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个系统或者事物与第三者之间的所有关系。现在,如果我们把-1,0, 1分别看做是第三者事物“Q”与参照系统的三种关系状态效应,“-1” 代表参照系统的状态变得更不好;“0”代表参照系统的状态不变或者处于均衡状态;“1”代表参照系统的状态变得更好;我们知道任何事物与事物“Q”产生效应时其状态都会有可能存在3种状态情况:即-1.,0,1,三种状态效应,如果我们来考察2个与事物“Q”都有关系的参照系统“A”与另一个参照系统“B”之间的关系,通过数学计算可以得到以下9种关系:1:(A1,B-1);2:(A1,B0);3(A1,B1);4:(A0,B-1);5(A0,B0);6:(A0,B1);7:(A-1,B-1);8:(A-1,B0);9:(A-1,B1). 以上9种关系泛指2个参照系统或者事物与同一事物“Q”之间的所有关系。
主体与客体与第三者之间的价值关系。
如果把其中一个参照系统“A”看作为主体,另一个参照系统“B” 看作为客体,以上9种关系就是主体“A”与客体“B”之间的关系,因此,以参照系统“A”作为价值主体的行为控制必须以主体“A”的价值标准作为根本,价值主体“A”的总是以有利于价值主体“A”的趋向进行价值判断、价值决策,这样才能够使价值主体“A”的行为控制的结果有利于价值主体“A”的价值优化!主体与客体之间的此9种关系之中,如果另一个参照系统“B”的状态效应如何不会影响到价值主体“A”的价值优化,一般可以不考虑另一个参照系统“B”的状态效应如何,那么:1:(A1,B-1);2:(A1,B0);3(A1,B1)三种关系状态效应便是参照系统“A”的优先选择项。显然,1:(A1,B-1)最差;2:(A1,B0)次之;3:(A1,B1)最优。
主体与主体与第三者之间帕累托最优的价值关系。
如果考虑另一个参照系统“B”的状态效应如何,把参照系统“B”也看作为主体。那么,参照主体系统“A” 与第三者“Q”的三种关系状态效应优先选择项:1:(A1,B-1);2:(A1,B0);3(A1,B1),与参照主体系统“B”的三种关系状态效应优先选择项:3:(A1,B1);6:(A0,B1);9:(A-1,B1)的交集便是:3:(A1,B1);这就是说通过交集3:(A1,B1);使价值主体“A”与价值主体“B”联结在一起成为“A—B”的整体关系。
从主体与主体之间的价值底线求出一个符合帕累托改进的可行范围
我们知道帕累托最优的价值优化状态十分难得到的,但帕累托改进的状态却是容易得多的。因此,只要整体或者组织内部的主体成员之间以“0”代表参照系统的状态不变或者处于均衡状态为价值底线;
那么,参照主体系统“A” 与第三者“Q”的六种关系状态效应优先选择项:1:(A1,B-1);2:(A1,B0);3(A1,B1);4:(A0,B-1);5(A0,B0);6:(A0,B1);与参照主体系统“B” 与第三者“Q”的六种关系状态效应优先选择项:3:(A1,B1);6:(A0,B1);9:(A-1,B1).2:(A1,B0);5(A0,B0);8:(A-1,B0);的交集便是:2:(A1,B0);3:(A1,B1);5(A0,B0);6:(A0,B1);这就是说通过“A—B”的交集( 同时)保障参照主体系统“A” 或“B”不会出现“-1” 代表参照系统的状态变得更不好的情况的前提下,来努力向帕累托最优接近。
图表如下: