为澳洲国立大学研究生。
王伟:32岁,美的制冷事业本部海外营销公司总经理,原为美的空调事业部海外营销公司总经理。毕业于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现为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研究生。
李东来:29岁,美的制冷本部冰箱公司总经理,原为美的空调事业部总经理助理兼营运发展部总监。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现为澳洲国立大学研究生。
张权:35岁,美的制冷事业本部财务部总监,原为美的空调事业部财务部总监。毕业于暨南大学,现为澳洲国立大学研究生。
王金亮:36岁,美的制冷事业本部国内营销公司总经理,原为美的空调事业部国内营销公司副总经理兼华东区域总监。毕业于福建师范大学。
随着他们的面孔日益清晰,我们对照发现,其职业生涯发展历程与美的发展几乎同步,是巧合还是必然?
“在美的的海中游弋”
美的制冷高层团队中的很多人经历都很复杂,有人称自己为“在美的的大海中到处游弋的鱼”。
美的制冷的领军人物方洪波本人就是一条到处游弋的鱼。在到美的空调以前,方洪波曾在美的做过内刊记者、公关科长、老总秘书。在内心深处,方洪波肯定有过很多人生设想,但是,如果没有后来的美的变革,方洪波不一定知道自己游弋的那片水域在海的何方。在1997年美的的变革中,方洪波被推到了前台。当时美的空调由于种种原因,市场占有率从全国第三跌落到第七,总裁何享健决定起用不到而立之年的方洪波。方洪波上任伊始,便大力推行营销体系的扁平化,一年之内再造美的营销体系,完成了从销售到营销、从生产向顾客的两大转变,使当年美的销售额增长达200%以上。在此变革中,方洪波得以崭露头角,其出色的战略设计能力后来也得以充分发挥。短短6年间,方洪波完成了其职业生涯发展的飞跃。
29岁的美的冰箱公司总经理李东来是一条“快鱼”。对自己游弋江湖的经历,李东来胸中别有丘壑,美的空调事业部成立之初,李东来参与了美的空调营销管理变革,担任营销管理科长;随后他在美的空调进一步规范管理体系,这使他成为国内营销公司的管理部长;当美的空调加强战略和文化管理,以价值观牵引组织和个人的时候,李东来则成为空调事业部营运发展部部长;再后来,就成了冰箱公司总经理。
对于自己的“步步高升”与美的发展历程的惊人巧合,李东来常问自己:这是因为自己特别优秀吗?李东来告诉我,在他认识的人中,其实有很多人比他能力更强,但是,由于他们没有获得机会,所以不会有大的成就,而自己很幸运,能够在美的这个高速发展的企业中,获得一般人难以得到的机遇。
美的制冷高层的其他人员,其职业生涯的发展,大都受惠于美的的不断变革。在美的制冷中层,目前的各部门经理、各地分公司经理中,绝大部分都是在当年的市场变革过程中历练而成的;而此次美的战略调整,也将会为更多的人提供进一步发展的机会。
企业的变革使未来充满变数,而正是这些变数,为经理人创造了无数的机会。在美的制冷本部,这一规则得到了恰如其分的诠释。
个人的发展超出预想
谈到自己的职业生涯发展历程,现任美的制冷国内营销公司总经理的王金亮感受颇深,王金亮刚进美的的时候,公司准备派他到分公司开拓市场,王金亮心中惴惴不安,因为当时各地的业务员大部分还是顺德人,很排挤外地人,外地业务员很少有回来的,基本是自生自灭。王金亮形容自己当时是“踏上了一条不归路”,他当时为自己盘算了一下,希望在三年内可以当上分公司副经理。结果,他到分公司还不满三个月,美的便进行了事业部制改革,更换了以前的大部分分公司经理和业务员,王金亮在此次变革中一下子成为分公司经理,大大超过自己当初的设想,后来,王金亮一步步做到了销售科长、副部长、市场总监,直至今天的营销公司总经理。
在很多场合,王金亮从不讳言自己得益于美的用人制度的不断突破。美的有一句顺口溜:70年代靠顺德人,80年代靠广东人、90年代靠全国人、21世纪靠世界人。王金亮的感受是,如果不是美的用人制度的变革,自己根本就无法想像能在三个月内做到分公司经理,也更无法想像能有今天的位置。
同样对自己超常发展感到意外的,还有现任美的制冷海外营销公司总经理王伟,王伟来到美的时,刚好赶上美的实行事业部制变革。刚来不到一周,王伟就被委以对外贸易的重任。不久,又被委任为海外销售科长,以至西班牙分公司经理。今天,王伟谈起自己的发展历程,充满了对美的的感恩之情。王伟认为,正是美的建立在充分放权基础上的信任,以及赛马而不相马的机制,才使其迅速出位。这似乎是美的的传统。美的每年接收的毕业生,很多没有市场经验的人,都被派往市场一线,让他们独立操作一个区域市场,使其在职业生涯起点,便拥有一个较高的平台。
有时候,个人的发展会超出自己当初的理想,而促使人超越自己理想的原因,往往来源于常规的不断突破,以及外界的机遇。
“折腾”不已
从现任商用空调总经理刘亮那里我听到了一句话,叫做“学到老,活到老”,刘亮饶有兴致地介绍,以前听说过“活到老,学到老”,后来不知道是谁把它倒过来,次序一变,意义便别有洞天,不经意间点出了必须不断学习才能生存的道理。作为浸淫已久的“老美的”,刘亮对这句话十分推崇。而刘亮的经历,在某种程度上也为这句话作出了很好的诠释。
刘亮至今还记得,当年方洪波提出从销售向营销转变的时候,作为美的营销骨干的刘亮,对于市场扁平化、顾客导向等理念和操作均不太清晰,在此情形下,刘亮在向方洪波不断请教以外,更以市场为师,最终成为方洪波在营销方面的臂膀。担任国内营销公司总经理后,刘亮在管理团队、培养人才、改革渠道结构等方面多有突破。尽管他认为自己相对于方洪波更像个守业者。
曾经在美的“转战四方”的张权,对学习别有感受。张权从事业部审计监察科,再到电子科技公司财务部长,本部工厂财务部长,最后成为美的制冷财务管理部总监,经历若干部门,转战多个岗位的张权在自己的职业生涯中,深切体会到突破心智模式的重要。
张权笑言“人才是折腾出来的”,张权不仅自己“折腾”,更是“折腾”所带的团队。在制冷财务部,张权要求财务人员1年之内换一次岗,中层主管2年换一次岗位,让他们在不同岗位上学习不同的东西,不停地突破自我心智模式,同时,张权还喜欢招聘应届毕业生,“在白纸上写字”,也给现在的团队以压力和活力,使之保持学习的激情。
其实,“折腾”是一种学习的方式。在美的制冷高层中,几乎所有人都通过在职学习,“折腾”出第二学位,据说方洪波博士的考分还颇高,可谓“人人折腾”;在美的制冷,学习是全方位的,提倡向领导和同事、向竞争对手、向失败、向书本、向标杆企业学习,并不惜重金,对员工进行各种各样的培训,可谓“事事折腾”;美的经常讲狼来了的故事,要求员工“学到老,活到老”,可谓“时时折腾”。正是在不停的“折腾”中,美的制冷团队才成了一个学习型的团队。
“常思将来,故曰新”
在美的制冷透明的办公区一眼望去,到处都是一张张年轻的面孔。而我们感受到的,不仅是美的人的年轻,更在于年轻中躁动的激情。而对于不同的人来说,激情的表现是各不相同的。
在方洪波身上,激情表现为一种不甘平庸的追求,学历史的方洪波觉得中国历史是一部英雄史,而自己,也是一个与事业进行马拉松赛的斗士;在王金亮身上,激情更多地表现为一种永不枯竭的事业心,王金亮在江苏做业务时的业绩,是从16万公里的路途中跑出来的,而做到总经理后,王金亮仍保持着当初一样的激情,常常下到市场一线;在敢闯敢拼的王伟身上,激情则表现为一种勇往直前的锐气。
美的在选择人的时候,很重要的一条,就是看你有没有激情和干劲,拥有激情,才能保持长久的动力。美的在招聘的时候,应届毕业生的比重远远大于有经验的人,美的看重的,就是他们身上的激情和干劲,经验可以通过时间获得,而激情,则是未来希望之所在。
方洪波一向推崇“没有第一”的概念,永远把自己放在挑战者的地位。所以美的人时时都能感受到外界强大的压力,战胜倦怠和自满,压力带来激情。
美的的愿景,也为激情带来了持久的动力。方洪波提倡职业经理人要“跳起来拿到高薪”,并通过放权,为下属提供自由发挥的舞台,使人看到职业生涯发展的希望。激情在希望中诞生。
激情更是一种个人的性格和抱负,有些人天生富有昂扬的激情,有些人则是勃勃雄心赋予了不竭的激情。美的要做的,是寻找那些激情澎湃的人,组成一个充满激情的团队。
充满激情的团队,必定是个常新的团队。美的制冷高层团队平均年龄35岁,一般管理层平均年龄26岁,可谓“少年企业”。梁启超说:“老年人常思既往,少年人常思将来。惟思既往也,故保守;常思将来,故曰新。”一个充满惰性的组织,必然是一个老人充斥的世界;一个常变常新的组织,必定会使人才脱颖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