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曾自力 2007年年9月28日 “人为财死,鸟为食亡。” 钱财虽然是身外之物,但人们往往特别多加重视。正因为,“生不带来,死不带去。”所以才会如此为之而“奔命”。 相反,对于人们的灵魂而言,不论是死后上天堂,还是死后下地狱,灵魂总是可以随身携带走的。因此,人们在世的时候,就不太关心自己的灵魂了! 目前,对于开办企业来说,人才是很重要的。但是到底是“疼钱还是疼人才”呢?,笔者认为,不同情况,不同对待。 企业开端时期,“钱是老大,人是老二。”这个时期,企业主应该把“疼钱”放在首位。因为,没有钱怎么给人才发工资和奖金呢?!所以,对于企业来说“钱是老大”。 有人说,“没有人才给你挣钱,让钱生钱,你哪里有钱给人才发呀?”这句话只说对了一半。我们都知道,办企业的第一桶金是企业主辛辛苦苦积累起来的,是非常宝贵、难得和特别珍惜的,这是任何一家企业主发家的“财富故事”,是企业诞生的资本源头!
![老三的老二老大了 钱是老大,人是老二](http://img.aihuau.com/images/a/0602020606/020607495055403030.jpeg)
当然,当企业发展快速,有了大量资金后,那对“疼人才”可能又是两码事了。李嘉诚重金聘用霍建宁,就是老板“疼人才”的典范!牛根生和企业管理者把自己的一部分工资当奖金发给下层员工,笔者称之为“情感工资”,那也是在蒙牛企业到了“非常发展”和“发展非常”阶段里的真实故事。但谁又能肯定在这样的阶段里,企业主就不“疼钱”了呢?我想没有敢下定断吧! 对于刚刚开端的企业以及绝大多数还没有发展起来的企业主来说,在这样的非常时期里,你如果颠倒了“疼钱”和“疼人才”的原则,你可能会吃大亏的! 在这个时期里,我们都常闻见企业的一些理念口号,其重点在于强调“艰苦奋斗”、“共同创造价值”、“共同创业”等,这时候选择人才的标准是“愿意与企业共同成长的”人才。此时,如果你选择非常优秀的人才,是一定留不住他的。因此,企业主应当把“人才”看作“老二”,降低一些标准任用合适自己企业发展状况的人才。我们还应当注意到这样一个事实,那就是,这个时期里,一般企业主自己都是非常能干、能吃苦的人才。拿笔者自己与他人合伙开广告公司的实例来说吧。“策划活”基本上是本人全包了,设计业务和“设计活”是我的合伙人基本上全包了,他自己手中拿有大单,其他的业务人员也只能拿到一些小单。在这个时候,我们不可能去请高级设计师和高级策划师来加盟,在这个时候,你想“疼人才”,可是人才他“疼钱”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